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桃

百桃鄉位於桐鄉市東南部,西北距梧桐鎮5.3公里。(海)鹽湖(州)公路斜貫鄉境。出海工程長山河和康涇塘自西而東橫貫鄉境。境內桃園村是李的集中產區。李形圓色紅,為李中珍品,名聞中外。民國時屠甸人朱夢仙曾著有《李譜》。

.
【鄉名來歷〓建置沿革】鄉境清代時屬千金鄉。民國21年(1932),為北日、李兩鄉。民國35年(1946),李鄉併入屠甸鎮,其時分屬屠甸鎮和北日鄉。民國36年(1947),改北日鄉為啟新鄉。民國38年(1949)5月,啟新鄉恢復北日鄉舊名。1950年,為百福鄉、桃園鄉。1956年,兩鄉合併稱百桃鄉,是為“百桃”得名之始。1958年,為屠甸公社第一、第二管理區。1961年,為百桃公社。1984年,為百桃鄉。
【改革開放以來大事記】1979年,康涇塘百桃集鎮段南北兩岸砌石護岸建成,全長1550米。1981年9月,桐鄉第二毛紡織廠投產。1984年7月,浙江省農科院在桐鄉召開李杏果品鑑評會,百桃鄉桃園村李被評為省級優質名果;10月,桐硤公路建成通車,百桃境內全長6.4公里。1985年4月,桐鄉工藝美術地毯廠建成投產。1986年11月,桐鄉第二羊毛衫廠建成投產。1987年6月,桐鄉精梳毛紡織廠與上海章華毛紡公司聯營的桐鄉毛呢染整聯營廠同時建成投產。1991年冬,全鄉31座灌溉機埠、33台水泵全面進行設備更新、泵站改造。1992年5月,開通國際、國內程控電話;10月,百桃集鎮振百集貿市場建成開業。1993年12月,實現村村通公路,總長14公里。1995年7月,遭受特大洪水襲擊,6100畝早稻、1450畝晚稻秧田被淹。1996年12月,完成第一批箱子田改造,總面積136畝。1997年4月,和平、板橋兩村4座水閘竣工,總投資39.5萬元,受益面積2249畝;5家鄉辦企業和3家村辦企業實行轉制,資產總額2225.63萬元。1998年4月10日,浙江省農業廳趙宗英廳長一行4人,視察桃園村李園;7月12日,優質名果李首次啟運香港,每公斤人民幣300元;11月,經市供電局驗收合格,安樂村成為全鄉第一個用電小康村。
普安橋遺址聯合考古】1998年8月10日~10月30日,由北京大學、日本上智大學和浙江省考古研究所12名專家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百桃鄉普安橋遺址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遺址自1994年發現至今總計發掘面積600多平方米,清理出房屋13座、墓葬41座。生活區與墓葬區並存,這在良渚文化中還是首次發現。出土文物有石器、玉器、陶器、骨器和動物骨骼等,部分器物塗有鮮艷的紅色。考古界認為普安橋遺址清理出比較完整的房屋建築,填補了迄今為止同期文化中有關建築方面資料的空白,也為研究同期的聚落形態提供了重要資料。
【一方名產——桐鄉李】李,是桐鄉名優特產之一,已有2500多年栽培歷史。百桃鄉素有“李之鄉”美稱,桃園村自古種植李,在清宣統年間(1909~1911),家家戶戶都有大片李園。80年代初,李曾遠銷日本、東南亞地區。近年來,省、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傳統名果的開發,多次指示保護種質資源、發展李生產。市人民政府連續3年撥款近20萬元,實施李大棚覆蓋、進行人工授粉試驗,增強抗寒防污能力,提高花粉結果率,使李產量成倍增長。目前,已建成百畝以上李基地,實施產業化經營,以適應市場需求。
【一方名村——安樂村】安樂村位於百桃鄉西側,有11個自然村。近年來,村辦企業不斷發展,村級經濟逐漸壯大,公益事業取得新進展。陸續澆築水泥路6000米,新建電力機埠1座,全面進行泵站改造,設備更新,澆築水泥渠道1400米。1997年,投入70萬元,為全村農戶接通自來水,改善飲用水條件。1998年,投入97萬元,建成百桃鄉第一家用電小康村。全村無勞動能力的19名殘疾人,每月發給60元生活費,70歲以上老人和60歲以上老黨員,每逢節日,每人發給150元慰問金,資助一戶獨身老人蓋了新房,對困難戶減免農業稅並給予生活上的補助。1995、1996、1998年均被中共嘉興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農村經濟百強村稱號。
【一方聞人——吳明松】吳明松,1959年出生。嘉興威克賽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任百桃鄉安樂村黨支部書記。威克賽集團公司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生產設備全部從國外引進,有德國全電腦控制針織提花圓機11台、全電腦控制針織提花橫機10台、套口機70台,實行羊毛衫系列一條龍生產,年生產能力46萬件,產品暢銷於北京、瀋陽、天津、上海等地。1998年,生產羊毛衫32萬件,產值3400萬元,銷售收入3250萬元,實現稅利420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