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援

亦作“畔換”。 箋:“畔援,猶跋扈也。 註:“畔換,強恣之貌,猶言跋扈也。

pàn yuán ㄆㄢˋ ㄧㄨㄢˊ
畔援 
亦作“畔換”。亦作“畔渙”。 1.跋扈,專橫暴戾。《·大雅·皇矣》:“帝謂文王,無然畔援。” 鄭玄 箋:“畔援,猶跋扈也。”《漢書·敘傳下》:“ 項氏 畔換,黜我 巴 漢 。” 顏師古 註:“畔換,強恣之貌,猶言跋扈也。” 晉 陸雲 《盛德頌》:“ 有項 畔換,不式王命。”《新唐書·裴度傳》:“﹝ 度 ﹞及陛見,始陳二賊畔渙,受命無功。”
(2).取捨;求取。 宋 張載 《正蒙·三十》:“聖人於物無畔援,雖 佛肸 、 南子 ,苟以是心至,教之在我爾,不為已甚也如是。” 明 唐順之 《答呂沃州書》:“兄雲山中無靜味,而欲閉門獨臥以待心志之定,即此便有欣慕畔援在矣。”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二:“然治平至於人人可奢,物物可貴,即無所用其歆羨畔援,相與兩忘而鹹歸於淡泊。”
(3).違離,改易。 宋 王安石 《謝公墩》詩:“萬事付鬼籙,恥榮何足論。天機自開闔,人理孰畔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