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斯娜

瑪斯娜

瑪斯娜公主此行的最大“行李”,是專門空運來的3幅油畫。它們被捐贈給風情園,她說:“我要用這3幅畫向南京人民致謝!” 此次南京之行最令瑪斯娜公主開心的是,她又見到了具有汶萊水村風貌的“汶萊水苑”。

相關事件

三幅油畫 汶萊公主瑪斯娜為汶萊風情園送上禮物

2008年10月23日上午,汶萊達魯薩蘭國公主瑪斯娜一行11人來寧參訪,為新建成開放的汶萊風情園揭幕。名城會期間,它將作為中外人民友誼的見證,向四海賓客敞開懷抱。
瑪斯娜公主此行的最大“行李”,是專門空運來的3幅油畫。它們被捐贈給風情園,她說:“我要用這3幅畫向南京人民致謝!”

瑪斯娜公主一行此次是在南寧參加了中國—東協博覽會後,於22日晚抵達南京的。還沒安頓下來,3幅畫就由工作人員連夜送到位於雨花台區的汶萊風情園。工作人員解釋,把這3幅“大傢伙”運到南京,一路上大家都陪著小心,生怕壓壞了畫框。

“這3幅畫跨越了半個太平洋,它們的作者是馬爾斯蒂.奧馬爾,他曾多次在汶萊國內外的畫展中獲得大獎!我希望能通過這3幅畫增加人們對汶萊的了解!”在3幅一米多長的畫作前,身著汶萊傳統服飾、戴著暗紅色頭巾的瑪斯娜公主興致勃勃地向來賓和觀眾一一介紹說(如圖邰建勝攝):“第一幅畫表現的是奧馬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我們汶萊是一個伊斯蘭國家,清真寺到處可見;這幅是汶萊的一幅街景,你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城市很休閒,街上的人和車不是太多;第三幅表現的是烏魯.博拉隆小鎮的雨林景象,非常安靜和諧!”

此次南京之行最令瑪斯娜公主開心的是,她又見到了具有汶萊水村風貌的“汶萊水苑”。

2006年4月,中國—汶萊友誼館開館之際,她曾應邀參加開館儀式。看到浡泥國王墓周邊環境整飭一新,友誼館的建築風格和內部陳設也頗具汶萊風情,公主感到很高興,不過也留下了個小小的遺憾——整個景區沒有水景,而水村風貌正是“汶萊風情”的重要亮點。為了彌補這一缺憾,瑪斯娜公主建議在館前建設“汶萊水苑”,並為水苑建設捐贈了180萬元。

汶萊水苑塘面近千平方米,四周被草坪和景觀樹環繞,景色清幽。與同來參觀的丈夫繞水苑細細走了一圈,瑪斯娜公主對水苑的建設連稱“OK”,並表示這裡將成為一個適合市民休閒的好地方。

今年是浡泥國王客逝中國600周年暨浡泥國王墓發現50周年,我市曾在今年5月召開過專題學術研討會,紀念這一特殊年份。此次來寧參訪的瑪斯娜公主一行,再次來到浡泥國王墓前,靜立片刻,向這位600年前來華構築中文友誼的前輩表達敬意與紀念。

“兩年前我第一次到南京,南京人民的熱情友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風情園的開放,將成為汶萊和中國關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瑪斯娜公主在為新建成的“汶萊風情園”揭幕的致辭中,特意把“milestone”(里程碑)一詞讀得很重、很慢。

新建成的汶萊風情園是浡泥國王墓風景區的一部分,總投資2300萬元,園區包括1670平方米的汶萊水苑,250平方米的茶藝館,550平方米議事廳,2300平方米的道路停車場和綠化工程,建築風格與汶萊“水村”相融合,體現了中國和汶萊文化的交融。

“我很高興今天看到一座嶄新的、富有汶萊風情的園子建成開放。”瑪斯娜公主表示,希望整個景區能在增進兩國人民互相了解和溝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與汶萊正式建交15周年紀念活動

(圖)瑪斯娜瑪斯娜

上午9:20,一輛超長賓士車停在了中華門外石子崗古浡泥國王墓前,年逾六旬的瑪斯娜公主一襲海藍色綢裙,外罩黑色外套,頭上裹著藍色印花的絲綢頭巾。沒有繁瑣的禮儀,只有簡單的問候,在許慧玲副市長的陪同下,公主夫婦一行開始了拜謁行程。

沿著悠長的山道前行,兩邊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山坡上開著一些不知名的白色野花,微風吹過輕輕搖擺著,像是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在山道拐彎處,有一處碑亭,翻譯向公主介紹,這裡矗立著的就是浡泥國王墓的墓碑,上面記載著當時國王的來訪、生病、逝世以及明成祖如何厚葬國王的詳細經過。這塊墓碑經歷了近600年的風雨,如今已經斷裂殘破,上面刻寫的碑文也已模糊不清,瑪斯娜公主凝望墓碑,輕輕撫摸著龜趺,久久不願離開。

從碑亭出來,就進了神道。神道由青石磚鋪成,兩旁還排列著不同的石刻。翻譯特別向瑪斯娜公主介紹,“這兩邊站立的石刻有石馬、石馬夫、石羊、石虎、武夫,一共有5組,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這種神道只有‘王’才能享受!”

親人,遲到了598年的拜謁

走過神道,浡泥國王的墓冢就在眼前,但瑪斯娜公主的腳步卻放慢了。隨行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從1991年中國與汶萊建交以來,已經有汶萊國的王室、大臣等來過古浡泥國王墓拜謁,但是作為國王的直系親屬,瑪斯娜公主還是第一人。

走上台階,眼前是一個方形的墓地,墓碑上清楚地刻著“古浡泥國王之墓”。就在瑪斯娜公主端詳之時,許慧玲副市長介紹說:“這個墓碑上方刻有兩條龍,在中國,龍是帝王的象徵。”

雨花台區文化局的人員告訴記者,浡泥國王病逝時,明成祖異常悲痛,“輟正朝三日”,追謚他為“恭順王”,下葬時不僅享受了帝王的待遇,而且還在當地選定了3戶人家作為國王墓地的守護人……

站在墓碑前,瑪斯娜公主夫婦以及隨員們都不約而同微微低下頭,他們把雙手交疊、掌心向上放在腹前,嘴裡輕聲念著馬來文,神情安詳。翻譯說,同中國傳統的磕頭不同,這是汶萊特殊的拜謁方式,為逝去的人祈禱。

友誼館,30件珍貴的禮物

瑪斯娜公主此行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中國—汶萊友誼館”揭牌,它與浡泥國王墓僅百步之遙。為了展示汶萊的民俗風情,汶萊國家博物館特派兩名高級館員送來了28件禮物。瑪斯娜公主這次還帶來了兩件相當貴重的禮物,一件是叫“永薩拉特”的金絲織錦,只有在皇室、國家慶典以及婚禮上才能穿戴。另一件禮物是一套銀制樂器,包括編鐘、鑼等。

瑪斯娜公主說:“古老的中國人對不同客人都能放開懷抱,正是這種開放的態度,點燃了我的先輩們的想像力,讓他們不畏艱難去尋找蘊藏在那遙遠陸地上的知識……這座墓的歷史也是兩國友誼的見證。”

汶萊外交和貿易部無任所大使哈賈·瑪斯娜公主訪昆

應全國婦聯邀請,汶萊公主、外交和貿易部無任所大使哈賈·瑪斯娜一行10人在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趙少華一行4人陪同下於2006年1月1日-2日訪問昆明。
今年是我國與汶萊正式建交15周年紀念。兩國自建交以來,高層接觸頻繁,關係穩步發展,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雲南省作為我國面向東協的重要視窗與汶萊地緣接近,雙方在農業、經貿、旅遊、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的潛力巨大。瑪斯娜公主系汶萊蘇丹胞妹,是文王室重要成員。據我駐汶萊大使館介紹,瑪斯娜公主在文政壇影響力較大,一向對華友好,是溝通我國與汶萊關係的一座橋樑。同時,公主訪昆也為了了卻其多年來雖多次訪華但從未到訪雲南的心愿。我省對公主此次訪問高度重視,給予了高規格的禮遇和接待。
徐榮凱省長會見了公主一行,他說,雲南和汶萊雖相距較遠,但雙方友好交往的歷史可追溯到600年前的鄭和下西洋。當年,偉大的雲南籍航海家鄭和曾率船隊造訪汶萊,帶去了雲南人民的友誼。此次,公主在參加“中國—東協婦女論壇”後訪問昆明,充分展示了公主對雲南的友好情誼,也必將促進雙方在經貿、文化、旅遊等各領域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在簡要介紹了我省省情之後,徐省長表示,雲南是旅遊大省、花卉大省,吸引了眾多商家駐足投資,希望今後能吸引汶萊客商到我省投資並祝願公主逗留期間愉快。瑪斯娜公主對徐省長撥冗會見表示感謝。她說,此次已是第五次訪華,也是今年的第二次訪華。今年4月,她在北京拜會了汶萊人民的老朋友——國務委員唐家璇;會見了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南京市市長;還訪問了蘇州和揚州。此次訪問雲南尤為高興。雲南風景如畫,昆明四季如春,雲南的旅遊業更是欣欣向榮。汶萊目前正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希望學習雲南發展旅遊業的經驗,加強交流與合作。她說,文中建交15年來,兩國關係發展良好。汶萊也是東協—中國關係的協調國,汶萊將利用這個關係,進一步促進東協與中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並加強文中雙方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徐省長接著說,雲南是聯繫中國與東協的重要紐帶,也是中央政府規劃的參與中國—東協對話合作的重要省份。隨著泛亞鐵路、昆曼公路的竣工,從昆明可以乘火車前往新加坡,通過高速公路可直達曼谷,交通將更加便利,我省十分願意進一步加強與汶萊的交流與合作。汶萊曾多次派團參加每年6月在昆明舉行的昆交會,但最近兩年沒有派團參展,他希望在明年昆交會上看到汶萊展團以及汶萊商品在昆明市場銷售。針對旅遊合作,他說,雲南今年預計將接待7000萬國際國內遊客,市場很大,雙方進一步開展旅遊合作的空間大、前景好。他提議雙方可以互相向對方輸送各自遊客。他還說,雲南動植物資源豐富,數量約為全國總量的一半,雲南的鮮切花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占據市場份額的近二分之一,花卉產品選銷到世界各地,但對汶萊的出口量很少,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在花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瑪斯娜公主還介紹說,汶萊正在改變經濟格局,推進經濟多元化。和雲南一樣,汶萊同樣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優勢,積極吸引遊客到汶萊旅遊,希望中國的官員和企業家到汶萊考察訪問和投資,進一步加強加深雙方的合作與交流。她還說,在美麗的廣西南寧拜會中華婦女聯合會主席顧秀蓮後,欣喜地看到中國婦女地位很高,很多女性身居要職。隨著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她希望提升女性在中小企業中的作用,加強與中國及雲南在婦女兒童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整個會見氣氛融洽而愉快。
瑪斯娜公主一行還參觀了雲南英茂花卉產業有限公司小哨種苗基地。公主興致勃勃地走過一個個苗床,對爭奇鬥豔、競相開放的蝴蝶蘭、大花惠蘭等各色花卉大加讚揚,當得知名為朱古力的珍奇品種可以開出類似朱古力味道的鮮花時,她連連讚揚雲南花卉科研水平高,種植管理技術強,表示英茂花卉有限公司的雄厚實力和專業化程度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圖)瑪斯娜瑪斯娜

瑪斯娜公主將出席中國-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婦女高層論壇

萊汶萊瑪斯娜公主將應邀赴中國廣西南寧出席於10月20日至10月23日舉辦的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婦女高層論壇。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婦女高層論壇邀請汶萊瑪斯娜公主在內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範圍內各國政府機構中相關婦女事務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女性領導人、中國省級與部級女性領導人、中國全國婦女聯合會以及五省區婦聯領導、中國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領導與專家學者等一併出席論壇。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婦女高層論壇研討的主要議題包括為女性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建立高級別互訪機制、讓婦女參與發展培訓機制以及各國婦女機構的合作、逐步在各國建設婦女培訓中心的可行性、邀請專家解說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博覽會情況、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合作現狀和前景、拓寬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協作區婦女開展務實合作的渠道。

汶萊瑪斯娜公主上午來寧拜謁古浡泥國王墓

今天上午,美麗的南京城迎來了汶萊國蘇丹長妹、外交和貿易部無任所大使瑪斯娜公主,公主殿下夫婦一行14人在中國首任駐汶萊國大使劉新生和南京市副市長許慧玲等陪同下,拜謁了位於雨花台區的古浡泥國王墓,並為“中國-汶萊友誼館”揭牌,拉開了中國與汶萊正式建交15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上午9點多,和煦的春風吹過南京南郊的青山綠水,瑪斯娜公主夫婦乘一輛超長賓士車來到中華門外石子崗古浡泥國王墓處。年逾六旬的公主身著一襲海藍色綢裙與黑色外套,頭裹藍色印花的絲綢頭巾,在許慧玲副市長的陪同下開始拜謁行程。汶萊公主為何專程來寧參觀浡泥國王墓呢?這裡還有一段盪氣迴腸的歷史故事。古浡泥國也就是今天的汶萊國,早在2200多年前西漢時,中文兩國就開始了友好交往。明朝時,三寶太監鄭和率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開闢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更是將兩國關係推向了鼎盛時期。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年輕的浡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非常嚮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遂攜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隨鄭和航海船隊來中國訪問,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盛情款待。不幸的是,他僅在中華大地遊覽月余,便因染重病而病逝於南京,年僅28歲。明成祖遵其“希望體魄托葬中華”之遺願,以很高的禮節埋葬了這位異邦君主。斗轉星移,歲月更替,浡泥國王墓曾在歷史中一度渺不可尋,直至1958年5月,人們才重新發現了佚名已久、一直被當地人稱為“回回墳”的浡泥國王墓。此後,浡泥國王墓受到了各級政府的精心呵護,也成為我國現存僅有的兩處國外帝王墓之一。今天汶萊公主瑪斯娜專程拜謁的浡泥國王墓已經專門修繕,再現了昔日的尊貴與輝煌。在墓冢前,許市長向瑪斯娜公主介紹,這座墓碑的頂上雕刻了兩條龍,在古代中國,龍是國王的象徵,公主夫婦以汶萊特有的禮儀對墓中逝去600餘年的先王表示了悼念。

拜謁過後,瑪斯娜公主來到坐落於古浡泥國王墓一側的“中國-汶萊友誼館”,在汶萊民歌聲中,泉水、棕櫚環繞的友誼館散發出特有的異域風情。公主為友誼館送來了兩件她自己的藏品,一件是汶萊當地特色的金絲織錦,還有一組汶萊的銀制民族樂器。在揭牌儀式上,她說:“古浡泥國王墓距今600餘年,與汶萊國統治時間幾乎持平,這座墓的歷史就是我們自己的歷史,這裡也是中萊兩國友誼的見證。”記者了解到,汶萊蘇丹還將為汶萊風情園三期公程規劃中的水亭建設捐款。瑪斯娜公主在南京逗留一天,明天將啟程前往揚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