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梅

王萬梅

王萬梅,女,1944年生,山西清徐人。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山西省晉中地區晉劇團名譽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工旦角。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山西劇協理事、晉中地區文聯副主席、劇協副主席。山西省第六、七、八屆人大代表。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王萬梅王萬梅
王萬梅16歲拜程玉英的門下學藝,拜師三年就博得“小程玉英”的美稱。“十年浩劫”中,王萬梅演過不少“樣板戲”。1983年,王萬梅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第四屆戲曲演員講習會學習。曾上演過現代戲《海港》、《龍匯頌》、《杜鵑山》《沙家浜》《朝陽溝》等,古裝戲有《下河東》、《秦香蓮》、《打金枝》、《女中孝》、《蘆花》、《三娘教子》等。在1982、1984、1987、1991年曆次地區調演均獲主角一等獎、優秀演員獎、優秀表演獎,參賽劇目有《三娘教子》、《三喜臨門》、《齊宮外史》、《龍風坪》。1982年獲省一級優秀演員獎,1988年獲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參賽劇目《三娘教子》、《蘆花》、《下河東》、《蘆花》由中央電視台、省電視台錄像,在全國播放,由中國唱片社錄製唱片。出版的磁帶有《王萬梅唱腔精萃》、《晉劇傳統戲名家演唱集》,卡拉OK帶有《王萬梅演唱專輯》、《青衣專輯》、《梅花獎專輯》、《晉劇四大青衣專輯》。《女中孝》由省電台錄製四集戲曲廣播劇播放。1993年由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人物榮譽

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詳細介紹

王萬梅王萬梅
王萬梅很好地掌握了老師的“嗨嗨腔”,但她並不因為觀眾喜歡就到處濫用,而是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條件,合理地運用。如《三娘教子》中王春娥向英哥敘述家世的那一大板唱,她在“嗨嗨腔”的運用上就有許多新的創造。這一大板七十多句,她充分利用中路梆子多種板式的變化,對每一句唱腔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她在這段唱中用“嗨嗨腔”有時很濃,如重錘響鼓,震撼人心;有時卻又很輕,“嗨”在低回委婉的裝飾音中帶過,似有似無,沁人肺腑,娓娓動聽。這一段開頭兩句,開始說過去的事時,“嗨嗨”拖腔明顯而重。這是在一場三娘打斷機頭,“從今後母子兩開銷!”,“娃娃,不得活了”的暴風驟雨般的激烈矛盾過後,王春娥不得不努力平息自己感情的波濤,把一直沒有向英哥吐露的真情實況向英哥傾訴。觀眾在此時也需要有一個感情上的過渡。這幾聲濃重的“嗨嗨嗨”使觀眾在藝術上得到享受,在感情上也得到緩衝,為下面的內心感情的撞擊做好足夠的鋪墊。

在唱到大娘“另嫁夫男”,這最後四個字用了較長的拖腔,“夫”字唱了一板三眼中的兩眼,而這兩眼的時間拉得極長,唱得抑揚頓挫,曲折低回,似有又無,然後重緩一口氣,在“男”字上突然放開,墩墩實實地砸在那裡,仍足以一個似明不明的“嗨”結束。這一抑一揚之間表達了三娘本不想說,此時卻已不得不說,說出來又是惋惜,又是譴責的心情。唱到她茹苦含千撫養著不是親生的那沒人管的孩子是如何的艱難,“你把娘左邊尿濕右邊換,右邊膚濕抱在胸前,渾身上下都濕遍,為娘我貼身肉把它暖乾……”這一段[垛板],也做了新的安排。[垛板]一般唱來多是平鋪直敘。王萬梅卻把前三句節奏放慢,唱來情切切,意深沉,如涓涓細水,點點流入人的心田,後面幾句,速度加快,字字撞擊人的靈魂。隨著英哥的一聲“親娘”的呼叫,台上台下都融合在這偉大的、善良的母愛之中。

王萬梅確實有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本領,她在與丁果仙的弟子張鳴琴合演的《蘆花》中,唱得依然是感情濃重,做的依然是神采飄逸,她把那個給前房兒子的棉衣里絮蘆花的後母刻畫得十分得體,幾個層次的思想變化演得很是準確。兩齣戲部充分顯示出這個演員的本事。

評審意見

王萬梅較為全面掌握晉劇程派青衣表演的技能、技巧,舞台形象鮮活,且有自己創新之處。有“小程玉英”之稱,在傳承地區的觀眾中影響很大。傳承脈絡清晰,師承嚴格,傳承能力和意願均強。經過評審組評審,該申報人王萬梅符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審標準,同意推薦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晉劇明星

晉劇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劇種,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於它的活動地區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晉中一帶,而且這一劇種歷來受到山西中部廣大民眾的歡迎、喜愛,因稱中路梆子。
丁果仙| 高文翰| 郭彩萍| 馬秋仙| 孫紅麗| 王珍如| 謝濤| 楊紅麗| 張美琴| 張鳴琴| 程玉英| 侯峻山| 栗桂蓮| 牛桂英| 宋轉轉| 王艾艾| 王萬梅| 筱桂琴| 筱桂桃| 筱吉仙| 范雲海| 馮繼忠| 馮煊| 王愛愛| 冀美蓮| 田桂蘭| 郭鳳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