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佐周

明朝東林黨成員

正文

畢佐周,河南光山(軍籍),明萬曆四十一年,三甲179名

古代人物

畢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武王克殷,封於畢。康王時以成周之象,命畢公高保衛東郊,作畢命。

畢萬春秋,晉人,畢公高之後,事獻公。晉滅霍、耿、魏,以魏封畢萬。卜郾曰: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啟之矣。其後韓、趙、魏果共分晉國。

畢戰戰國,滕人。文公聞孟子言古井田之法,使戰主其事。

畢諶三國,魏人,為東平別駕,張貌之叛,劫諶母弟妻子。曹操謝遣之。諶無去志,操為之流涕已乃亡去。

畢軌三國魏,東平人,字昭先,少有才。明帝在東宮時,軌在文學中,正始中為中護軍轉尚書,司隸校尉,素與曹爽善,言多見從,後與爽同誅。

畢卓晉,銅陽人,字茂世。少放達。嘗曰:得酒滿數百斛船,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鰲,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太興末為吏部郎。比舍郎酒釀熟,卓因醉夜至瓮下盜飲,為掌

畢姓畢姓

酒者所縛,明旦視之,乃畢吏部也。及過江為溫橋平南長史。卒於官。

明朝東林黨成員(四)

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這種政治性講學活動,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