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廟

盤古廟

盤古廟為祭祀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始祖大神“盤古”的神廟,以中國之大,各地神廟難以統計,現羅列較為著名的三處盤古廟,分別為滄州市盤古廟、耒陽市盤古廟、柳州市盤古廟,歡迎各地賢能繼續編撰存在於其他地方的盤古廟,或作詳細編纂。

基本信息

典籍出處

盤古廟 盤古廟

《述異記》卷上:“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又宋羅泌《路史-前紀一》注云:“今贛之會昌有盤古山,本盤固名。其湘鄉有盤古保,而雩都有盤古祠,盤固之謂也。……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廟祀。……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冢、廟。”是盤古神話之遺蹟至宋時尚散見於各地。《錄異記》卷四且云:“廣都縣有盤古三郎廟。”盤古而有“郎”,尤為可異。

滄州市盤古廟

滄州市盤古廟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明弘治和崇禎年間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河流沖刷,設於秋祠西南重建,均有碑記。據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當年的盤古廟狀似北京的故宮三殿,石、磚、木結構,琉璃瓦蓋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徵一年360天;台階18級,為18層地獄之說;飛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頭系銅鈴一枚,照宮、商、角、徵、羽五音而置,有所謂“風搖鈴響天動樂,光照殿頂地生輝”之說。

盤古廟 盤古廟

地處河北省滄州市北的青縣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盤古”,村西有座盤古廟。盤古廟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明弘治和崇禎年間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河流沖刷,設於秋祠西南重建,均有碑記。據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當年的盤古廟狀似北京的故宮三殿,石、磚、木結構,琉璃瓦蓋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徵一年360天;台階18級,為18層地獄之說;飛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頭系銅鈴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謂“風搖鈴響天動樂,光照殿頂地生輝”之說。殿內有身披樹葉,手托日月的鐵鑄塗金盤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有南海觀音像,股坐蓮盆,金童玉女立兩側。後殿設老君、孔子、龍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歡樹兩株,殿後鐵磬懸於古槐。可惜盤古廟在1947年毀於戰火。九十年代,當地民眾組織起來修復盤古勝跡,以滿足來此朝聖拜祖的人流尋訪。

滄州盤古像 滄州盤古像

大盤古村位於黑龍港河(古黃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盤古村,皆因相傳盤古在此定居而得名。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在這裡發現了盤古墓。大禹對開天闢地的盤古氏十分崇敬,首先把盤古墓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後留下200戶人家,100戶守墓,100戶看殿。人們把看殿的這100戶人家叫大盤古村,那100戶守墓的人家叫小盤古村。據說這兩個村名就是從那時留下來的,至今已5000年了。那么,盤古為什麼選擇此處定居呢?據青縣民間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後就開始漫遊天下,這一天漫遊到青縣,見天懸日月星辰,地綴水陸山川,又見這裡高崗松柏河邊柳,平地瓜果兼五穀,百花爭艷蜂蝶舞,鳥唱高枝魚浮游,可謂草肥水美,木秀花香,於是便擇此定居。盤古氏帶領其家族墊台築巢,造房建屋。一日在挖坑取土時,正巧挖至海眼,立時泉水噴涌,遂成為後人所稱的“盤古潭”。在歷史上,盤古潭邊曾蒼松翠柏,高達數丈,遊人詠其“潭波擊碎月,松柏卷青天”。潭內常年泉水滿塘,深不見底,且魚蝦繁多,故有“百網百魚”之說,百里皆聞其名。 盤古的後裔不僅在這裡修建了盤古墓、盤古村,還修建了盤古溝、盤古港等。

傳說盤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歸天,於是盤古廟設一年兩度廟會。每年春節一過,各地商賈雲集而來,搭棚、占地、備貨、洽談,籌備三月三廟會;廟會一散,主持僧就抬著木雕盤古像出來行雨。待透雨落下後,農民們搶種早熟莊稼。秋天,不待莊稼收割完,全國各地商賈又蜂擁而來,籌備九月初九廟會,屆時又是一番熱鬧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騎馬,雲集而來。

新盤古寺開光大典 新盤古寺開光大典

近幾年盤古廟重大修整了一次,2012年11月舉行的開光大典。

耒陽市盤古廟

盤古廟風景區位於耒陽市郊三公里處的三架鄉上嶺村與七嶺村交界處107國道傍,相傳神農年間,神農發明了“耜”,耕地省工省力。秋收後,神農感恩上蒼給自己的智慧,拿著“耜”放在香案上祭祀天地,口中念念有詞:

“盤古劈開天,

清水供青天,

苦難靠一邊。”

正念著,突然狂風大作,閃電雷鳴,一塊巨石從天而降,神農靠前仔細一瞧,巨石似人非人,手中緊握的板斧似斧非斧,恰如盤古神威,神農腦海立刻感知,盤古公公來也!於是拜跪巨石。之後,號召部族男女老幼伐樹鑿石,建廟宇供奉巨石於內,並親筆提寫“盤古廟”三個大字,廟裡一直香火不斷……

其實 盤古廟始建於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相傳盤古靈光多次閃耀,金光四射,逐建廟以祀。清康熙9年(公元1670年)重修,1944年被日軍炮火摧毀,1983年重建,1995年後由三寶弟子彭南和接手開發,建了盤古前殿、盤古中殿、天王殿、地下龍宮、念佛堂等景點。站在山下遠望,盤古山似一羅盤,在太陽下閃亮,從山麓到山頂,四棟琉璃大臀依山而建,分為盤古前殿、盤古中殿、天王殿、地下龍宮、念佛堂等,雕樑畫棟,突兀在山頂上,分外耀眼。景區面積800畝,其中廟宇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有關盤 古 開 天 ,

傳說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天和地並不分開,四處一片黑暗混沌,好像一個大雞蛋。人類的老祖宗盤古就孕育在這裡。經過了18000年,這個神通廣大、力大無窮的盤古突然醒來了。他什麼也看不見,一氣之下,抓來一把大板斧,朝前用力一揮,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大雞蛋”破裂開了……於是,輕而清的東西飄浮上升,慢慢形成了天空,重而渾濁的東西逐漸下沉凝結,最後變成了大地。盤古怕它們再合攏來,用腳踩著大地,頭頂著天空,站在當中。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隨著天地的變化而變化,一直撐在那裡。直到後來,天地的構造已鞏固時,盤古終於倒下死去了。臨死前,盤古把他呼出的氣體作風和雲彩,把聲音變成雷電,把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頭髮和鬍子化作閃閃發亮的星星。他的四肢五體變成大地的四極和五嶽,血液化作江河,肌肉變成田土。就連那身上的汗毛也都變成草木,使大地披上了綠裝。

而耒陽“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傳說則為:

遠古時候,天是圓的,像鍋子,地是平的,鍋子罩到地,大地合起來,像刀切開的一個雞蛋。嘛又是這樣的天地哩?咯是盤古天成的起初,天地本在一起,是一個雞蛋,盤古橫起睡在雞蛋里,睡啊睡啊,不知睡了多久。有一天,盤古睡醒了,四周一片漆黑,盤古心裡煩惱,就在雞蛋里打轉轉,又是倒立,腳上一抖,叭啦!雞蛋抖開了,上面的蛋殼浮上去變成了天,蛋的下半邊沉下來,變成了地。所以天是圓的像鍋子,地是平的,鍋子罩到了地,盤古開了天地之後又化萬物。類似的神話傳說還有“兄妹成婚”、“油桐與木棉”等,反映了原始人類對宇宙結構、人類繁衍初期原始文明的理解和抗禦自然的願望。所以耒陽建有的盤古廟有多處,如耒陽三架盤古廟,上堡街的盤王廟等。

上堡街盤王廟門聯:

盤石化古廟救難消災佑桑梓;

王侯為尊神降凶伏惡保黎民。

柳州市盤古廟

盤古廟 盤古廟

雙塔巍巍,柳江湯湯,盤古文化,源遠流長。盤古廟是我市有名的歷史文化古蹟和民俗文化景觀。歷史記載其源於南朝梁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中國的神話傳說正以盤古神話開篇。公園3世紀的三國時代,盤古神話在徐整的《五運歷年紀》中云:“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髮髻為星辰,發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芒。”這便是盤古“開天闢地”和“繁衍人類”的美麗動人傳說。

蟠龍山盤古廟,原址在蟠龍山下(現今水廠)一帶,清代曾重修。1994年闢建蟠龍山公園時移至蟠龍山次峰巔重建,廟內設有遠古文化塑像9尊,分別為盤古、黃帝、炎帝、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媧、雷公、電母。每逢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和每月初一、十五,盤古廟拜謁者不絕,有的焚香祈願,有的吃齋祭祖,有的撞鐘祈福,有的念經修身……樂融融而意綿綿,使之成為龍城一道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風景線。而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和端午節的四次廟會,盤古廟更是香客雲集,人海如潮。

洪勝村盤古廟

盤古廟 盤古廟

在廣東省信宜市洪冠鎮洪勝村建有盤古廟一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