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狀

【拼音】:yì 【注音】:ㄧˋ 【示例】:唐

基本信息

詞語·異狀

【拼音】:yì zhuàng
【注音】:ㄧˋ ㄓㄨㄤˋ

[詞語解釋]

◎ 異狀 yìzhuàng
(1) [strange state]∶奇特的外形
(2) [unusual situation or condition]∶反常的情形

[詳細解釋] 釋義:(1).不同的形狀;不同的情態。

【出處】:《荀子·正名》:“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可別也。” 唐 杜牧 《題池州弄水亭》詩:“四時皆異狀,終日為良遇。”
【示例】:宋 王安石 《化成閣》詩:“卻畧羅翠屏,秀色各異狀。”

釋義:(2).奇異的形狀。

【出處】:《山海經·大荒東經》“ 帝俊 生 黑齒 ” 晉 郭璞 註:“故其後世所降育,多有殊類異狀之人。”
【示例】:唐 杜甫 《石研詩》:“巨璞 禹 鑿餘,異狀君獨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