瘈脈

瘈脈

瘈脈 chimai (SJ 18)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資脈。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頭部,耳後乳突中央,當角孫至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交點處。布有耳大神經的耳後支和耳後動、靜脈。主治耳鳴,耳聾,頭痛,小兒驚癇,瘈瘲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在頭部,耳後乳突中央,當角孫至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

【取法】正坐或側伏,於耳後髮際與外耳道口平齊處取穴。

【穴位解剖】本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耳後肌。皮肝由耳大神經的耳後支分布。皮下組織後,除頸叢的耳大神經的分布外,還有耳後動、靜脈經過。針由皮膚穿皮下筋膜,該處無深筋膜,所以直入耳後肌,該肌由面神經的耳後支支配。

【功用】熄風解痙,活絡通竅。

【主治病症】

頭面五官科疾病:耳聾耳鳴,視物不清。

消化系統疾病:嘔吐泄瀉。

神經系統疾病:小兒驚癇,驚恐,瘈瘲。

其他疾病:頭痛等。

【刺灸法】

刺法:1、平刺0.3-0.5寸,局部酸脹。

2、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或用燈草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