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禪寺

甘泉禪寺

甘泉禪寺,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卓山北側。始創於何年何月,已無法考證,或曰始建於宋代,但均無確鑿證據。

基本信息

簡介

甘泉禪寺甘泉禪寺
甘泉寺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卓山北側。始創於何年何月,已無法考證,或曰始建於宋代,但均無確鑿證據。相傳曾有一名士考中狀元,唐皇見其一表人才,便將皇姑許配給與他。狀元為了逃婚棄國回家,來到這裡依山靠泉,建了座寺廟,出家做了和尚。皇姑追夫心切也來到這裡,見郎君已出家,無奈便在寺廟前建了尼姑庵。傳說雖無文字記載,不足為證,然寺內現存千年樹齡的銀杏古樹,足以佐證該寺歷史之悠久。

銀杏樹下,有一塊石碑立於明朝萬曆十五年(1588年),題為《重修龍窩寺碑記》載:“龍窩寺距邑址三十餘里,在平山之東麓,雲谷山之前,境幽地勝,中有泉水甘冽異常,舊名甘泉寺。始創無所考,元延佑年間(1314年左右),梁家莊洪寬等重修之……”該碑高約四米,為一巨石該制而成,碑文為明朝光祿寺卿賈夢龍所撰,其弟賈夢鯉所書。碑背面記載著甘泉寺過去的輝煌:擁有良田千頃,寺內僧人逾百,重修時捐資捐助者有數千人之眾。

甘泉寺亦歷史經劫難,屢受戰亂雷火的襲擊。到1949年前後,這裡已傾圯殆盡,僅存殘坦頹壁。1992年,棗莊市市中區渴口鎮出資260萬元對甘泉寺施以大規模重修。重建後的大雄寶殿;東西廂房雕廊畫棟,古色古香;四周院牆蜿蜒曲折,古樸曲雅。大雄寶殿內,如來佛祖端坐中央,東西兩側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惟妙惟肖。大雄寶殿前台階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銀杏樹下的甘泉潺潺注入,(甘泉寺因此而得名),池內游魚嬉戲,增添無限生機。

1996年4月,甘泉寺管委會逐級申報,終於被上級主觀部門批准為棗莊地區合法的佛教活動場所。為此山東省佛教協會指派千佛山高僧,88歲高齡的寂昌法師常住甘泉寺任住持。從此,甘泉寺香火日漸旺盛,棗莊市三百多名居士得到了合法的活動場所。經寂昌法師和寺內五名僧人及眾居士共同努力,如今的甘泉寺又在放生池前新建了天王殿,殿兩側同時建起東西走廊,與東西廂房連線,同時還建起齋房,解決了僧人和居士的食宿問題。現在,寂昌法師經常往來於甘泉寺與濟南千佛山之間,從事佛教活動。甘泉寺內日常事務,由心昊法師代為主持。

在重建甘泉寺的的過程中,當地政府還發掘整理了元、明、清等朝代有關重修甘泉寺石碑12塊,並在重建後的大雄寶殿右側建起了碑林。其中有一塊雕龍石碑,為清嘉慶六年(1802年)所立,此碑記載了棗莊之所以被稱為煤城的歷史,碑文說:“吾邑人有煤窯開自前朝萬曆年間,迄今(即嘉慶年間)掘取殆遍”,同時還詳細介紹了“邑之人王琛與山人太谷智太洋合夥採煤而得之”,及其在甘泉寺內修建窯神廟的經過,此碑進一步豐富了甘泉寺的文化內涵。

甘泉寺如今已成為棗莊北郊園林中心景點,善男信女或到這裡燒香拜佛,或來此處一瞻佛祖威儀。隨著時間的推移,甘泉寺必將重現昔日輝煌,成為魯南地區大放異彩的佛教文化聖地。

大雄寶殿

進入甘泉寺,門內西側鐘樓,鼓樓相對,各高二層。正面是天王殿,西側是拔苦廊,東側是大悲廊,飛檐斗拱,雕樑畫棟。經過天王殿,大悲亭坐落在放生池中間,上塑觀音乘龍之像,七寶蓮池中蓮花朵朵,池水透明見底。穿過大悲亭,拾階而上,氣勢恢宏、古樸典雅的大雄寶殿就呈現再你面前。殿堂為飛檐歇山式建築,共設5間,釋迦牟尼端坐正中,西側式南無阿彌陀佛,東側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十八羅漢神情各異,佇立兩側。後堂觀世音、普賢、文殊三菩薩笑容可掬,珠光碧影,佛光籠罩,競相生輝。大雄寶殿殿前立有七寶石塔,東側是藏經樓,內藏大量經書。

窯神廟

甘泉禪寺甘泉禪寺

出大雄寶殿,西行數步便是窯神廟,內奉雷士天君窯神,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建造,以求窯神保佑煤業開發興旺平安。甘泉寺窯神廟歷經滄桑,年久失修,但廟碑保存完好,是研究棗莊煤炭史的珍貴文物。廟碑高3米,寬1.5米,碑型壯觀,上刻有“皇清”字樣,周圍刻配龍圖,下部碑文字跡清晰可辨。文中記載:“吾邑之有煤窯,開自前朝萬曆間,迄於今掘取殆遍”,說明明朝時期棗莊煤炭業已相當繁榮。清代詩人有詩曰:“磨塘山欲盡,煤井地皆空”,反映了當時煤炭業的興盛。開採之初多是農民合夥,工具簡陋,常發生透水、塌方等事故。只好求神保佑。至清朝時期,官吏、富戶看到採煤有利可圖,紛紛參與開掘。山西太谷智太詳也來棗莊與邑人王琛聯手掘井開採,但井深水涌卻不見煤,於是到龍窩寺燒香叩拜,求龍王幫其退水,並許願得煤後“重修廟宇,並於其旁建窯神廟”。後來他們果然採煤發了財,於是在嘉慶五年四月興工“修之,葺之,擴之,增之”,在龍窩寺旁建窯神廟,立碑記其事,工程長達一年,可見其規模之大。

甘泉池

甘泉禪寺甘泉禪寺
寺內西北角,便是甘泉泉池。泉水噴涌,經年不息,放生池及寺里用水都取之於此泉。甘泉池西南邊,有一棵千年銀杏樹,雌性,兩人抱粗,主幹數圍,虬枝旁逸,宛如撐天巨傘。西邊的亭內供奉著伽藍菩薩,兩側供有四大天王神像。甘泉寺一年四季,香火不斷,晨鐘暮鼓響徹山谷,誦經之聲迴蕩佛閣。周旁山清水秀,吸引著眾多善男信女前來參禪膜拜。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辦甘泉寺廟會,附近村莊桃花盛開,香飄四野。來自四面八方的香客雲集,拜者不斷。叫賣聲、鞭炮聲、誦經聲、撞鐘聲此起彼伏;燒香拜佛的,觀光旅遊的,創作採風的,做生意的,熙熙攘攘,盛況空前,是遊客觀光問俗的最佳時節。

旅遊線路

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客堂——地藏殿——觀音閣——藏經樓——大雄寶殿——念佛堂——窯神殿——伽藍亭——甘泉——銀杏村——觀音殿

自駕路線

乘坐18路公車到終點站下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