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監獄規劃設計與建設

當代監獄規劃設計與建設

《當代監獄規劃設計與建設》是2010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山。本書著重從監獄規劃與技術方面進行探索,對當代中國監獄布局調整進行了很好的梳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基本信息

作 者:王曉山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ISBN:9787511815088 出版時間:2010-12-01 版 次:1 頁 數:208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建築 > 建築設計

內容簡介

中國監獄學的研究,既要注重巨觀的行刑理念和中觀的監獄制度的研究,也要注重微觀的行刑技術的研究。監獄建築當然需要理念和制度的指導,但更應當注重微觀技術的把握。作為一種人造物,監獄建築無疑和寺廟、學校、醫院等一樣屬於人類的建築類型,它是以其特殊的結構和功能展現於外並體現人類的意志的。監獄建築是監獄行刑理念的外化。英國哲學家邊沁設計的圓形監獄、西方國家的高度戒備監獄、開放式監獄等具有不同的行刑內涵。西方監獄改革運動就是和監獄建築的改良息息相關的,我國清末監獄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建造模範監獄。監獄建築的形態,直接關係到國家刑罰觀念的貫徹,也關乎服刑人員的人權保障。在教育刑理念下,監獄建築應當具有安全、懲罰、矯正、居住等多重的功能。同時,監獄建築乃百年大計,需要具有前瞻性的規劃與設計,應為未來預留發展的彈性空間。自1949年以來,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在監獄建築方面留下了諸多遺憾。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薄弱,這是需要努力改觀的。因此,王曉山先生以此為選題進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顯著的現實意義。

良好的監獄建築學的研究應當是建築學和監獄學的結合。這點對於王曉山先生而言是極為適合的。他已出版了《圖說中國監獄建築》和《逝去的影像——清末民國監獄老照片》兩書,在監獄建築方面已有較多的資料積累。同時,他本人是以建築學的專業背景進行監獄建築學研究的,並且參與了包括蘇州監獄在內的監獄的規劃和設計,具有良好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加之王曉山先生本人勤奮刻苦好學,這些因素的結合使他在監獄建築學研究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當代監獄規劃設計與建設》一書著重從監獄規劃與技術方面進行探索。對當代中國監獄布局調整進行了很好的梳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本書既有整體的監獄布局的考慮,更有具體細緻的分析研究,對監獄辦公區、監管區、教學大樓、勞動場所、罪犯食堂、會見室、監舍、監獄崗樓、鍋爐房、監獄圍牆、崗樓等單體監獄建築形態以及特殊建築形態進行了研究。本書結構布局合理,內容翔實。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貫穿其中。既有對歷史的梳理和現實的關注,又有對未來監獄建築的展望,是我國大陸地區為數不多的專門研究監獄建築學的優秀作品。

目 錄


序二
第一章 監獄布局
第二章 監獄行政辦公區的布局與設計
第三章 監管區內的建築單體規劃設計與建設
第一節 監管區大門
第二節 監舍樓
第三節 犯人大夥房與餐廳
第四節 醫院
第五節 禁閉室
第六節 家屬會見樓
第七節 教學樓
第八節 體育館
第九節 勞務廠房
第四章 駐監武警營區的規劃設計與建設
第五章 監獄信息化建設
第六章 特殊類型的監獄規劃設計與建設
第一節 高度戒備監獄
第二節 未成年犯管教所
第三節 女子監獄
第七章 其他
第一節 監獄圍牆與崗樓的設計與建設
第二節 監獄道路規劃設計
第三節 監獄變電所設計
第四節 監獄鍋爐房設計
第五節 監獄垃圾轉運站設計
第六節 監獄綠化設計
第七節 監獄環境中景觀雕塑的套用
第八節 監獄建築設計中色彩的套用
第九節 監獄消防安全規劃與設施初探
第十節 監獄建築在設計時應注意抗震幾個問題”
附錄:2002年法務部頒布的《監獄建設標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