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曆日

al)、頓(tun )、卡頓(katun )、阿勞頓(alautun

瑪雅天文學

Mayanastronomy
瑪雅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創立文化,公元三到九世紀是瑪雅文化的古典時期。現在所知道的瑪雅文化大都屬於這個時期。
瑪雅人有自己的天文觀測台。它是一組建築群。從一座金字塔上的觀測點往東方的廟宇望去,就是春分、秋分日出的方向;往東北方的廟宇望去,就是夏至日出的方向;往東南方廟宇望去,就是冬至日出的方向。像這樣的建築群發現了好幾處。瑪雅人對行星運動,尤其是金星運動,有周密研究,定金星會合周期為584天,分為4段:晨見236天,伏90天,夕見250天,伏8天;並且知道五個金星會合周年的和等於八年的時間。從瑪雅人殘留至今的文獻中發現177天、354天、502天、679天、856天、1,033天這一串數字。有人認為,這是指35個朔望月的交食周期。有的研究家認為瑪雅人採用黃道十三宮,並且已經查明其中幾個宮名為:響尾蛇、海龜、蠍子、蝙蝠等。
瑪雅曆法有陰陽曆和陽曆兩種。瑪雅人曾將太陽曆刻在石碑上,成為重要天文文物。瑪雅人的曆日制度有三種表達方法:
①用累計積日數來表達 分九等,即金(kin)、烏納爾(uinal)、頓(tun)、卡頓(katun)、白克頓(baktun)、匹克頓(pictun)、卡拉勃頓(calabtun)、金切爾頓(kinchiltun)、阿勞頓(alautun)。1金表示1天,1烏納爾為20天,1頓為360天,1卡頓為7,200天,1白克頓為144,000天。再以上順序都是前者的20倍。一般記日用到五等,例如9、9、16、0、0即表示:9×144000+9×7200+16×360+20×0+0=1366560天。這種方法可以叫作積日法。
②卓爾金(tzolkin)曆日即典祀用曆日,一年為260天,不分月,順序用20個專名。這些專名是:伊克(Ik),阿克巴爾(akbal),乾(Kan),契克長(Chicshan),克依米(CIMI),馬尼克(Manik),拉馬脫(Lamat),模盧克(Muluc),喔克(Oc),丘恩(Chuen),哀勃(Eb),本(Ben),伊克司(Ix),門(Men),克依勃(Cib),卡棚(Caban),哀遲那勃(Ezz'nab),考阿克(Cauac),阿哈烏(ahau),伊米克司(Imix)。然後以1~13順序和這20個專名循環相配,如,1伊克,2阿克巴爾,3乾……,13伊克司,1門,2克依勃……,7伊米克司,8伊克,9阿克巴爾……。這樣一共260個循環一周。這種紀日法同中國的乾支紀日很相象。
③一般民用曆法 一年為19個月。第1至18月每月20天,第19月為5天,共365天。十九個月的名稱是:第一月 朴潑(Pop) 第十一月 閘克(Zac)第二月 烏喔(Uo) 第十二月 開黑(Ceh)第三月 席潑(Zip) 第十三月 馬克(Mac)第四月 佐子(Zotz') 第十四月 乾金(Kankin)第五月 贊克(Tzec) 第十五月 磨安(Muan)第六月 呼爾(Xul) 第十六月 派克司(Pax)第七月 雅克司金(Yaxkin)第十七月 卡雅勃(Kayab)第八月 莫爾(Mol) 第十八月 科姆呼(Cumhu)第九月 陳(Ch'en) 第十九月 歪也勃(Uayeb)第十月 雅克司(Yax)
瑪雅歷的曆元(積日為0、0、0、0、0)是:4阿哈烏;8科姆呼。4阿哈烏是卓爾金曆日周中的日子順序數,它應是13的倍數加4,20的倍數加19,即第199天。8科姆呼是民用曆法的第18月8日,順序是一年的第348天(17×20+8=348)。
瑪雅曆日的記法是積日放前面,其次為卓爾金曆日,再次為民用曆日。例如,9、14、2、6、0;1阿哈烏;18烏喔。積日為:9×144000+14×7200+2×360+6×20+0=1397640;以卓爾金曆日周260去除(1397640+199),得餘數為79,79為卓爾金曆日的1阿哈烏;以一民用歷年日數365去除(1397640+348),得餘數為38,38為民用曆日的18烏喔。
瑪雅曆日與儒略曆對照:
8、15、0、0、0;5阿哈烏;3朴潑
公元337年5月19日
9、15、0、0、0;4阿哈烏;13雅克司
公元731年8月22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