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婆蟾

產婆蟾

產婆蟾屬Alytes分布於歐洲和北非,主要生活於陸地上,因為有將卵背在身後的習性而得名。歐洲南部的叢林水澤邊,生活著一種重約500克的產婆蟾,其實是一種大型癩蛤蟆,專吃森林草地的昆蟲蠕蟲,性格溫順,行動遲緩。產婆蟾照理應是雌性癩蛤蟆的稱呼,但實際執行產婆任務的卻是雄性。產婆蟾的繁殖生態極為有趣。一到暮春季節,雌雄產婆蟾都在水塘里唱出“咕咕咕”的單調的情歌。當雌蟾看中了一隻雄蟾時,就游過去馱在雄蟾的背上,排出一長串透明的卵帶,纏在雄蟾身上。產完卵帶,雌蟾算完成了“媽媽”的任務,頭也不回地走了。之後,雄蟾排出液體,使卵帶里的一個個黑色的卵子受精,並把長長的卵帶纏繞在自己腿上,趴在淺水塘里一動不動。這個動作有兩大功能,一是保護它的後代不被小魚吃掉;二是接受陽光空氣的滋潤哺育,促進一顆顆黑色的卵子孵化。經過20天的精心看護,一隻只小蝌蚪從卵帶里游出來,於是雄蟾蹬腿,搓掉粘糊糊的卵帶,完成了爸爸做產婆的任務。

基本信息

簡介

產婆蟾產婆蟾
Alytes obstetrican Laurenti
別名助產蟾英文midwife toad
行動遲緩的兩棲動物,但陸棲生活較多。體形較小,體肥,長約5厘米。體色為深灰色,皮膚有疣。上頜具齒,舌呈盤狀,周圍與口腔黏膜相連,不能自由伸出。椎骨後凹型,第2-4軀幹椎上具有自由肋骨。薦突膨大,薦椎與具有兩個踩的尾骨作關節。

生活習性及特徵

經常隱於石塊或洞穴中。於春夏季節繁殖,在陸地上交配。生殖期間,雌蟾產卵兩串,大約50-60枚。卵受精後,由雄蟾將念珠狀卵帶纏繞於後肢上,然後返回地洞。帶卵雄蟾夜出尋食,約20天入水一次,將卵浸濕。3個月後幼體破卵殼而出時,雄蟾又將其帶入水中,隨即離去。蝌蚪於水中生長發育,經變態而為成體。 分布於歐洲西部的法國比利時瑞士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