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一中

環縣一中

環縣一中創建於1955年,現為慶陽市首批示範性高中。

基本信息

簡介

環縣一中
學校座落在環縣老城東北角,占地面積107畝,環境優美,布局合理。現有教職工226人,學生4600多名,63個教學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中學特級教師2名,中學高級教師44名,中學一級教師79名。
學校的總體發展目標是:“現代化、有特色、第一流、可持續,辦民眾滿意、社會公認的隴東名校。”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以德為綱、以質立校、和諧發展”。校風、教風、學風體現在“勤、嚴、實、新”的校訓上。
學校擁有辦公樓、圖書樓、實驗樓、三幢教學樓、學生公寓樓、餐飲中心,建有現代化、標準化的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計算機教室、電子備課室、多功能階梯教室,所有教室均裝有投影機、互動式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人人配有筆記本電腦,學校建有校園網、校園有線廣播系統和語音聽力系統,為莘莘學子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學校先後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安全示範單位”“省級優秀考點”等榮譽稱號。2007年9月被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明德樓樓訓

環縣一中
道德猶如鏡子,永遠折射人性之光輝。高尚之道德猶人生長河之堤壩,有才無德,必會泛濫遺害,輕則害己傷親,重則禍國殃民。故青春學子應以修德為先,德才兼備。
儒家經典之一《大學》篇首即云:“大學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其意為:“博學之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之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之境界。”此樓謂之“明德”,意在此也。
莘莘學子,當銘記此深遠寄意,敬德修業,知榮明恥,尊師重道,嚴於律己,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文明得體,寬以待人,樂於合作,團結共進。樹成才之心,立報國之志;上不愧於父母,下不愧對自己;揚自信之風帆,乘時代之東風,奮發圖強,成就夢想。

致遠樓樓訓

環縣一中
歲在壬午,新樓落成,剪彩慶典,名以致遠。致遠所含,緊步先賢,莘莘學子,不可不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平之志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孔明之志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太白之志也;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子美之志也。巨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山之志也;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長吉之志也;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鵬舉之志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孫中山之志也;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之志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之志也。鯤鵬之志,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燕雀之志,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境界存高下,追求有遐邇。我輩後學,學當立志,志當高遠,遠涉天涯。然志而無行,一事無成,志而無踐,白首空嘆。人生百年,今日幾何?今日不搏,歲月蹉跎。賢人惜日,聖人惜時,不貴尺璧,卻重寸陰。鴻鵠高飛,一飛沖天,樓名致遠,常思常勉。

鍾秀樓樓訓

環縣一中

“鍾秀”一詞最早見於唐柳宗元之《馬退山茅亭記》:“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後又有“鍾靈毓秀”一說。“鍾”者,凝聚,集中;“秀”者,優秀,俊秀。意即“凝聚天地靈氣,孕育優秀人物”。“鍾秀樓”正是取其精義而得名的。
環縣一中,成才之搖籃,棟樑之沃土。廣大學子,不息求索,四面八方,鍾匯於此;鍥而不捨,永不言敗,揚起自信風帆。眾位師長,百問不厭,誨人不倦,玉成師德風範;欲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冀枝葉之俊茂,成參天之英秀!
環州古城,人傑地靈。昔日校友,或學富五車,揚名中外;或勵志篤學,越洋渡海。今日同窗,或十年磨劍,蟾宮折桂;或不甘後人,青出於藍。春秋代序,人才輩出,孜孜不倦,代代承傳。望環江而慕群賢,應當思齊;瞻“鍾秀”而思其義,可不砥礪?

校史沿革

環縣一中

明、清以前環縣有儒學、社學兩種學校。儒學,為儒者之學。據史志記載,從宋鹹平年間部署張凝在環縣創辦第一所儒學起,歷明、清兩代,歷任知縣都曾擴建或重建過儒學,但幾建幾毀,今無所存。明、清兩代本縣儒學生徒考中進士只有二人,一是明代成化辛丑(1481年)科的文進士張安,做過知縣。一是清代雍正八年庚戌(1730年)科的武進士韓璠,做過侍中。明、清兩代本縣考中舉人52人,其中文舉人30人,武舉人22人。民國時期有無獲各種學位者,無資料可考。

社學即鄉學,是為民間子弟而設的學校。本縣社學建於何時,史志無載,僅云:學址在縣城西北,久廢。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縣高觀鯉捐建三處,今皆無存。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除科舉制,同時廢儒學和社學,改立高,初等學堂。

民國初年,改學堂為學校,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種。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環縣共有初等學校8所。全縣受過國小教育的有330人,受過中學教育的有35人,上過私塾的有430人,成年識字的有7348人,在校兒童540人。

1936年環縣解放時,尚無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各級各類學校雖多達數十所,教員近百名,學生達千數,但由於時局動盪,戰亂頻仍,生產凋敝,師資匱乏,加之人們意識落後,環縣始終沒有自己的中學,中學生需赴外就學。1940年,環縣曾選拔45名學生赴隴東中學就學,19名學生入師範就學。

新中國建立後,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環縣作為老解放區很快恢復了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給經濟造成的嚴重創傷,更由於土地革命的實施,廣大人民民眾的經濟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相應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對子女入學求知的願望和要求益顯迫切,環縣第一所中學即應時於1955年7月誕生了。

艱難的初創

環縣一中

1955年4月,平涼專署環縣縣委、縣人民委員會批准創辦環縣初級中學。因當時校址未勘定,籌建經費尚未到位,故上級通知在全縣各鄉先行招收初一級新生一班60人,按期開學上課,再行籌建校舍。時任平涼專署副專員的謝占儒親自和縣黨政領導協商決定:先期借用南關國小(即現在環城國小的前身,當時校址在今縣政府所在地)教室一座和部分宿舍,以解開學燃眉之急,同時,一面給南關國小撥款4000元,讓其繼續擴建校舍,一面給待建國中下撥足額經費修建新校舍。同時,縣上抽調時任曲子國小校長的強懷文同志負責國中的籌建工作。新成立的國中在招生時,考慮到縣城國小畢業生年齡普遍偏大,生源比較困難,學生流動性大等具體情況,經報請縣人民委員會同意,除正式錄取60名新生外,又通知4名備取生到校學習,實際招生64名。國家對貧困老區的教育給以扶持,學生全部住校,吃國庫糧,百分之六十的學生享受助學金。這批學生於1955年9月1日正式開學上課,至此,環縣無中學的歷史宣告結束。  

1955年夏,新校勘址工作開始。先考慮的是南關東灘(今縣人民醫院地段),後又察看了北關(今冷庫地段),但這兩地都被時任環縣政府副縣長的武海潮否決,原因是1920年環縣曾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環江洪水曾湧入老城西門,縣城損失慘重,在這裡建校有安全隱患,故兩次勘址均未定案。後經反覆勘察,多方論證,才將目標鎖定在老城內,當時老城內東北角有一塊撂荒地,是舊衙署和城隍廟廢墟,地勢較高,環境幽靜,適合建學。只是這片撂荒地中間尚有一鄭姓農戶耕種的6畝糧田,經政府與該農戶協商以西灘等量公地兌換,歸於中學建校。至此,新校勘址工作幾經周折,最終定案。隨即開始籌建。

1955年秋開工,先打土基,購備木料。1956年2月,縣上調派翟相榮同志專門負責新校籌建工作,學校建設即全面展開。3月初,時任環縣縣委書記的韓相君同志親臨施工現場視察工程情況,並與強懷文、翟相榮等同志現場討論決定了房舍和大門的朝向。

環縣一中

新校舍完全按照省教育廳下達的規模和標準,一期工程修建兩排教室(分隔為6個)四排宿舍總計36間,建築面積900餘平方米,另有簡易廈房3間,窯洞三孔,總占地20餘畝。新校園北*城牆,東、南面是荒地和農田莊舍,西面臨大路,距南關街市一公里左右,環境幽靜。

1956年夏,新校落成,環縣中學正式遷入。學校雖系初建,但當時全縣上下都十分關心和重視,教學設施配置全面,購置了一些化學實驗儀器、圖書報刊,成立了實驗室、閱覽室,併購買了環縣第一架手風琴,正常的教學需求得到了保障。

是年夏,中學招收第二屆學生,計畫招收150人,但報名參加考試的只有136人,結果錄取135人,分編為3個班。

國中籌建之初只有四名教師,他們是:

強懷文,西峰區肖金人。1955年從曲子國小選調國中負責籌備建校工作,1956年6月19日經上級通知“主持校務”。首屆學生開學之初曾一人維持教育教學工作月余,負責學校全盤工作,兼教政治、歷史和體育。在國中只工作了三年時間,1958年遭不白之冤,被迫調離了學校。

李全仁(回族),寧夏中寧人。1955年甘肅師院數學系畢業,經省教育廳調派至環縣國中任數學、美術課教學,擅長書法。因系少數民族教師,在環工作生活有諸多不便,遂於1956年暑期申請調回原籍工作。

環縣一中

曹煥章,山西靈石人。1955年秋由南關國小選調國中教語文、音樂,酷愛文學,擅長音樂、舞蹈,富有導演才能,曾組織過國中多次文藝節目的演出活動。 

翟相榮,慶陽市西峰區人。1956年初由慶陽師範調入,主管總務,兼教初一語文課,為環縣第一所中學的初期建設,做出了貢獻。

1956年秋,隨著第二屆學生的招收,學校規模擴大,學生、班級增加,教師缺額較大,所以平涼專署是年秋季開學先後調派繆至德、李兆軍、張聯甲、苟涵滋、劉振東等八位教師來校任教。調派宋繼周同志任環縣國中教導主任,充實了教學力量。

1957年3月,環縣國中二期建設開始,規模為教室一棟(分為三個),宿舍兩棟,總計18間,仍為土木結構,縣上要求工程必須在秋季開學前完工,投入使用。工期緊,任務重,學校動員學生邊上課邊投入建校勞動,甚至課間休息都要充當小工,和泥、搬磚、抱基子,但同學們熱情高漲,從不叫苦叫累,遇到工程緊張時,師生們就白天勞動,晚上上課,做到了建校學習兩不誤。

二期建校工程於1957年9月順利竣工,第三屆國中新生185人也同時入校學習。

至此,環縣國中在環縣委、縣人民委員會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師生三年的艱苦努力,已發展成為一所設施比較完善的初級中學,擁有教職工23人,學生360人,獨立教學班級8個,還擴充了原有的圖書室、儀器室。另外,縣上還拔款1500元,組建了中學鼓樂彩旗隊。

初創時期的環縣中學,克服了教學人員不足,管理經驗不豐,學生流失嚴重,交通條件落後,生活用水困難等重重困難,逐步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了期初有計畫,期末有總結,有力促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環縣一中

一、思想教育方面,著重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勞動觀念教育,克服學生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識,除要求各科教師結合本專業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外,還通過團隊、班務等各種活動,正確引導,使大部分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樹立了為祖國建設學習的遠大理想。  

二、在教育教學方面,要求全體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認真學習先進地區的教學經驗,發揮自己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努力鑽研教學大綱,深入發掘教材思想內涵,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知識層次,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組織教學,特彆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成立了教研組,制訂了教研組工作制度,要求教師在教研組的統一領導下學習專業理論,提高業務技能。

三、在後勤管理方面,要求總務處制訂了詳細的《後勤管理工作細則》、《財務收支制度》、《一伙食管理辦法》,明確了後勤管理為教學工作服務的宗旨,致力於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保證了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在班級管理方面,要求各班主任在學初根據學校工作計畫並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班務工作計畫,要求班主任採用多種形式通過各個渠道,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提倡正面說服教育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方法,反對簡單粗暴的體罰、辱罵等教育方式,使學生在受到尊重的前提下得到教育,並要求各科任老師與班主任互相協調,共同做好管理工作。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與學生家長建立起了經常的聯繫,使家庭、學校共同擔負起了教育學生的責任。

由於措施得力,制度完善,加上全體教職員工的忘我工作,學校工作呈現了健康發展的勢頭。

環縣一中

1958年夏,首屆國中學生順利畢業。7月,國中升格為完全中學,秋季,曲子國中、洪德國中成立並開始招生。9月20日,環縣初級中學更名為環縣中學,1960年9月6日環縣人民委員會發文更改校名為“甘肅省環縣第一中學”同時,曲子、洪德國中改名為環縣二中、環縣三中。1958年有27名本校國中畢業生報名參加了首屆高中招生考試,被錄取23名。另有李仰峰、鄭志功考取了甘肅省藝術學校,王法玉、劉統漢、李克儉、李仲信李玉豐、肖茂齡等6名生學被公安武警系統錄用,其餘學生也先後參加了行政、教育、商業工作,為環縣的發展做出了他們應有的貢獻。

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

1957年,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在黨的“八大”路線指引下,第一個五年計畫提前完成。1957年2月,毛澤東同志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報告,從而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思想、文化藝術、教育領域得到進一步貫徹執行。但是,由於把階級鬥爭形勢看得過於嚴重,反右派鬥爭嚴重擴大化,“左”傾思潮泛濫,導致了“大躍進”、“反右傾”等運動,學校和其他戰執行緒度不同地遭受了損失。環縣的教師隊伍受到了極大衝擊,教學工作受到嚴重影響。

反右”鬥爭的擴大化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5月6日發出《關於繼續組織黨外人士對黨所犯缺點錯誤開展批評的指示》,6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的指示》,從此,整風運動轉化為反右派鬥爭,但是反右派鬥爭被嚴重擴大化了。

環縣一中

在運動開始階段,學校主要是組織教師學習檔案和《人民日報》社論,動員教師發言,要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給黨提意見,幫助黨整風。1957年上半年學校還是比較平靜的。7月,全縣教師在縣城集中學習,發動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揪斗右派,鬥爭趨於激烈。9月,學校反右派鬥爭進入高潮,半天上課半天寫大字報,揭發批判。凡是家庭出身不好或歷史上參加過“反動黨團組織”或是舊職人員都被列為深挖對象,組織“積極分子隊伍”開展猛攻,把平時言談中的隻言片語,或者學習討論會上的一些錯誤觀點,視為右派言論,逼迫他們承認向党進攻的言行。他們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在職工會上接受批鬥,無限上綱上線,致使李兆軍、劉振東、繆至德三位老師遭到錯誤批鬥,後被定為右派,分別被判刑、勞教和調離。自反右鬥爭始到60年代初,一中蒙冤受批鬥及勞改、勞教、開除者共10人,占總數40人的25%。

這次反右鬥爭,使校內原有的生動活潑的民主空氣,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制,正常和諧的同志和師生關係,由親密無間變得冷漠疏遠,由開誠布公變得互相戒備,由暢所欲言變得三緘其口,人人謹小慎微,工作陷於被動。

大躍進”中的教育革命

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不久掀起“國民經濟大躍進”。1958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黨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為實現這個教育方針,教育工作必須由黨來領導。1958年底,縣委下文調整了環縣中學領導班子,成立了環縣中學黨支部,王維璽任支部書記,苟涵滋任副校長(校長由副縣長擔任),黎曉湖代教育主任,梁長英任總務主任。

環縣一中

當時由於把“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片面理解為搞政治運動,教師一時成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名詞。學校多次召開“大破大立”、“半工半讀”會議,搞“知識分子勞動化”、“勞動人民知識化”。此後的三年時間裡,師生共同參與各種“運動”,大辦農場開荒種田,大辦各種工廠,一百餘人赴甜水九連山煉鋼、煉硝,人人動腦筋、想辦法“破除迷信”,搞發明創造。在這一時期里,由於1957年的反“右派”和1959年的反“右傾”運動,使人們只能“報喜不報憂”、“說好不說壞”,上面一聲號召,下面唯恐應之不及,行之不速,而被打入“右”的行列,挨整挨批,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和極左的壓力,只能以虛報浮誇來應付,以求保身免禍,如“學生髮明的吃飯端碗自動化”、“廁所蓋子自動化”、“從14丈深井提水自動流入鍋爐”、“煉鋼1131.5噸”、“計畫種植衛星小麥二畝,深翻六尺,單產一萬斤”等不一而足的子虛烏有的假、大、空事例,不單發生在學校,也是當時社會的縮影,這一切嚴重破壞了黨的一貫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給廣大青少年的心靈造成了不良影響。

在這一時期內,廣大人民民眾生活急劇下降,學校師生員工自不能例外,為了彌補吃糧不足,學校遵照上級指示“大力開展勤工儉學”,學校規定學生每周吃一頓白面,老師每周吃兩頓雜糧一頓白面,不準吃清湯麵,不準吃饃。並組織師生外出采野菜、野生植物種子作為代食品。

自1958年開始歷時三年的“大躍進”,使全校師生陷於繁雜的體力勞動之中,每學期校內外勞動就耗去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時間,使學生變得似學非學,似工非工,似農非農,嚴重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學質量明顯下降,學生嚴重流失,1958年招收的首屆高中生23人中就有8人流失,有些學生雖然名義上畢業了,但文化程度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

重入正軌的學校工作

1961年黨的八屆九中全會制訂了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6月,黨中央書記處舉行會議,提出對今後兩年教育“步子放慢,進行整頓”的部署,不久又重申:“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黨、團、教導、後勤等部門的工作,都必須圍繞這一中心工作進行,避免過多占用教學時間。”從此,自1958年“大躍進”以來在學校形成的嚴重混亂現象,初顯扭轉端倪。過多的體力勞動減少了,學校作為生產隊“預備隊”的性質減弱了。但這一時期的課外勞動,客觀上起到了改善辦學條件和師生生活條件,促進學校發展的作用。

在學校二期建設中,學生輪流參加基建勞動,搬磚和泥,充當小工,節約了大量建設資金,此後的建校勞動,師生更是積極踴躍參加,體育鍛鍊沒有場地,師生利用課餘假日,義務勞動,硬是憑著雙手開闢出了十幾畝大的操場;師生住宿緊張,老師帶領學生依城牆開鑿窯洞20孔,至今還作為老師生活用房,發揮著作用;勞動工具不足,班主任自製獨輪推車,教師學生人手一輛,在當時條件下的學校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體育器材短缺,學生因陋就簡,自製了單雙槓、爬繩、爬桿;學校生活燃料短缺,學生集體上山打柴,吃水困難,師生輪流到南關拉水。生活困難時期,學生開荒種地100多畝,年收穫糜谷7000多斤,還有蔬菜、洋芋,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師生生活,客觀上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環縣一中

自1958年以來長期存在的似學非學現象以及三年困難時期的饑荒,致使學生數銳減,1958年招收的首屆高中生,到1961年畢業時只剩下15人了,1962年春開學應到390人,實到240人,秋季開學應到456人,實到只有271人。在西北局蘭州會議前,學校有20多名學生由於飢餓全身浮腫,苟涵滋校長也浮腫,王維璽書記一面想方設法安撫學生,一方面緊急請示縣委,提出“不解決吃飯問題,學校就得關門”,縣委及時把學生每月的口糧由18斤提高到24斤,學校把“吃飯第一”和“以教學為中心”兩件事緊密聯繫在一起,統籌安排全校工作,才使學校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維持了正常的秩序。

所以,這一時期既是環縣一中生活最困難,辦學最艱苦的時期,也是各項工作恢復發展的重要時期。1961年,首屆15名高中畢業生有13人參加了高考,有11人被錄取,錄取率占84%,其中李彥和考取蘭州大學,張純實、蔣天錫、考取甘肅師範學院,張存哲、馬坤範考取蘭州醫學院,常玉珊、賈衡山、都文斌考取西北民族學院,武續國考取甘肅教育學院,解彥斌、許傳賢考取平涼師專。

1963年3月,《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由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同年9月,縣人委任命黎曉湖為環縣一中副校長、栗啟文為教導主任,學校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開始糾正“左”的錯誤,各項工作漸次步入正軌。

學校首先著手重新建設經過歷次運動的摧殘而元氣大傷的教師隊伍,學校領導親自找地縣有關部門要求配備骨幹教師,每年大中專畢業生分配時,都到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分配學歷高、能力強的人才,不管政歷問題大不大,出身好不好,只要有學問就要,劉超凡、米經民、李廣武、蘇景善、黃寧祖、劉芸、張振祥王儒學等老師,就是這一時期爭取來的。

其次,以教學為中心,狠抓教研教改。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的主要陣地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充分調動教和學兩個積極性,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儘可能多的知識,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達到提高質量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教深教透教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本著精講多煉的精神,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加強了課堂課外實驗、實習、預習、複習和課外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儘量使學生接觸實際,凡是學生能做的儘量做一做,能摸的儘量摸一摸,能看的儘量看一看,能實驗的全部實驗,能測量的及時測量,並在教學中開展了“五認真”活動,即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輔導、認真批改作業和認真測評成績。學校黨支部對工作進行了明確分工,王維璽主抓語文教研教改,苟涵滋主抓數理化的教研教改,教輔人員深入到教學一線,幫助教師改進工作。語文教研組在教學上開展了“三抓(課前抓預習、課堂抓精講、課後抓鞏固)”、“五多(多看、多想、多聽、多研究、多總結)”、“四比(比抓緊時間、比超周備課、比詳細處理作業、比教學質量)”活動;數理化教研組開展了“兩紅(口算、速算紅)”、“三個關鍵(精講多練、課內外結合、總結鞏固)”活動,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好轉。

其三,發揮各級組織作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校認真貫徹“中學十五條”,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建立健全了各個組織和規章制度,加強了對全體學生以階級鬥爭和共產主義理想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學校層層動員,組織學習《雷鋒日記》,迅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學習熱潮。在這一活動中,各團支部、各班級好人好事蔚然成風,學生精神面貌大變,紀律性明顯增強。學生利用課餘幫助炊事員洗菜、運煤,主動參加學校勞動,平整操場、打掃廁所、馬路、院子,拾金不昧,做好事不留名,只說是環縣一中的學生,感謝信、表揚信經常送到學校。  

這一時期,環縣一中逐漸走上了正常發展的軌道,教風、學風、校風明顯好轉,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直至“文化大革命”開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