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鄉

基本信息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

甘棠鄉甘棠鄉
基本介紹

甘棠鄉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西南部,是屏南縣的南大門,東鄰熙崐嶺鄉,北依屏城鄉,西靠長橋鎮,南接古田縣吉巷鄉,鄉人民政府駐甘棠村,距縣城18公里。管轄17個行政村,154個村民小組。

甘棠鄉常住3425戶,總人口14147人,男性 人,女性 人,非農業人口595人,少數民族(畲族)人口444人。轄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354畝,水田面積23225畝,占耕地面積95.5%,人均耕地1.57畝,人口密度119 /平方公里。

甘棠鄉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夏季多雨,冬季乾燥,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5℃,冬季最低氣溫在-5℃左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西南風為主。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新田天湖頂1416米,最低海拔梅花地村780米。

甘棠鄉甘棠鄉
歷史沿革

甘棠鄉在民國36年為際甘鄉,11保,155甲,總2307戶8867人,當時區公所設在際下村。49至50年,際甘鄉屬屏南縣第三區,區公所駐長橋;50年12月屏南縣增設第四區,增劃一個鄉,際甘鄉所屬第三區,區公所設在棠口;52年全縣6個區,58個鄉鎮;55年9月30日撤第五區,甘棠鄉併入第二區;56年4月,甘棠併入長橋區;58年6月,縣撤4個區,改設4個指導組,69個鄉鎮縮減為27個,甘棠為第一個指導小組;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際甘鄉改為高峰公社,公社所在地設在甘棠村,59年5月又公社所在地甘棠村名取代公社名稱,改為甘棠公社;66年4月,全縣設一個鎮,10個公社,下轄148年生產大隊;甘棠公社管轄16個生產大隊,甘棠、南山、王林、梅花地、浙洋、彩虹、前院、下山口、上山登、下山登、小梨洋、新田、瑞雲、巴地、際下、洋頭寨生產大隊。83年改人民公社為鄉鎮建制,改甘棠公社為甘棠鄉人民政府,當時轄16個行政村,91年增設坂兜村,轄17個行政村至今。

行政區劃

轄甘棠村、洋頭寨村漈下村巴地村、坂兜村、小梨洋村、前院村、下山口村、浙洋村、彩虹村、瑞雲村、南山村、新田村、王林村、梅花地村、下山登村、上山登村17個村委會。

甘棠鄉無核柿
資源情況

1、土地資源:甘棠鄉土地資源豐富,土壤中性,土質肥沃,適合種早中稻,水田占耕地面積的95.5%,山地土質適應種油萘、茶、無核柿、蔬菜等。

2、林業資源:甘棠鄉有林地面積97302畝,森林覆蓋率55.3% 經濟林2700畝,未成材造林地20153畝,竹林6485畝,林森立木蓄積量149196立方米。

3、礦產資源:有花崗岩主要位於梅花地、王林村,輝綠岩儲藏量約7000萬立方米,下山登、會溪一帶有高品位的高嶺土2000多萬噸,有待開發,巴地一帶高質量的紫沙土1200萬噸可待開發。

4、水資源:甘棠鄉河流有三條,一條發源南山,流經甘棠、彩虹、下山口;一條發源新田,流經上山登、下山登、下山口;一條發源洋頭仔,流經際下、巴地;三條河在小梨洋匯合,流向屏城鄉境內。此河屬金造溪上游,水資源總量1.46億立方米。豐水年10%2.06億立方米,平水年50%1.41億立方米,枯水年90%0.92億立方米,年降水量1786毫米。

貴州省黔西縣甘棠鄉

甘棠鄉黔西縣甘棠鄉地圖
概況

甘棠鄉地處黔西縣中部,黔西縣城東北面。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1公里。全鄉轄17個行政村,176個村民組,1個居委會,居住著漢、苗、彝、布依、水、仡佬、滿等民族。境內山川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交通便捷。一般海撥1100—1250米,年平均溫度14至19攝氏度,最低溫度零下2攝氏度至零下3攝氏度,年無霜期320天左右,年降雨量1100—1200毫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常年糧食產量3萬噸以上。甘棠鄉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之狀,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石灰岩石為主。經濟作物以烤菸、油菜、西瓜為主,地表植物資源構成呈多樣化,野生中草藥材豐富,發展規模化中草藥生產具有良好條件。國家西電東送重點項目黔西4×300MW火電廠落戶甘棠鄉,年產150萬噸的新田煤礦正在建設中。

甘棠鄉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黔金路、貴畢高速路、黔西火電廠運煤公路貫穿東西南北,為甘棠鄉經濟大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正在開發具有等級的旅遊景區有沙壩河旅遊景區、皮家河峽谷、甘棠漢墓群、落水岩瀑布、仙魚洞等。全鄉經濟文化較為發達,文體事業大發展,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呈現給世人一個安定和諧、經濟繁榮、文化昌明、朝氣蓬勃、蔚然生機的嶄新面貌。

甘棠鄉甘棠鄉
資源優勢

一、煤炭資源:甘棠鄉煤炭資源豐富,年產120萬噸的開採點正在緊張的勘探中,預計年內將全面結束勘探論證工作。

二、水能資源:流經甘棠的沙壩河,上下游落差較大,具有較高的水力發電價值,年發電量可達120萬千瓦以上。

三、旅遊資源:為配合黔西火電廠的建設修建的沙壩河水庫,庫區面積較大,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同時,沙壩河下游的落水岩瀑布氣勢宏偉、仙魚洞內景觀奇特,如將沙壩河庫區的旅遊開發與落水岩瀑布,仙魚洞景點同時開發,其旅遊開發價值將大幅度提高。

四、勞動力資源:甘棠是黔西縣人口大鄉之一,勞動力資源豐富,每年可輸出勞力八千人以上。

五、土地資源:甘棠鄉面積138.2平方公里,是黔西縣第二大鄉,可開發利用的土地面積達30000畝以上。

甘棠鄉繁華的甘棠鄉街景
經濟狀況

甘棠鄉黨委政府圍繞“農業穩縣、工業強縣、城建帶縣、旅遊活縣”四大戰略目標,團結帶領全鄉人民艱苦奮鬥,團結拼搏,取得了顯著成績。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建成具有規模化的新田村肉鴿養殖示範點、三寨村蓮藕示範點、金星村黃花梨示範點、大營村黃花生產基地,成為全縣“三創三強”活動的亮點,其產品暢銷省內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三農”工作力度,積極引導農戶走科技興農發展路子,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依託黔西火電廠的建設新建的甘棠新大街初具規模,已成為全縣小集鎮建設的一個亮點。

甘棠鄉貴州省黔西縣甘棠鄉政府
甘棠鄉是典型的農業鄉。通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和農業科技的推廣套用,使全鄉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非公經濟和產業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甘棠鄉黨委、政府本著將甘棠鄉集鎮建設成經濟實力強、產業化突出的地方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總體思路,加大了集鎮建設力度,新開發的甘棠新大街、連新街已初具規模,農貿市場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新修的街道寬敞明亮,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燈火輝煌,甘棠鄉的小集鎮建設已成為全縣小集鎮建設的亮點。甘棠已成為黔西縣重點建設的能源大鄉、經濟強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