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外文學比較教程

現代中外文學比較教程

《現代中外文學比較教程》是2009年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現代中外文學比較教程

本教程在思路和體例上基本上採用了影響研究的方法和原則。從比較文學的角度來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是《現代中外文學比較教程》的立意所在。此前有1992年出版的范伯群、朱棟霖先生主編的《1898-1949年中外文學比較史》也是立意從比較文學的角度來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這部著作的特點是以時間為線索,分段、分類介紹中國現代文學與外國文學的關係,在分段上沿襲了中國文學史上通用的近代、現代概念,在分類上則主要以思潮和文學體裁為線索。為了實現以比較文學的角度和理念來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同時又避免將中國現代文學史講成一部比較文學史,本教程採用的體例是以作家為線索,重點地、突出地展示和論述一些有代表性的外國作家與中國現代文學的關係。從遴選的時間上看,本教程突破了近代、現代和當代這種以社會革命史為依據的劃分方法,採用了大現代的概念。所謂現代,包括從1898年戊戌維新到21世紀初期這一百餘年的時間。從遴選的範圍來看,入選作家有西方的,有俄國的,也有日本的;有現實主義的,有浪漫主義的,也有現代主義的;有小說家,有詩人,有戲劇家,也有文學理論家。從所遴選作家的文學成就來看,這些外國作家都是具有巨大的原創性的文化偉人,都在某些方面做出過引導歷史潮流的貢獻,從他們與中國文學的關係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現代文學發生髮展的理論與創作資源。在考察這種關係時,本教程則注重突出外國作家對中國文學的有力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作家的文學觀念上,而且或者說更主要的是表現在他們創作的作品中。對於作家具體文本的分析是《現代中外文學比較教程》自始至終堅持的原則,不僅從思想觀念上,從文化傳播上,而且從經典作家的經典文本的分析中來把握、解析這種影響,來分析和定位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性與世界性程度,並進一步以中國作家的現代性與世界性為標尺,對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的成就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進行重新認識與評價,突出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動的主題,體現出吸取人類先進文化以促進本民族文化健康發展的理念。

目錄

緒論 比較文學視域中的中國現代文學

第一節 現代中外文學交流的發生及其歷史軌跡

第二節 現代中外文學交流實踐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外國文學參照下的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

第四節 本教程的目的、體例與編寫

第一章 易卜生與中國現代文學

第一節 易卜生在中國的翻譯介紹

第二節 易卜生對中國現代戲劇的影響一

第三節 易卜生對中國現代小說、詩歌的影響

第二章 尼采與中國現代文學

第一節 魯迅與尼采

第二節 創造社與尼采

第三節 戰國策派與尼采

第三章泰戈爾與中國現代文學

第一節 泰戈爾對中國的深厚感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