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敬如賓

相敬如賓

相敬如賓,指夫妻互相尊敬、愛護,很客氣,像對待客人一樣。語出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相敬如賓只能形容夫妻關係,不能形容官商關係。用相敬如賓形容官商關係是語文上的錯誤。勤懇耕作以謀生,一面以古今聖賢為師刻苦修身,德行與日俱增,不僅妻子甚為仰慕,就連初次結識的人也無不讚嘆。此情此景,感動了路過此地的晉國大夫胥臣,一番攀談,認為郤缺是治國之才,極力舉薦他為下軍大夫,後來郤缺立大功,升為卿大夫。

基本信息

標題

【詞條】相 敬 如 賓

【拼音】xiang jing ru bin

詞語解釋

相敬如賓(ofhusbandandwife)treateachotherwithrespect:

【出處】:《左傳·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編者注,即晉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賓。

【讀音】:xiāngjìngrúbīn

【釋義】: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夫妻間。

【同義詞】:舉案齊眉、琴瑟之好。

【反義詞】:琴瑟不調、分釵破鏡。

【示例】:

夫耕於前,妻耘於後,同甘共苦,相敬如賓。明·李昌祺《剪燈余話·鸞鸞傳》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四回:“夫妻之間,相敬如賓,況他人乎?”

【例句】:有人說,夫妻要相敬如賓,才能達到兩者關係的最佳境界。

相關典故

典故:

相敬如賓相敬如賓

春秋時期,晉國大臣郤芮因罪被殺,兒子郤缺也被廢為平民,務農為生。郤缺不因生活環境和個人際遇的巨大變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

勤懇耕作以謀生,一面以古今聖賢為師刻苦修身,德行與日俱增,不僅妻子甚為仰慕,就連初次結識的人也無不讚嘆。

一次郤缺在田間除草,午飯時間妻子將飯送到地頭,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連忙接住,頻致謝意。夫妻倆相互尊重,飯雖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動了路過此地的晉國大夫胥臣,一番攀談,認為郤缺是治國之才,極力舉薦他為下軍大夫,後來郤缺立大功,升為卿大夫。

擴展:“相敬如賓”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專用於夫妻關係,後來,到了漢宣帝的年代,出了個張敞,關於他的才華、著述、政績,人們知之甚少,廣為流傳的卻是“畫眉”之事。他每日清晨都為妻子畫眉,皇上知道了,認為他失禮,要拿他是問。他說,夫婦房中這事,更有甚於畫眉耳!皇上無言以對,也便罷了。張敞夫婦成了“相敬如賓”的楷模。張敞之後又出了多少楷模,是很難統計的。

用法說明

“相敬如賓”僅限於形容夫妻恩愛,其他如兄弟、朋友等等關係親密,用本詞來形容是不合適的。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

相得益彰相應相若相戛相得益章相期相娛相參相準相信相對原子質量相見相獘相搏相依為命相仗相翼相雜

結尾相同

玉質金相右丞相玉相聖相五相呂相無相鵲相反相元相自相念相頂相拜相頓相人相喜相乞窮儉相

延展閱讀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