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當人

皮爾當人

被稱作皮爾當人(Piltdown Man)的是一塊偽造於20世紀初的古人類顱骨與下顎骨化石。其發現地點在英國東薩塞克斯郡尤克菲城(Uckfield)附近的村莊皮爾當。這些骨骸被當時的考古學專家宣稱為某種前所未見的早期人類遺骸化石,是20世紀初在古人類學領域中發生的一場弄虛作假的大騙局的產物。曾經轟動一時,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被徹底揭穿。

簡介

傳說皮爾當人頭骨傳說皮爾當人頭骨

皮爾當人是1912年英國的律師C·道森宣布發現的幾十萬年前的人種,該人骨化石經A.S.伍德沃德研究後訂名為“道森曙人”(Eoanthropusdowsoni)。“道森”是紀念化石的發現者,“曙人”意思是最早的人。

1953年J.S.韋納、K.P.奧克利和W.E.Le.G.克拉克從皮爾當下頜骨上鑽取一些樣品來進行化驗,對各個樣品的、氮等含量的測定和X線、電子顯微鏡的研究表明:頭骨來自現代人,下頜骨屬於一個未成年的現代猩猩,牙齒經人工銼磨過,哺乳動物化石是由另外地點採集來,而重新埋在這裡的,石器、骨器都是偽造的。1959年又用碳14測定,皮爾當頭骨的年代是620±100年前的,猩猩下頜骨是500±100年前的。 這一研究使“皮爾當人”成為了科學史上最著名的騙局之一。

發現由來

發現

1913年,查爾斯·道森(坐著的那一位)在發現所謂皮爾當人化石的砂礫坑拍下了這幅照片。站在他身邊的是小羅伯特·肯伍德(左)和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德(右)1913年,查爾斯·道森(坐著的那一位)在發現所謂皮爾當人化石的砂礫坑拍下了這幅照片。站在他身邊的是小羅伯特·肯伍德(左)和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德(右)
1908年,一位名叫查爾斯·道森的職業律師在一個叫皮爾當的地方,發現了一塊骨骼的碎片,他當時判斷是人類的頭蓋骨,後來又發現了另外一塊,而這個骨骼碎片還跟第一塊骨骼碎片在同一個骨頭上。道森認為自己所發現的頭骨化石具有重大價值。

1912年2月,他寫信給自己的朋友―――當時身為大英博物館地質部負責人的伍德沃德爵士,告訴了他自己的新發現,並聲稱他所發現的頭骨化石,價值要遠遠超過那些在德國海德堡發現的化石。

鑑定

1915年約翰‧庫克的描繪畫作。(由左至右)後排:F·O·巴洛、G·艾略特·史密斯、查爾斯·道森、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前排: A·S·安德伍德、亞瑟·凱斯、威廉·普蘭·派克拉夫特以及瑞·蘭卡斯特爵士.1915年約翰‧庫克的描繪畫作。(由左至右)後排:F·O·巴洛、G·艾略特·史密斯、查爾斯·道森、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前排: A·S·安德伍德、亞瑟·凱斯、威廉·普蘭·派克拉夫特以及瑞·蘭卡斯特爵士.
伍德沃德爵士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之一。1912年6月,伍德沃德就和道森組成了一個挖掘隊,來到了皮爾當。這次挖掘隊意外的收穫讓伍德沃德極為興奮,他把所有發現的東西都帶回到了大英博物館,把它們拼在了一起,並用黏土填補了缺少的部分,復原了一個仿真的古人類頭像,這個頭像跟伍德沃德的理論非常一致,高的、隆起的頭蓋骨,比較平的不那么突出的眉弓,這些特點很像人。另外一方面,就是下頜骨以及整個嘴部的結構向前突出,沒有明顯的下頜,這些特徵像猿。隨後伍德沃德又鑑定出這個頭骨化石大約有50萬年的歷史,比德國海德堡發現的人類化石還要早10萬年。

紀念發現

1938年7月23日在皮爾當的巴克姆莊園(BarkhamManor),亞瑟·凱斯爵士揭幕一座紀念碑,用以標示查爾斯·道森發現皮爾當人的地點。紀念碑上的銘文寫到:在這古河床砂地上,查爾斯·道森先生,FSA發現皮爾當人的顱骨化石,此於1912年至1913年之間,這發現由查爾斯·道森先生與亞瑟·史密斯·伍德沃爵士於1913年至15年間於皇家地理協會季刊上發表。

揭發真相

1953年,英國地質學會舉行會議,宣布皮爾當人化石是一場騙局1953年,英國地質學會舉行會議,宣布皮爾當人化石是一場騙局

隨著更多的猿人化石被發現,特別是“北京人”和南方古猿化石的發現,“皮爾當人”才顯得格格不入了。新發現的眾多猿人化石都表明,直立行走的進化比大腦的進化要早,而且猿人的下顎與人相近,而腦容量則要比人小,恰好與“皮爾當人”相反。從1930年起,“皮爾當人”越來越讓古人類學家感到困惑。有的認為它代表的是獨立的一個進化分支,有的認為它是人化石和猿化石給混在一起了,有的乾脆提都不提它了。到了1950年代,“皮爾當人”越發顯得古怪,所以新的年代鑑定技術一旦被發現,就想到要拿它試驗一下。

皮爾當造假案的揭發過程是在1953年由大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提出,而其他機構也接連被邀請出席許多相關學術活動。這時皮爾當人早被視一個與其它地方發現的化石展現之人類演化主流驅力完全矛盾的畸形品:皮爾當人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贗品,部分像人而部分又像猿猴。它是由中古時代人類的顱骨、一隻五百年前沙勞越紅毛猩猩的下顎與黑猩猩的牙齒化石組合而成,而老舊的外表則是用鐵鏽法與鉻酸侵蝕造成的。就贗品本身而言,下顎與顱骨連結處不合的問題是以簡單的權宜之計解決:敲掉下顎股的尾端,下顎上的牙齒被銼平以滿足需要,而此舉意外導致人們對整件標本真實性的懷疑,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中一顆臼齒頂端傾斜角度與其他牙齒大不相同。顯微鏡檢查則透露牙齒上的銼平痕跡因而歸納出銼平是為了改變牙齒的形狀,因為猿猴的牙齒傾斜度不同於人類的牙齒。也許最荒謬的發現是骨頭旁邊的一個“工藝品”,當時的科學家相信這是一種工具或骨架的一部分,但最後卻發現是一支板球球棒。

騙局背景

拼湊的皮爾當人頭蓋骨拼湊的皮爾當人頭蓋骨

這個騙局如此成功,首先是因為它幾乎就是為當時流行的理論應運而生的。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人與猿的身體區別主要有兩個:腦容量大和直立行走。這兩個特徵不可能同時出現,當時的生物學家普遍相信大腦先進化出來。“皮爾當人”有人一樣的大腦,卻有猿一樣的下顎,看來非常符合人們想像中的猿人特徵,因此就被輕易接受,不疑有他。

“皮爾當人”騙局能夠成功的另一個原因,還與民族主義有關。在“皮爾當人”之前,德國發現了尼安德特人化石,法國發現了克魯馬努人化石,英國也迫切需要發現自己的古人類化石——不僅發現了,而且是比德國、法國的化石都要早得多的過渡型化石。英國是人類的故鄉,這個民族榮耀足以讓許多英國科學家昏了頭腦,即使“皮爾當人”逐漸在其他國家被邊緣化後,英國一些古人類學家仍把它當主流。

偽造者

皮爾當造假案的始作俑者為何仍是個謎。懷疑者將矛頭指向道森、伍德沃、德日進(PierreTeilharddeChardin,1913年與道森在遺址工作並發現牙齒),甚至亞瑟·柯南·道爾的名字也出現在眾多嫌疑者之中。而偽造者的動機也是個謎,但一般認為這騙局是個倉卒耗力的實作玩笑。被某些人認為在皮爾當偽造者中非常有嫌疑的人選,馬丁·A·C·辛頓(MartinA.C.Hinton)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儲藏庫里留下了一個行李箱,1970年發現裡頭裝有被刻過與銼平的動物骨頭與牙齒,在某種程度上十分類似皮爾當贗品上發現的痕跡。2003年,自然史博物館舉辦了展覽以紀念揭露該騙局五十周年。

台北時間2012年12月18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偽造的皮爾當人化石發現後整整100年,英國的一組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可能已找到了這場騙局的始作俑者——業餘化石獵人查爾斯·道森。正是他發現了頭骨和顎骨。而新的檢測結果有望證實道森就是皮爾當人化石騙局的製造者。

英國伯恩茅斯大學的考古學家、《皮爾當人騙局:結案》一書作者米勒斯-拉塞爾博士在接受《星期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他(查爾斯·道森)在一生中偽造了38項發現,所有這些發現都旨在打動博物館的負責人和科學界。道森家住東蘇塞克斯,他的發現似乎都是在離家不到15英里(約合24公里)的地方上演的。他發現的很多化石在進行描述之後便消失了。”

文化影響

邁克·歐菲爾德(MikeOldfield)在他1973年發行的專輯《管鍾》(TubularBells)里,將“皮爾當人”列為專輯演奏樂器,其中包含了專輯(放在唱片第二面)啟發自早期類人猿的部分以及粗野的歌聲。在《管鍾2003|重發專輯》里,這部分的標題改成“穴居人”(Caveman)。

麥金塔電腦遊戲馬拉松2代有個電腦終端機會在一個換關頁面前頭出現“皮爾當”的字樣。有人聲稱這個字樣暗示來自終端機的訊息並非完全正確,其假定的“寄件者”根本不存在。

山達基教創始人L·羅恩·賀伯特(L·RonHubbard),在他的著作《山達基教:一部人類的歷史》(Scientology:AHistoryofMan)里,將皮爾當人列入人類的祖先之一,並形容他有“凶暴的”牙齒以及“對被他咬到的人或物非常冷酷無情”。賀伯特的著作出版數月後,皮爾當人被揭露為一場騙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