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製圖

環境製圖是反映人類與環境關係的一種專題地圖。是環境科學成果表達與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目前環境分為第一環境和第二環境。前者指自然環境,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時,有它一般的存在、形成和發展規律,對它已有比較成熟的製圖方法。後者指受人類活動影響而明顯變化的環境,通常範圍較小,如城市地區、農業區、工礦區等,一般根據儀器觀測記錄數據採用新技術進行分析與製圖。人口的迅速增長,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對象大大增加,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程度日益加深,第二環境的表現也愈為突出。第二環境的製圖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如編制各種環境污染圖、環境保護圖、環境質量評價圖等。

環境製圖

環境製圖,是新興學科,將環境學和地圖學結合在一起。環境地圖是地圖大分類中的一種專題地圖,但又有其自身存在的實際意義。比如目前城市環境中,現在研究比較多的,噪聲等值線圖、二氧化硫分布圖等等。

編制反映各種環境狀況的專題地圖,是環境科學研究工作的一種手段。20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製圖逐漸成為專題製圖的一個組成部分。環境科學的專題地圖主要有環境質量圖、自然資源及其保護和更新地圖(自然資源分布圖、單要素評價和區域綜合評價圖、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更新規劃圖等)、環境疾病地圖(地方病、流行病、職業病的分布圖、發病率圖、環境病因分析評價圖等)。
環境製圖程式同其他專題製圖一樣,一般分為編輯準備、編稿和編繪、整飾清繪等階段。編輯準備階段主要是資料蒐集和分析的工作。環境製圖的資料包括環境監測數據、區域調查成果、統計資料,以及各種地圖、航空和航天照片等。編稿和編繪階段主要是進行分類、分級和圖例設計、底圖編繪、輪廓界線的確定和轉繪。整飾清繪階段主要是清繪地圖和彩色樣圖

區域環境質量綜合評價圖的編制,必須以自然條件綜合評價、環境污染綜合評價和社會經濟要素評價作為基礎。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