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鷳苗

白鷳苗

河南農意發展有限公司從事白鷳苗的繁育工作,純度高,生產穩定。白鷳苗故名思議是白鷳的幼苗,白鷳又叫銀雞,分部在我國南部,因其體態嫻雅、外觀美麗,自古就是著名的觀賞鳥。做為珍禽物種,又可入藥食用,現代飼養業多有飼養。

白鷳苗簡介

河南農意發展有限公司從事白鷳苗的繁育工作,純度高,生產穩定。白鷳苗故名思議是白鷳的幼苗,白鷳又叫銀雞,分部在我國南部,因其體態嫻雅、外觀美麗,自古就是著名的觀賞鳥。做為珍禽物種,又可入藥食用,現代飼養業多有飼養。

特點

大型類。雄鳥全長100~119厘米,雌鳥58~67厘米。白鷳雌雄異色 。雄鳥頭上的長冠和下體全部純輝藍黑色,帶金屬光澤。臉部裸露皮膚呈紅色。頸、背、翅均為白色帶“V”形黑紋。中央尾羽為白色,兩側帶黑紋。跗跖部為紅色。雄鳥上體和兩翅白色,密布黑紋。羽冠和下體都是灰藍色。尾長,中央尾羽近純白色,外側尾羽具黑色波紋,大多數亞種的外側尾羽亦白,染以黑紋。頭的裸出部分和腳為赤紅色;嘴淺綠色;眼棕褐色。雌鳥上體以及翅、尾等概橄欖棕色;下體灰褐沾棕,自下胸以次,各羽均具暗褐色細斑它在林中疾走時,從遠處望去,很象披著白色長“斗蓬”,被風吹開露出灰藍色的內衣。眼裸出部分赤紅,腳亦紅色,鮮艷顯眼。雌鳥全身棕褐色,枕部具黑色羽冠,羽冠近黑色。

飼養

飼養特點
1、適應性 白鷳能適應各種惡劣氣候環境,人工馴養培育已使其逐步失去桀驁狂放的野性,對網舍平養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2、雜食性 飼料來源廣,隨季節可以取食植物葉、根、莖、果實和穀類、豆類,以及昆蟲幼蟲、卵,平均每天進食75克,5月可長到1公斤~1.3公斤。
3、繁殖性 每年產蛋一次,在3月份產蛋,每次產蛋2~16枚。孵化期26天。在1∶5(即1公5母)配比下種蛋受精率可達87%,孵化率達80%以上。
4、抗病力強 只要保持飼養的環境衛生,一般極少發病。
5、易飼養 經人工馴養培育的白鷳,已失去善飛的能力,不用擔心其飛行逃循,只要在具有通風的網舍平養場即可。

養殖前景

白鷳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較高的無機盆類、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野味保健食品。白鷳抗病能力強,容易飼養,生長快,對粗飼,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展覽觀賞價值,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新興養殖項目

經濟價值

1、肉可入藥,有補中益的功效。
2、可提供給動物園作觀賞之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