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理工學院

皇家理工學院

皇家理工學院,或稱皇家工學院(瑞典文: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KTH)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成立於1827年,為瑞典最大的工學院之一,校名原為“工學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起改為現名。瑞典全國約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出自這所大學。該校除了位於斯德哥爾摩東城的主校區外,另外還有西斯塔、漢寧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幾個校區,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公立理工類高等學校,也是一所國際性的高等教育機構,與世界上多所大學和學院建立了研究和教育關係。

基本信息

簡介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成立於1827年,是瑞典最大的理工類學校。學院歷史悠久,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譽。

目前有在校生約有11,503人,工作人員3,488人,總占地面積為260,000平方米。除了在廣泛的專業領域內為學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設施以外,學校還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大學有著合作研究的項目和課題。瑞典皇家理工學 院不斷完善其提供的各類課程以適應當前社會的新需要,特別是針對新興的信息工程和生物學,學校新創建了信息工程大學和擁有一流設施的物理研究中心。

大學位於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是北歐第二大城市,位於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的交匯處。全市由14個大小島嶼組成,它們象一把晶瑩璀璨的珍珠,散落在清澈明淨的湖海之間,斯德哥爾摩因而有“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院系設定

建築和建築環境學院:創新和發展經濟學、環境工程和可持續性基礎組織、測地學和地球信息學、基礎下部組織工程土地管理房地產管理空間規劃傳輸系統城市規劃也設計水系統技術

生物技術學院:生物技術

醫藥學和工程學院:生物醫學材料、化學工程學、製藥學和製藥工程

計算機和通訊學院:媒體管理科學計算

電機工程學院:電力工程、網路服務和系統、系統,控制和機器人技術、無線系統

能源和環境工程學院:可持續性能源工程、可持續性技術

工業工程和管理學院:材料學和工程、產品工程和管理

信息和通訊技術學院:工程和信息系統管理、信息和IT產品和系統執行、信息和通訊系統安全、互動式系統工程、網路、ICT企業管理、納米技術、光子學、軟體工程和分散式計算機系統、晶片系統設計

工程學院:航天工程、套用物理學、工程機械、數學、現代物理學、核能工程、聲和震動、

科技和健康學院:醫藥工程

為國際學生提供的英文授課的碩士課程有:

生物物理、電子工程、信息系統工程和管理、環境工程、網際網路技術、信息系統、土地管理、原料處理、光子學、量子物理學、房地產管理、分散式的計算機系統軟體工程、晶片設計、無線系統、可持續能源工程、材料加工、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生產工程和管理、經濟革新和發展、土地管理、空間設計、工業管理、可持續技術。

其他

學時:一年到兩年

開學時間:每年秋季

綜合入學條件:本科學歷、雅思6分或者托福550分以上。

學校信息

名稱:瑞典皇家理工學院RoyalInstituteofTechnology(KTH)

校園:市區及郊區

機構成員:CLUSTER、CESAER、EUA及其他

目前,該大學在校本科及碩士生12,000名,在校博士以上研究生1600名,教職員工3500人,總占地面積為260,000平方米。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擁有設施一流的物理研究中心,並不斷完善其提供的各類課程以適應當前社會的新需要致力於自然科學各個學科(如:建築、產業經濟、城市規劃、環境技術、電子等)的教學和科研,也設繼續教育,尤其在信息與通信技術和生物技術領域有自己的專長。

瑞典最大的理工大學

承擔著瑞典三分之一以上的工程技術研究

在微電子領域,SoC和一些工藝水平方面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西斯塔校區所在的Kista科技園是僅次於美國矽谷的全球第二大信息技術中心

所在州歐洲

院校類型大學

課程階段博士,本科,研究生

資助體系由政府資助獎學金

申請截止每年的2月15日之前

辦學規模

校區及學院

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地區有四個校區,皇家工學院的主校區位於東城的Valhallavägen,由建築師埃里克·拉勒斯泰特於1917年興建。校區的建築物和周邊由20世紀初的瑞典藝術家CarlMilles、AxelTörneman、GeorgPauli、ToreStrindberg和IvarJohnsson修飾。主校區內最古舊的建築物於1994年進行了全面的翻新工程。雖然此校區於當時已算是很大,但KTH很快便擴展校園,建造了新的建築物。現時,KTH的教學和科研大樓分別位於斯德哥爾摩省的幾個校區──除了在斯德哥爾摩東城外,還有西斯塔、漢寧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

主校區

建築和建設環境學院

生物技術學院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學院

電子工程學院

工程科學學院

西斯塔校區

信息與通信技術學院

漢寧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校區

技術與健康學院

其他公共學術部門

科學信息與研習部

KTH商業聯絡部

學校聲譽

除了在廣泛的專業領域內為學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設施以外,學校還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大學有著合作研究的項目和課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不斷完善其提供的各類課程以適應當前社會的新需要,特別是針對新興的信息工程和生物學,學校新創建了信息工程大學和擁有一流設施的物理研究中心。理論教學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的互惠合作使得其畢業學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校資源

現代化的實驗室和優越的電腦設施為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歐盟的研究課程中KTH起著主導作用。

學科設定

瑞典皇家工學院目前提供很多英語授課的碩士課程,包括:生物物理,管理信息系統,機械工程,環境工程,信息和通信系統安全,材料處理,量子物理,互動系統工程,房地產管理,軟體工程,系統晶片設計,能源工程,計算科學等等。

世界排名

皇家理工大學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2010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第173位,工程及信息技術學科世界排名列第53位。

戰略科研領域

主導的領域

1.分子生物學

2.科學信息化

3.信息與通信技術

4.產品研究

5.運輸系統

參與的領域

1.癌症科學(聯合卡洛琳斯卡醫學院)

2.氣候建模(聯合斯德哥爾摩大學)

3.氣候建模(聯合隆德大學)

4.危機與安全(聯合林雪平大學)

5.能源(聯合烏普薩拉大學)

6.神經科學(聯合卡洛琳斯卡醫學院)

歷史沿革

沿革

1827年,工學院建校。

1867年,聯合礦業學校建立礦業科學、機械工程、化學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專業。

1877年,更名皇家工學院。

1901年,建立電子工程專業。

1912年,建立造船學專業。

1917年,搬遷入主校區至今。

1927年,完善完整的學術體系,開始授予博士學位。

1932年,建立研究與工程物理專業。

1983年,建立計算機科學專業。

1990年,建立工業貿易專業。

R1核反應堆

1945年,美國於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擲核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後,瑞典軍方領導層才明白深入研究核子武器技術,以避免瑞典遭受核子攻擊的重要性。當時,由於所有關於核子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都被美國保密,瑞典對此一無所知。於是,包括RolfMaximilianSievert在內的瑞典科學家團隊便著手研究這一範疇,終於建築了一座核反應堆作試驗。

經過數年基本研究後,他們開始在皇家工學院地下25米的房間建築一座300千瓦(後來發展至1兆瓦)的核反應堆,名為“Reaktor1”(即反應堆1號,簡稱R1)。反應堆位於斯德哥爾摩的一個人煙稠密的地區,約4萬人就住在方圓1千米內。這反應堆是瑞典皇家工程學院(Ingenjörsvetenskapsakademien)的重要研究工具。1954年7月13日下午6時59分,這反應堆達到臨界質量,並造成瑞典第一次核反應。R1曾是瑞典幾乎所有核子研究的主要場地,直至1970年因危機意識而停用。現時校內的Q餐館就位於R1核反應堆附近。

獎項獲得者

HannesAlfvén,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電漿物理學家

LennartCarleson,阿貝爾獎獲得者(國際數學最高獎)

JohanH?stad,G?del獎獲得者(理論計算機科學獎)

傑出校友

Ivar JacobsonIvar Jacobson

TeodorAastrup,瑞典Attana公司CEO

SalomonAugustAndrée,北極探險家

ErnstAlexanderson,發明家

JoeArmstrong,Erlang程式語言創立者

KurtAtterberg,作曲家

Karl-BirgerBlomdahl,作曲家

B?rjeEkholm,Investor公司CEO

CarlDanielEkman,木質紙漿產品設計者

KnutFr?nkel,北極探險家

ChristerFuglesang,太空人

KurtHellstr?m,Ericsson公司前CEO

IvarKreuger,實業家

PeterLindgren,死亡金屬樂隊吉他手

DolphLundgren,演員

CarlMunters,發明家

SeifHaridi,Mozart編程系統創立者之一

IvarJacobson,順序圖與UML創立者之一

HelgePalmcrantz,發明家

TingaSeisay,外交家

BaltzarvonPlaten,發明家

GunnarWidforss,美籍瑞典藝術家

KarlJohan?str?m,控制工程師,IEEE榮譽勳章獲得者

歷任校長

1825年–1845年:GustafMagnusSchwartz,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物理及技術教授、工學院創始人

1845年–1848年:JoachimÅkerman(署任),法倫礦業學校總監、1827年至1839年間任工學院首任化學教授

1848年–1855年:LarsJohanWallmark,物理學家、瑞典皇家科學院及瑞典皇家農業學院會員

皇家工學院校長

“校長”的瑞典語為rektor。

(1856年–)1877年–1890年:KnutStyffe,礦石工程師、化學實驗師(laborator),原為工學院院長

1890年–1902年:GustafRobertDahlander(署任),理論及套用物理學教授,職銜仍為“föreståndare”

1902年–1909年:AndersLindstedt,數學及理論力學教授,職銜由“föreståndare”改稱“rektor”

1909年–1922年:CarlJacobMagnell,土木工程教授,第一位在KTH畢業的校長

1922年–1927年:HenningPleijel,理論電子工程教授

1927年–1931年:ToreLindmark,蒸汽科學教授

1931年–1943年:HenrikKreüger,建築工程教授

1943年–1964年:RagnarWoxén,機械工程教授

1964年–1968年:Lennartstockman,纖維素工程教授

1968年–1974年:GöranBorg,數學教授

1974年–1980年:AndersRasmuson,套用化學工程教授

1980年–1988年:GunnarBrodin,電子計量學教授

1988年–1998年:JanneCarlsson,材料力學教授

1998年–2007年:AndersFlodström,材料物理學教授

2007年:AndersEriksson(署理),結構力學教授

2007年–今:PeterGudmundson,材料物理學教授,任期至2013年11月11日

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1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84

法國巴黎高等礦業學院世界大學排名89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技術專業大學排名54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自然科學專業大學排名96

被教育部認證的瑞典大學

瑞典高等教育按層次可以分為高等基礎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兩個階段。高等基礎教育文憑有兩類:一類是普通大學文憑,包括2年制的高等學歷文憑(80瑞典學分,1瑞典學分=1.5歐洲學分),3年制的學士學位(120瑞典學分),4-5年制的碩士學位(160瑞典學分);另一類是高等專業文憑,學制依專業而定,3-5年不等。瑞典的研究生教育即博士生教育。一般情況下,博士階段教育學制4年,以從事科研為主並撰寫博士論文,通過公開答辯後方可獲得博士學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