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泮文教育家部落格

申泮文教育家部落格

申泮文教育家部落格,是網路非常流行的一個事件,是南開大學年過九旬的中科院院士申泮文的部落格。

把部落格當黑板

93歲的南開大學教授申泮文院士在打字坐在電腦前的申洋文院士

總有晚輩在他的部落格上表達驚訝:“哈,90多歲的爺爺也在上網?最高齡的部落格!”網民在他的個人部落格上留下的,也多是寒暄之詞。老實說,南開大學年過九旬的中科院院士申泮文不太樂意總是讀到那些客客氣氣的留言。每個反對他觀點的留言他都一一認真回復。他將部落格當成了生活的另一個“黑板”,表達意見的渠道。

最高齡博主每見留言必跟帖

這位1916年出生的化學家,講課時從不喜歡鴉雀無聲的教室,也希望部落格里不要一片安靜。 正因如此,“申泮文教育家部落格”開設兩年多來,每當有人表示贊同或反對他的主張,他總是在對方的留言之後跟帖,寫得認認真真,令那些陌生訪客“受寵若驚”。

確實,大概還沒有誰像申泮文這樣,對待部落格如此認真。在開博之初,他自費印刷了2000份“部落格小報”,利用一切機會發給師生傳閱。這位老全國政協委員,甚至托人將 “部落格小報”帶到了全國政協會上。

他開博不是為了消遣。2006年下半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一系列研究教育改革的會議。申泮文得知訊息後,想將自己關於教育改革的想法宣傳出去。恰在此時,天 津一家網站主動邀請他開博。取名“申泮文教育家部落格”,一是緣於博主的職業,二是出於開博的目的。“中國教育不改不行”,他說。

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他提出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主張,介紹南開老校長、大教育家張伯苓先生,解讀自己的老同學、生物學家鄒承魯院士的教育建議等等。但是總體而言,這裡不是一個“高產”部落格。在過去的兩年里,申泮文總共發表了21篇博文。讓他無暇旁顧的原因,首先是工作,其次是健康。由於健康原因,他在2008年整整一年沒有更新部落格。

與方舟子部落格論戰

2009年3月5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申泮文的一個觀點:“我們竟誤會了‘化學’一百年。”他認為,引入國內約100年的大學本科一年級化學課,長期被稱為《普通化學》,這是一種誤讀,應當改成《化學概論》。在最新編著的“近代化學叢書”里,他將這門課的教科書定名為《近代化學導論》。

“新語絲”網站創辦人方舟子在部落格里貼出了不同意見:《普通化學》的譯法是準確的,即使要改進,也應從內容著手,而不是改名。方舟子的語氣十分激烈:“這個老院士是不是老糊塗了?”

聽到這些批評的聲音,申泮文打出了1000多字的博文《申泮文答方舟子先生》。通過這篇博文,申泮文重申並闡釋了自己的主張。他詼諧地寫道:“歡迎方舟子先生來南開大學訪問,看看我老不老,糊塗不糊塗。您沒有聽說過,我來往還騎腳踏車,有‘上坡不下車,下坡不剎車’之稱?” 為了確保方舟子看到自己的回應,申泮文還在對方的部落格里留了言。

網上開部落格

申泮文院士申泮文院士

如同很多網民一樣,申泮文苦於自家部落格人氣不夠。他希望自己的主張為更多的人看到。因為,“部落格是個說話的地方”。部落格成了這位老教授的另一塊黑板,也是他表達意見的渠道。弟子們對此並不感到驚訝,在他們眼中,申老師一直就是這樣“時髦”。

80 歲這年,申泮文自費購買了一台個人電腦,“跟年輕人學電腦”。他的入門老師有自己的學生,也有同事家的晚輩。嚴格地說,這年是老人“數字生活”的元年。這一 年,他給博士生車雲霞出了一個題目:編著一部多媒體電子教科書《化學元素周期系》,要讓學生們在打開這部課件的時候,就像打開遊戲機那樣感興趣。

申泮文甚至在南開發起了一個學生社團“南開化軟學會”,招募化學專業的計算機高手,組織他們共同編寫《化學元素周期系》課件,有些中青年教師也加入了這個學生社 團。

作為中國第一部化學多媒體電子教科書,《化學元素周期系》2001年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並在全國高校推廣套用。

10多年來,這個學生社團的很多學生,既保留了化學專長,又發展了計算機方面的興趣,很多人進入了信息技術行業。

對於很多高校不允許一年級學生帶電腦,申泮文十分不滿。他說:“小孩玩計算機很重要。就算一些人上網太多,也不應該實施‘電療’。要引導,而不是禁止。”

BBS上貼寫真成熱門

電腦是這位老人晚年生活的必需品。與多數同齡人迥異,他總會花點時間上網,瀏覽新聞、查找資料、撰寫部落格。即使寄一封信,也要先在電腦上敲字,再列印。他甚至曾 在BBS“我愛南開”站的“個人寫真”版面,貼出自己的“寫真”,向學生們打招呼,這件事成為熱門話題。

在申家,一些新的設備不斷添置進來。用手撥一下插在筆記本電腦上的無線上網天線,申泮文抱怨:“每個月100塊錢,比手機費還貴。”

一些老的習慣保留了下來。他仍在使用最早的中文文檔處理軟體,電腦系統仍是“視窗98”。除了一台更換過的顯示器,台式機和印表機都上了歲數,用了10多年了。 不 過,對這位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的老人而言,一些老的習慣也在悄悄遠去。他很快發現自己“寫字越來越難看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