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機器人

生物機器人

生物機器人是利用單細胞打造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特性的機器人,他們能夠完成普通仿真機器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務,生物機器人被設計成通過光和電磁刺激來激發化學反應。 生物機器人的最終研究目標是使其具備組裝微機器組件的能力。

詳細介紹

科學家利用單細胞動物的“聰明”,前幾年研製出單細胞控制的機器人。當時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桑諾爾博士培養了一種星形的黏黴菌樣品,把它附到一台六腳機器人上(每個星尖控制一條腿),用來控制機器人的運動。而西英格蘭大學的安德魯教授的設計理念更為先進,他打算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利用瘧原蟲粘菌研製出完全的生物機器人。

生物機器人被命名為Plasmobot,此前這是通過類似的化學反應,安德魯教授為一種人工大腦製造邏輯開關。安德魯教授表示,下一步要深化對這種化學反應的研究,通過控制這種化學反應,能夠使Plasmobot朝特定方向運動,包圍並“撿起”物體,甚至組裝物體。

研究對象

生物機器人學的研究對象是:動態的不確定的環境中工作的自主、半自主的機器人。研究方法是:從生物系統的各個層次獲得啟發,動態平行套用從上向下和從下向上的研究方法,也即太極研究方法,更多地運用綜合策略。

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仿生物機構、驅動器、感測器

(2)仿生物計算工具

(3)系統結構與智慧型結構

(4)意識、動機、情感、成長、相互作用、技能、語言、學習、知識、知覺、行為實現、思考等認知能力

(5)系統設計與製造

生物機器人學就有了明確的指導方向,包容性也很大,如(Harvey,1992)提出的進化機器人學主要研究認知能力中的成長問題,採用動態神經網作為計算結構和工具,認知機器人學也主要針對認知能力中的幾個因素。需要指出的是系統結構和智慧型結構是生物機器人學的基礎,認知能力也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基於行為的機器人學主要研究了系統結構以及行為實現和相互作用問題。顯然,生物機器人學能把已進行的該方向的所有領域都包容進來,並能促進和指導進一步的研究,同時避免犯局部性的錯誤。特別是,在研究方法上得到了和諧統一,一味從下向上的還原主義的研究方法容易犯機械論的錯誤,如目前發展的神經網路,難以產生高層行為,一味從上向下的研究方法容易脫離實際,如基於符號的機器人,難以適應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