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微瑕

白璧微瑕

白璧微瑕 bái bì wēi xiá,璧:古代一種扁圓形的、中間有孔的玉器。瑕:音霞,玉上的斑點。潔白的玉上面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點,美中不足。主謂式成語。璧:扁圓中空的玉器,也作玉的通稱;微:小;瑕:玉上的雜色斑點。本義指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常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白璧微瑕白璧微瑕

【拼音】:bái bì wēi xiá​

【英文翻譯】:slight flaw in a white jade-blemish

【釋義】:璧:扁圓中空的玉器,也作玉的通稱;微:小;瑕:玉上的雜色斑點。

本義指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引證解釋】: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此類皆失之不檢,致敲金戛玉之詞,忽與瓦缶兢奏,白璧微瑕,固是恨事。"

魯迅《華蓋集·犧牲謨》:"但是,我的同志,你什麼都犧牲完了,究竟也大可佩服,可惜你還剩一條褲子,將來在歷史上也許要留下一點白璧微瑕。"

成語典故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璧有瑕,請指示王。”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閒情》一賦。”

成語演變

亦作“ 白玉微瑕”:

唐 吳兢《貞觀政要·公平》:“君子小過,蓋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鉛刀之一割。鉛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眾惡也;白玉微瑕,善賈之所不棄,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

亦省作“ 白璧瑕 ”:

唐 賈島《寄令狐綯相公》詩:“豈有斯言玷,應無白璧瑕。”

廉頗藺相如列傳,出自西漢司馬遷所著《史記》卷八十一。戰國末,強秦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戰略,積極對外擴張。趙國實力比秦稍弱。本篇為合傳,以廉頗、藺相如為主,並記述了趙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跡。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布衣之交、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怒髮衝冠、白璧微瑕等成語均此處。

詞語辨析

成語正音:瑕,不能讀作“jiǎ”。

成語辨形:璧,不能寫作“壁”。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主語、賓語、分句

成語結構:主謂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