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子

瘊子

瘊子,又名千日瘡、疣目、枯筋箭、悔氣瘡等,俗稱刺瘊。其特點是膚生贅疣,初如赤豆,狀似花蕊,日久自落。瘊子多由風熱毒邪搏於肌膚而生;或由怒動肝火,肝旺血燥,筋氣不榮所成;也有因外傷染毒而引起,好發於面部及手背。初期在正常的皮膚上,出現針頭大小的丘疹,逐漸發展成黃豆大小,甚至更大的刺狀突起;邊界清楚,表面粗糙乾燥,呈乳頭樣增生,高低不平,強行剝離易出血;數目不定,初起時為一個,因自身,接種以後逐漸增加為數個甚至數十個之多,正常膚色質地較硬,可見於現代醫學診斷的尋常疣。目前在國內除尖銳濕疣外,其他症狀整體癌變率較低。中醫認為疣體的形成由熱邪煎熬成塊而致,治療以清熱為主。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原理

瘊子瘊子
瘊子專業上叫做“尋常疣”(是民間對絲狀疣、跖疣、指狀疣、扁平疣、尖銳濕疣的統稱)中醫稱“千日瘡”俗稱“刺瘊”、“瘊子”等,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瘊子疾病是疣類疾病的統稱,它包括:扁平疣、尋常疣、跖疣、尖銳濕疣、刺瘊子、水瘊子、扁瘊子、千日瘡等疣類疾病。這些疾病雖然名稱不同,但發病原理一致,都是有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起的,所以治療方式也基本一致。西醫認為尋常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起的。通過直接接觸傳染所致(亦有自身接觸),外傷和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瘊子,俗病名。指生於皮膚淺表處之贅疣。出《外科啟玄》卷七。即千日瘡。

分類

尋常疣有幾種特殊類型,即絲狀疣、跖疣、指狀疣、扁平疣、尖銳濕疣等。疣體呈細絲狀突起,頂端角化者稱為絲狀疣,好發於頸部眼瞼,常單發。有的疣體表面呈參差不齊的指狀突起稱為指狀疣,多發於面部。發生於足底及足邊緣的尋常疣稱跖疣。

症狀

瘊子症狀主要表現為引起患者皮膚出現粗糙膠質,並有乳頭樣增殖,增殖表面出現花蕊型潰爛呈污黃色,除按壓時有輕度壓痛外,一般並無疼痛。瘊子症狀主要好發與手背、手指、足部、面部等部位,症狀會隨著病情不同而不斷傳染加重,可由一個增殖到幾十個,嚴重影響皮膚美觀。近些年專家發現瘊子疾病的發生於患者肌體免疫能力直接相關,長期患瘊子病,有可能會引起身體免疫系統疾病,出現HIV、癌症、過敏性疾病等早期症狀。

併發症

瘊子在醫學上叫疣,沒有併發症的,擔憂很多皮膚增殖物很似瘊子,比如多發眼周的汗管瘤,還有脂肪粒,老年斑等都會很容易被誤診為瘊子。

臨床特點

一、病因:HPV-2.4型、7型引起,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
二、好發年齡:兒童及青少年。
三、好發部位:手背、手指及足緣等處,
甲周疣發生於甲周者,
甲下疣在甲床者。
絲狀疣皮一細長絲狀突起。
指狀疣有時為一族集多個參差不齊的指狀突起。
四、皮疹特點:小丘疹,表面角化粗糙,堅硬。呈灰黃、污黃或污褐色。
五、自覺症狀:無,
六、病程:病程慢性,1-2年
七、預後:有自限性,可自行消退。
八、組織病理:呈乳頭瘤樣增生,角化過度間角化不全,棘層上部及顆粒層細胞有空泡化。表皮突處長,疣周圍向內彎曲呈抱球狀,真皮乳頭上延,血管擴張。

預防

目前尚無特別的預防方法能徹底避免瘊子的出現,主要是切斷傳染的途徑,避免傳染的發生,主要如下:
1.預防應注意避免搔抓、摩擦疣體,以防自身接種傳染。
2.應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避免接觸病毒。
3.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4.避免外傷、摩擦等表皮的損傷,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
5.家庭內有人患了疣病,其毛巾、臉盆、拖鞋應隔離分開使用,並定期消毒,以免互相傳染。
6.同時也應避免各種物理、機械、化學因素導致皮損而引發疣體的擴展和蔓延

診斷

1、瘊子症狀初起表現為針尖大的丘疹,漸漸擴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圓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顯,質堅硬,呈灰黃、污黃或污褐色。
2、瘊子症狀表現為好發於手指、手背、足緣等處。
3、瘊子數目不等,初起多為一個,以後可發展為數個到數十個。一般無自覺症狀,偶有壓痛。
4、病程慢性,部分可自愈。
5、跖疣是發生於足底的尋常疣。由於局部壓迫、摩擦,表面形成黃色胼胝狀,如以小刀削去此層,即可見白色軟刺狀疣體,表面常有散在的小黑點。
6、發生在甲緣者,可破壞指甲生長。
7、特殊類型:
(1)絲狀疣:好發於眼瞼、頸、頦部等處,多為單個細軟的絲狀突出。
(2)指狀疣:發生一簇參差不齊的多個指狀突起,尖端為角質樣棘刺,數目多少不等,常發於頭皮,也可發於面部、趾間。

治療

目前治療瘊子的方法主要有:液氮冷凍、雷射燒灼、手術切除、內服抗氧化劑等等方式。
液氮冷凍與雷射燒灼、手術切除都屬於物理治療,對身體副作用比較大,而且不能去根。如:液氮冷凍會凍壞瘊子周邊組織,形成永久性的疤痕與色素沉著,如果操作不當極易引起傷口潰爛等醫療事故;雷射燒灼與手術都不能殺死引起瘊子的人類乳頭瘤病毒,達到根治的目的,而且雷射形成的色素沉著後天很難去除,在臉上、脖子等敏感部位無法使用。
(1)以局部治療為主。5%的5-氟脲嘧啶軟膏外用,因有色素沉積、輕微腐蝕及灼燒等副作用現在多用針劑替代,副作用減少。
(2)爭光黴素損害內注射。0.05%-0.1%爭光黴素用生理鹽水溶液或2%普魯卡因溶液作
局部損害內注射,據疣的大小注射0.2-0.5ml每周一次。
(3)數目少者可選用冷凍、雷射及手術治療,因有疤痕遺留,慎重考慮。
(4)抗病毒藥物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