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紅[九三學社]

王衛紅[九三學社]

王衛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九三學社代表人物,提出限制外省勞工的建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王衛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市場行銷系主任,教授,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學術帶頭人,廣東省第九屆政協委員,中國市場學會理事,中國高校商務管理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高校市場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商經學會理事,中國第三產業研究會理事。九三學社代表人物。因為提出限制外省勞工的建議而被人們議論和批評。

現居住地:廣東省廣州市

長期穩定的研究方向: 市場行銷管理、國際行銷學、零售學、分銷管理、 WTO 規則理論、科技市場行銷等專業的教學與科研。

主要經歷

1986年7月至1988年2月 湖南財經學院貿易經濟系助教

1988年2月至1989年2月 湖南省長沙市財貿委員會企管科科長 掛職鍛鍊

1989年3月至1999年6月 湖南財經學院(現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

1999年6月至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任系副主任、系主任

代表著作

《新編商業企業管理學》湖南出版社 1997年

《現代市場行銷》(副主編)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1年3月

《現代企業行銷諮詢診斷》(合)人民中國出版社 1998年8月

《市場大辭典》(合)中國財政出版社 1998年

《外貿大辭典》(合)中國經濟出版社

《面向 21 世紀的中國市場行銷》(合)浙江大學出版社

《零售操作實務》中國商務出版社 2004年

《兩個轉變中的市場行銷》(合)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國際市場行銷教程》(副主編)中國對外經貿出版社 2003年3月

《中國企業工商管理案例研究》(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年7月

《市場行銷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合)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3年11月

《銷售管理》(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7月

《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行銷師》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3年4月

代表性論文

“消費者對中外零售品牌態度比較研究”,《商業經濟與管理》 2004年第10期

“完善企業破產機制的思路”,《湖南經濟》 2000年第8期

“面對 WTO, 廣州零售業的應急對策與行銷調整”《商業經濟文薈》2001年第4期

“ 面對 WTO 中國零售業面臨的機遇分析與對策”《市場行銷導刊》 2001年第4期

“我國企業行銷能力現狀與對策”、《商業研究》 1999年第1期

《全球化競爭時代,零售業的“走出去”戰略》《南方經濟》 2003年第6期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行銷”《市場行銷導刊》 2000年第4期

“行銷渠道策略創新”《財經理論與實踐》 1999年第1期

“神內公司市場行銷成敗實證”《中國企業管理案例研究》 2003年7月人大出版社

“新經濟時代我國信息產業行銷策略探析”《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市場行銷》 2002 年第11期轉載)

“ WTO 與中國企業品牌行銷檢視及對策”《經濟經緯》 2002年第7期

“零售商如何創建自有品牌” 《商業經濟文薈》 2004年第4期

“轉制科研機構的行銷創新”《科技管理研究》 2003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市場行銷》 2004年第4期)

“論零售商自有品牌的管理”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04年第2期

“廣東零售消費行為變化趨勢與零售業對策”《消費經濟》 2004年第4期

“加強技術創新體系管理推動支柱產業發展”《南方經濟》 2004年第8期

科學發展觀引領我省新發展,賦予發展更豐富的內涵,《南方日報》(理論版) 2004年2月18日A07版

零售消費者行為理論與零售業的發展,《江蘇商論》, 2004年第10期(核心)

行銷渠道策略創新,《財經理論與實踐》, 1999 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市場行銷》 1999年第6期,全文轉載)

項目教學法在市場行銷專業的套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2003年第3期

知識經濟時代行銷面臨的挑戰與創新,《面前 21 世紀的中國市場行銷研究》, 2000年6月浙江大學出版社

項目教學法在管理學科中的套用,《高教發展與教學管理模式探討》, 2003年9月世界圖書出版社

市場行銷專業教學法的一種新嘗試,《教學法新論》,中國商務出版社 2003年11月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行銷,《市場行銷導刊》, 1999年第2期

研究課題

(一)縱向科研課題
1 .“廣東零售消費行為研究”(廣東省教育廳千百十工程基金課題) 2002年立項, 2004年完成

2 .“廣東省科技創新平台戰略研究”(廣東省科技廳軟課題) 2003年立項, 2004年7月完成

3 .“ 基 於供應鏈的定位——運輸路線安排問題研究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4年立項

4 . “廣東省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中的行銷模式研究”(校重點) 2004年立項

5 . “新經濟時代的行銷創新研究”(校級) 2001年立項, 2002年完成

6 、“全球服務貿易自由化與廣東零售業面臨的行銷機遇研究”(校級) 2000年立項當年完成

(二)教學研究課題

1 .項目教學法在市場行銷專業的套用(校級) 2001年立項、 2003年6月結項,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04 年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 . “市場行銷學網路課程建設”廣東省高教廳51工程項目 2003年立項, 2004年完成。

3 .市場行銷多媒體教學法研究(校級) 2000年立項, 2002年完成;

4 .零售學教材建設(校級) 2002年立項, 2004年完成;

(三)橫向課題

1 .“果言水果餐市場推廣策劃”,廣東雷州市供銷社罐頭食品總廠,經費3萬, 2002年完成

2 .中山國泰家具集團行銷公司管理諮詢,中山國泰集團,經費10萬,2000年完成

3 .廣州市優盛賓館市場推廣策劃,廣州市優盛集團,經費1萬元,2002年完成

4 .廣州茶葉市場調研與茶葉行銷策劃案,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經費3萬元2003年9-2004年3月完成。

獲獎情況

“ 項目教學法在市場行銷專業的套用”獲 2004 年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4 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

“中外零售品牌核心競爭力比較分析” 全國高校商業企業管理研究會,2004年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1年年度考核優秀

2003年年度考核優秀

“中外零售企業競爭力比較研究”獲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2004 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 。

限制外省勞工

(圖)王衛紅[九三學社]王衛紅提限制外省勞工建議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集體向廣東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適當限制外省勞工。據該提案領銜人王衛紅委員介紹,廣東省內年輕的閒置勞動力有近千萬,對這些人進行培訓後取代外省勞工,可以減輕廣東財政、治安等方面的負擔。 這份建議就是所謂的“限制外省農民工”。

這聽起來有幾分道理:放著自己本省的勞工不用,豈非捨近求遠!更何況,用當地勞工還可以減輕本省諸多負擔呢!但我想說,“限制外省勞工”是個餿主意,不僅不能減輕廣東的負擔,從長遠來看還會阻礙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

眾所周知,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開放政策,尤其是生產要素市場的開放,包括勞動力、資本以及技術市場等領域的開放。單就勞動力市場而言,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功不可沒,因為它大大促進了勞動力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要素完全由政府控制,工人不能自由流動,只能聽任政府“分配”或者“安排”。在這種體制下,工人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企業,企業也不能選擇自己中意的工人。這樣,勞工根本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企業根本無法雇用到優秀的勞工。

以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改革要求生產要素市場的開放,儘管資本和技術市場的開放十分重要,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卻不可或缺,因為正是勞工潛能的全面釋放,給經濟注入了生機勃勃的活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廣東利用自己的天然優勢和傾斜政策,將國外的資本和技術以及國內的勞動力吸引過去,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可以說,沒有來自五湖四海、背井離鄉的千百萬勞工,廣東的發展幾乎是不可想像的,這一點只要看看深圳這個移民城市的崛起便一目了然。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工在廣東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們選擇了廣東,廣東也選擇了他們;他們實現了夢想,廣東也夢想成真。這就是市場經濟和自由選擇的魅力!

今天,廣東、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都面臨危機,廣東的大量勞工需要工作,廣東的財政、治安等負擔需要減輕,而這一切是限制外省勞工的理由嗎?不是,因為通過限制外來勞工解決本省勞工就業和減輕負擔的思路至少隱含著兩個錯誤的假設:一是本省勞工願意並且有能力在廣東就業,二是本省勞工在廣東就業可以使財政、治安等負擔減輕。即便是對本省勞工進行培訓之後,如何確保他們願意且有能力在廣東就業從而取代外來勞工呢?如果一個經過培訓的本省勞工想去外省或者只能在外省找到工作怎么辦呢?如果外省也對廣東勞工採取限制政策會帶來何種後果呢?

再者,如何證明利用本省勞工可以減輕廣東的治安和財政負擔?難道廣東人比外省人更加遵紀守法?關於財政負擔問題,王衛紅委員舉了一個頗有迷惑性的例子。她說,廣東每年為外來勞工子女的義務教育需要投入約110億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是,難道本省勞工到廣州等城市就業後,其隨身子女的義務教育不需要廣東財政投入嗎?更重要的是,難道外省勞工每年為廣東創造的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元財富,抵不上為其子女提供的上百億元義務教育支出嗎?更何況,還有七百多萬外省勞工在為廣東創造財富,而其子女還在他鄉花費當地稅收接受義務教育呢?

進一步講,即便限制外省勞工的確可以減輕廣東的財政負擔,這一做法也不可取,因為從長遠來看,它不利於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理由是,廣東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其他省份的發展和全國性市場的形成。沒有其他省份的發展,廣東省的產品可能沒有銷路;沒有全國性市場的存在,廣東可能無法買到便宜的原材料。

也許有人會說,由王委員領銜的提案只是建議限制那些沒有技術和才能的外省勞工,而“大量的專業人才”則不受限制。我想說的是,這一區別對待的建議同樣糟糕,因為它不僅是一種違反法律上平等原則的赤裸裸歧視,而且缺乏可操作性,因為,如何界定“專業人才”是一個智者見智的問題。更何況,目前階段的經濟發展既需要專門人才,也需要沒有太多專長的勞工。沒有後者,城市裡的樓宇建築、道路維護、垃圾清理等都得停止,而這幾乎意味著城市的癱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