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口訣

珠算口訣

算盤是中國人在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迄今為止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隨著算盤的使用,人們總結出許多計算口訣,使計算的速度更快了。這種用算盤計算的方法,叫珠算。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算盤最早當屬北宋年間的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圖》里出現,作者張擇端。畫卷里都城汴京長街的店鋪櫃檯上,擺放的算盤與現代算盤一模一樣。載有算盤圖的專業文獻是明洪武四年刻的《魁本對相四言雜字》一書。現存最早的珠算書是徐心魯訂正的《盤珠算法》。流行最廣,在歷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書則是明代程大位編的《直指算法統宗》。

基本信息

算盤簡介

一詞出現於元代劉因[1248-1293]《靜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絕句的目;
珠算珠算
元代畫家王振鵬作《乾坤一擔圖》[1310年]中
貨郎擔的貨中有一算盤;
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1366]卷二十九“井珠”條中
有“算盤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盤”,可見,元代已套用了算盤。
加減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算法比類大全》
乘法除法口訣,採用的則是籌算口訣。
乘法“九九”口訣,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套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朱世傑《算學啟蒙》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除歌訣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卷上“歸除歌訣”
一歸如一進、見一進成十
珠算珠算
二一添作五、逢二進成十、四進二十、六進三十、八進四十
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成十、六進二十、九進三十
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進成十、八進二十
五歸添一倍、逢五進成十
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添作五、六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進成十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進成十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添作五、八五六十二、八六七十四、八七八十六、逢八進成十九歸隨身下、逢九進成十

算學啟蒙

元朝偉大數學家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年)書中,更被推進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記;(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兩價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轉身變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珠算除法珠算口訣表

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訣

無除退一下還一,無除退一下還二,無除退一下還三,
無除退一下還四,無除退一下還五,無除退一下還六,
無除退一下還七,無除退一下還八,無除退一下還九,
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叫“單歸”;數是兩位或兩位以上的除法叫“歸除”,除數的首位叫“歸”,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數是534的歸除,叫“五歸三四除”.即用五歸口訣求商後,再用34除.

珠算術語

術語一

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是,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後檔:是指本檔的後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術語二

慢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置數:也教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隔檔:也叫隔位,是指本數位左右空一檔的第二檔(位)。入隔位乘法中兩數相乘,積的個位打在被乘數的右兩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幾,指的是被除數首位的左兩位。
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後,大於或等於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術語三

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最後一個數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中的9。
次位:實質一個多位數的第二個數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實數:古算書中通稱被乘數和被除數為實數,簡稱實。
法數:古算書中通稱乘數和除數為法數,簡稱法。
乘加:是指被乘數每位乘以乘數各位,在算盤上一邊乘一邊加積數。
乘減:也叫減積,是指每位商數同除數相乘,乘積在被除數里減去。
除首:是指除數的最高位數。
積首:是指積數的首位數。

術語四

商首:是指商數的首位數。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個商數,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這種心算過程叫做估商。
試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時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數,叫做試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試商撥入算盤。
調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正確,需要調整初商。
確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大也不小。
除盡:是指被除數除以除數,除到某一位,剛好無餘數,叫做除盡。
除不盡:是指整除出現無窮循環或不循環小數時,不能除盡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術語五

餘數: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數求到各位或預定的某數位時,被除數中剩的數叫做餘數。在運算過程中,往往被除數郊區每次商與除數的乘積都有剩餘的數,通常也叫做餘數。
退商:初商過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補商:初商過小,把它改大叫“補商”。
假商:在除法運算中,為了計算便捷,先確立一個,再經過調整取得確商。先確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盤:撥去各檔靠梁的算珠,使全盤成為空盤,叫做清盤。
全盤練習:算盤所有檔上,或大部分檔上作撥珠練習,以及按基本運算法則進行全面練習,叫做全盤練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