真光國小

真光國小

真光國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真光國小始創於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是廣州市最早創辦的學校之一,也是全國較早的女子學校及第一批使用統一教科書的學校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廣州市真光國小廣州市真光國小

廣州真光國小與香港真光中學九龍真光中學真光女書院香港真光書院廣州市真光中學長堤真光中學同出一源,是穗港知名的學校。

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少先隊特色中隊、特色小隊”、“廣東省綠色學校”、“廣州市一級學校”、“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集體”、“廣州市紅旗大隊”、“廣州市紅領巾示範學校”、“廣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廣州市學校民主管理星級單位”、“廣州市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優秀家長學校”、“廣州市(桌球、武術、擊劍)傳統運動項目學校”、“越秀區文明示範校園”、“越秀區小公民道德建設示範點”、“越秀區(2002-2004)三年辦學水平評估優秀獎學校”、“越秀區親職教育工作示範點”、“越秀區交通安全先進單位”、“越秀區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越秀區科普教育基地”、“越秀區武術項目訓練基地”。

歷史

回眸真光國小的成長足跡,曲折而艱辛,漫長而輝煌。當我們步入時間的隧道,回到動盪不安的十九世紀。1872年6月16日,美國那夏理

那夏理女士那夏理女士

士在廣州沙基金利埠創辦了真光書院。從此,真光精神璀璨生輝。1919年,原真光學生劉心慈女士任真光學校首任華人校長。1930年,真光學校正式交由華人辦學。滄海桑田,幾經變遷。1996年3月21日,真光國小正式復名。

那夏理(HarrietNewellNoyes),(1844年3月5日-1924年1月16日),美國長老會派往中國的女傳教士,真光的創始人。1844年3月5日,那夏理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吉爾福德。父親VarnumNoyes(1804-1888)是長老會牧師,母親LoisWalker(1810-)也是虔誠的信徒,那夏理在弟兄姐妹10人中排行第6。1868年1月,美北長老會派遣那夏理來到中國廣州,不久就能說流利的廣州話。

規模

學校位於長堤石公祠直街和一德西路,占地面積3095平方米,現有教學班20個,在校學生813人,行政、教師共54人,其中高級教師24人,一級教師19人,大專或以上學歷34人。真光國小校園環境優美,綠樹成蔭,教學設備完善,具有相當規模的現代化教育設施:有新近建成的校園網、教師電子備課室(2個),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電教室、紅領巾電視直播室、師生閱覽室(3個)、音樂室(2個)、電子琴室、舞蹈室、室內游泳池,還有廣州市國小規模一流的桌球館、射擊場。

辦學特色

在建設教育強區的春風吹拂下,真光國小致力於繼承真光辦學傳統,以科技創新和環境教育為辦學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辦學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學校先後被評為“越秀區一級學校”、“廣州市綠色學校”、“廣州市紅旗大隊”、“廣州市紅十字達標學校”;近三年,電腦機器人項目獲2枚國際金牌,4枚全國金牌,省市第一名(一等獎)5個;科技創新全國金牌2枚;省青少年擊劍冠軍9人,全國故事大王稱號1人、全國奧數一等獎1人、“華羅庚金杯”一等獎1人。桌球、擊劍、射擊、始拳道等體育運動項目在市區比賽中均名列前茅,學校還成立了廣州市首支小學生舞龍隊。

教育方針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教育局的幫助支持下,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協作,開拓進取,努力做到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為自己是一個真光人而感到光榮;莘莘學子們壯志凌雲,奮發有為,為自己是一名真光學生而自豪。“中流抵柱,時代英雄,匡時偉業在我曹”,在激進豪邁的歌聲中。廣州市真光國小全體教職工努力發揚真光的好傳統、好作風,為把真光這所百年老校建設成為有自己傳統特色的,二十一世紀新型學校而努力奮鬥。

廣州國小名錄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解放前舊稱省城。地處中國南方,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西江、北江、東江水道在此匯合,瀕臨南中國海,珠江入海口,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廣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此同時基礎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建立了許多教育優良的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