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巢菌

白蛋巢菌

別名普通白蛋巢菌,夏秋季在林中腐木和枯枝上成群生長。分布地區在河北、山西、黑龍江、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雲南、西藏等。能產生纖維素酶,可套用於分解植物纖維素。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子實體小。似鳥巢,內有數個扁球形的小包,包被高0.4-1cm,頂部直徑0.5-1cm,初期有深肉桂色的絨毛,以後光滑,褐色,最後變灰色,內側光滑、灰色,成熟前有蓋膜。蓋膜白色,上有深肉桂色絨毛。小包扁球形,由一纖細的,有韌性的繩狀體固定於包被中,直徑0.15-0.2cm,其表面有一層白色的外膜,後期變成白色,外膜脫落後變成黑色。擔子棒狀, 細長, 具2-4個小梗, 25-30μm×4-5.5μm。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至近卵形,7.6-12μm×4.5-6μm。

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林中腐木和枯枝上成群生長。 

經濟用途

能產生纖維素酶,可套用於分解植物纖維素。

真菌盤點(四)

真菌門(Eumycota;Mycobionta)真菌界的一門。通常所稱的真菌即指該門菌。營養體大多為分枝繁茂的發達菌絲體,少數菌絲體不發達,一些低等種類為單細胞,真菌的菌絲有三種:氣生菌絲、營養菌絲、直立菌絲。它主要依靠營養菌絲來吸收營養物質。本任務主要盤點真菌門中得種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