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

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

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甘肅省最南端的文縣境內,整個保護區地域呈帶狀,東西長110公里,南北寬20公里,總面積為213750公頃。區內森林茂密,物種豐富,是大熊貓分布的最北緣,被譽為岷山東端的物種寶庫。保護區建立於1978年,主要保護對象是大熊貓等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及其森林生態系統。2000年11月被正式接納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基本信息

氣候特點

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於暖溫帶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濕潤多雨;冬季受蒙古高氣壓影響,低溫少雨。農耕區年平均氣溫14.9℃,月平均最低溫度出現在每年1月,為2.7℃,月平均最高溫度出現在每年7月,為23.1℃,降水量500~1000毫米,無霜期260天左右。

地質地貌

保護區屬岷山山系,地處岷山東端北坡,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起伏劇烈,山谷切斷嚴重,地勢陡峭,最高海拔3837米,一般地區在2500~3100米之間。

植物種類

區內植物種類很多,森林茂密,自然景觀完整,有高等植物2160種。屬國家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的有珙桐光葉珙桐水杉銀杏香果樹南方紅豆杉馬尾松鐵堅杉香樟油茶麥吊雲杉紅豆杉等67種。

植被垂直分布有五個地帶,由低到高依次是常綠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高山灌叢或高山草甸等。由於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生態環境良好,適於大熊貓食用的箭竹生長繁茂,從而保證了大熊貓的繁衍生息。

動物種類

保護區內有陸棲脊椎動物265種及亞種,鳥類180餘種、昆蟲2000餘種,這裡不僅動物資源豐富,而且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中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綠尾虹雉金雕等,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短尾猴林麝大鯢水獺斑羚鬣羚藍馬雞灰鶴紅腹錦雞等。

中國主要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