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泉

白龍泉

白龍泉位於玉溪市東北的龍馬山山下,距玉溪城約10公理,風景秀麗,清靜幽雅。主要由白龍祠、白龍泉、仙人洞以及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茂密樹林等風景點組成。

基本信息

得名來由

1986年,信教民眾修復一簡單廟堂,以供香火,名曰“龍源廟”,亦曰“白龍泉”。1992年正式定名為龍泉寺。

位置

白龍泉位於玉溪市東北的龍馬山山下,距玉溪城約 10 公理,風景秀麗,清靜幽雅。主要由白龍祠、白龍泉、仙人洞以及面積約 20 萬平方米的茂密樹林等風景點組成。現存的白龍祠有四層三天井,前段稱倒台樓,上有戲台,台下鑿有水池,兩邊設有耳房;二殿稱龍殿;三殿稱二教同源殿;後殿稱觀音殿。舊時各殿分別塑有白龍和神像,現多已毀,僅存檀木雕刻的 “ 白龍神 ” 置於殿中。白龍泉是從龍馬山腰裂岩中迸涌而出的一股清泉,沿山岩跌落而下,沿溝流淌,給人水往山上流去的感覺。仙人洞在白龍潭的西北數百米的山坡崖下,洞深 50 余米。

由來和特點

白龍井亭 在南溪公園白龍橋側 , 為保護白龍井而建。亭高 8 米 , 長寬各 5 米 , 面積 25 平方米 , 6 柱、單檐、高翹、攢尖頂的 2 層、鋼架、混凝 6 角亭 , 下層為保護白龍井 ,上層用作觀景。白龍井 , 又名白龍泉、白龍池。白龍泉水是桂林泉水中水質最好的 , 被定為 “ 貢泉 ” 。泉出井下 , 設井以護泉。唐宋時期砌石為池以護井。 1987 年築亭以護池。 白龍洞 在南溪山西北山腰處 , 洞口于山體北麓 , 標高 155 米 , 高出南溪河 10 米 , 洞高 20 米、寬 12 米 , 最高、最寬處均為 23 米 , 長 499.5 米 , 面積 1828 平方米 , 是南溪山最高最大的洞穴。它與鍋底洞南北相通。南溪山另有兩對相互穿透的岩洞 , 元岩與穿雲岩也是南北對穿 , 而觀音洞與龍脊洞則為東西相通。這幾組互相通連的岩洞 , 都是發育於不同時期的較小的地下河道。發育最早的是龍脊洞 , 大約在百萬年前就開始被溶蝕 , 到幾萬年前觀音洞形成為止。其它岩洞大多沿岩層南北陡直裂隙發育 , 白龍洞和鍋底洞、元岩和穿雲岩這兩組岩洞 , 大約在 10 萬年前才開始發育 , 幾萬年前才形成較完整的地下河。現在 , 用人工把這 3 組洞穴打通 , 6 個岩洞連為一體 , 從白龍洞石槽進入 , 到鍋底洞的 “ 金山銀山 ” 折回 , 轉入穿雲岩的 “ 對蝦掛壁 ” 、元岩的 “ 觀音像 ”, 東轉 , 經龍脊洞的 “ 高山深谷 ” 出口 , 共 25 個景點 , 洞程總長 523 米 , 形成一個曲折、迴轉、起伏、跌宕、深邃、虛幻的洞府天地。

傳說故事

相傳遠古時候的上山頭村阮家有一位姑娘,生得美麗聰慧,從小勤快靈巧。家裡家外,細活粗活離不了她。那時上山頭缺水,家裡飲用的水,全由阮氏姑娘到白龍潭挑回家裡。阮氏姑娘有一天雨後挑水,在爬坡時閃身滑跤,幸虧身後的一位青年扶住了她,才沒有跌倒,桶里的水也沒有打潑。從此阮氏姑娘到白龍潭挑水,不時見到這位青年在地里做農活,經過交談,知道青年姓白,家就住在附近。一天晚上,阮氏姑娘夢見這位青年告訴她:明天在她放牛的地方,會見到一隻牡羊和黑羊打架,請她在黑羊身上抽打一鞭,牡羊就可以得勝了。第二天牡羊與黑羊打得正激烈的時候,阮氏姑娘提鞭趕到。兩下鞭聲,黑羊被打倒在地。幾天后,青年來阮家提親。老人本想一口答應,無奈嫁了姑娘誰來挑水?這個難題一出,青年承諾在迎親的時候,一定讓媽媽常年都有飲用的水。到了迎娶的當天,新郎騎著馬來了,馬尾長長的拖在路上,從白龍潭到上山頭拖出一條溝,隨溝流來一股清水,直到阮氏姑娘家的門口。以後,人們還用這股水來種莊稼。原來這青年就是白龍潭內的小白龍變的。

旅遊提示

交通

玉溪市內公車方便,都是無人售票,票價0.5元。計程車有夏利、桑塔納,不打表,市區內收費5元。

住宿

玉溪城內有一些星級賓館,如紅塔大酒店(四星級)、玉溪賓館(一星級)等,不過價格較高。可以到城區的一些小旅社,價格較便宜,衛生也不錯的。還可以到一些景區酒店,如祿充村的筆架山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休閒度假的好選擇。

特色菜

青松燒鴨 耀南火腿 易門豆豉 玉溪油鹵腐 鱔魚米線 玉溪酸湯米線

特產

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縣傳統名牌產品,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豆末糖以優質黃豆為主料,加工精細,層次均勻,具有“香、甜、酥、脆、人口無渣”的特點。 芝麻片: 玉溪市傳統名特食品, 1922年首創。採用上等白芝麻、優質白糖、葡萄糖、精煉油等為原料,以獨特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色澤光潤、迎光透明、片薄均勻、酥脆爽口等特點。

濟南名泉

濟南泉水數量之多在中國城市之中可謂罕見,在濟南轄區內(含郊區)現存733個天然泉。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當中湧出,匯為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綺麗風光。
漱玉泉
黑虎泉
五龍潭
趵突泉
雙忠泉
玉泉
百脈泉
洪範池
滿井泉
登州泉
望水泉
皇華泉
柳絮泉
琵琶泉
瑪瑙泉
白石泉
金線泉
古溫泉
天鏡泉
官家池
回馬泉
虬溪泉
無憂泉
濂泉
甘露泉
斗母泉
無影潭
白泉
突泉
泥淤泉
緞華泉
玉河泉
石灣泉
東麻灣
墨泉
梅花泉
淨明泉
曉露泉
湛露泉
書院泉
西蜜脂泉
林汲泉
臥牛泉
馬跑泉
玉環泉
避暑泉
卓錫泉
檀抱泉
騰蛟泉
月牙泉[濟南市]
漿水泉
扈泉
日月泉
賢清泉
散水泉
袈裟泉
華泉
清冷泉[濟南名泉]
舜泉
硯池
溪亭泉
九女泉
濋泉
濯纓泉
芙蓉泉
西麻灣
杜康泉[濟南市]
大泉[濟南名泉]
聖水泉[濟南市]
湧泉[濟南名泉]
飲虎池
感應井泉
鹿泉
東流泉
五蓮泉
匯波泉
壽康泉
白雲泉
玉乳泉
不匱泉
孝感泉
太極泉
雪泉
老金線泉
吳家泉
姑嫂泉
劉氏泉
起鳳泉
珍池
豆芽泉
花牆子泉
扇面泉
東高泉
對波泉
灰池泉
白龍泉
金虎泉
西坡北泉
東峪泉
南珍珠泉
灰泉
泉子峪泉
西泉
鳳凰泉
陰陽泉
顯明池
硃砂泉[濟南名泉]
南芙蓉泉
裕宏泉
聰耳泉
王廟池
鳳翥池
螺絲泉
泉亭池
白龍灣泉
尚志泉
胤嗣泉
東蜜脂泉
放生池
老君泉
長生泉
漏水泉
露華泉
壺嘴泉
金龍泉[濟南名泉]
洗心泉
懸珠泉
金魚泉
一虎泉
白花泉
南圈泉
邊莊北泉
邊莊西泉
西坡南泉
古鑒泉
蕊珠泉
鵓鴿泉
混沙泉
沛泉
濼溪泉
潭西泉
田莊葦塘
聖池泉
簸籮泉
崔家泉
七十三泉
犁峪泉
知魚泉
道士泉
南甘露泉
小王府池
神庭泉
雲樓泉

岱宗泉
小峪泉
朱家峪泉
瑞雪泉
洗缽泉
步月泉
太乙泉
廣福泉
玉枕泉
睛明泉
韓家泉
涌錫泉
蘇家井
邊莊南泉
司家井
平泉[濟南名泉]
酒泉[濟南名泉]
南嶺泉
寄寶泉
大嶺泉
龍泉[濟南名泉]
佛慧泉
靜水泉
仰泉
黃龍泉[濟南名泉]
牛腚泉
小無影潭
上泉
臘泉
西溝峪泉
永清泉
青泉
淨池泉
水石屋泉
華筆泉
任泉[濟南名泉]
淺井泉
穆家泉
西老泉
華家井
黑龍泉
懸泉[濟南名泉]
中央泉
陳家老泉
北洗缽泉
蜜脂泉
車泉
滄泉
赤泉
黃錢峪泉
四清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