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運動

現象學運動

《現象學運動》是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赫伯特·施皮格伯格(Spiegelberg.H.)。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現象學運動》內容簡介:現代現象學哲學本世紀初興起於德國,20年代和30年代在德國達到繁盛時期,30年代傳人法國,50年代和60年代成了法國主要哲學流派之一。H.W.施奈德教授於1950年寫道:“胡塞爾的哲學徹底改變了大陸哲學,這不是因為他的哲學獲得了支配地位,而是因為任何哲學現在都企圖順應現象學方法,並且用這種方法表達自己。它現在是高雅批評的絕對必要條件。”從那時起,現象學的影響日益擴大,傳播範圍越來越廣,不僅傳遍整個西歐,而且傳播到英、美、加拿大等分析哲學占統治地位的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印度、日本,乃至蘇聯和東歐。如今現象學已經成了一種名副其實的國際性哲學思潮。

圖書目錄

第一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縮寫詞表

導言

1.現象學運動的定義

2.無親緣關係的諸現象學

A.非哲學的現象學

B.哲學的現象學

3.預告

第一編 現象學運動的準備階段

第一章 弗朗茨·布倫塔諾(1838-1917):現象學運動的先驅

1.布倫塔諾在現象學歷史中的地位

2.布倫塔諾的目標:對哲學進行科學改造

3.作為科學的哲學之基礎的新心理學

4.經驗主義的新型式·

5.描述心理學與發生心理學的對比

6.經驗的一種新形式:內知覺與內省的對比

7.“意向性”:基本的心理現象

8.心理活動之“自然的”分類

9.心理現象的根本規律

10.對於時間的意識

11.作為倫理知識基礎的自明性的類似物

12.布倫塔諾反對“不真實的實體”的鬥爭

13.布倫塔諾在多大程度上是“心理主義”的代表?

精選文獻目錄

第二章 卡爾·施圖姆福(1848-1936):實驗現象學的奠基人

1.施圖姆福在現象學歷史中的地位

2.現象學在施圖姆福研究工作中的作用

3.施圖姆福現象學的一般特徵

A.現象學的題材是由原初現象和次生現象構成的

B.現象學是中立的科學或前科學(Vorwissenschaft)

C.現象學是中立的前科學中第一門學科

D.現象學並不是由專家研究的獨立學科,寧肯說是一切已建立起來的科學的研究工作的第一層次

E.現象學只要是描述的科學,就一定要用一切適當的方法,包括實驗的方法研究

4.施圖姆福對現象學作出的某些具體貢獻

A.非獨立部分與獨立部分的區分和對於實體的經驗與對於屬性的經驗的區分

B.對於因果聯繫的體驗

C.對於“感受感覺”(Gefuhlsempfindungen)的體驗

D.不根據歸納而發現經驗材料中間的結構法則

E.“sachverhalt”(事態)的發現

5.施圖姆福的現象學與胡塞爾的現象學的聯繫

……

第二編 現象學運動的德國階段

第三章 艾德蒙德·胡塞爾(1859-1938)的純粹現象學

第四章 最早的現象學運動

第五章 本質的現象學:馬克斯·舍勒(1874-1928)

第六章 尼古拉·哈特曼(1882-1950)的批判本體論中的現象學

第七章 作為現象學家的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

第三編 現象學運動的法國階段

第八章 法國現象學的早期階段

第九章 作為現象學家的加布里埃爾·馬塞爾(1889-1974)

第十章 讓-保羅·薩特(1905-1980)的現象學

第十一章 莫里斯·梅洛-龐蒂(1908-1961)的現象學哲學

第十二章 保羅·里科爾和幾個同人

第十三章 埃馬紐埃爾·萊維納(1906-):現象學的哲學(斯特凡·施特拉塞爾撰寫,H.施皮格伯格譯)

第四編 現象學運動的地理分布

第五編 現象學方法的要點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