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福[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

王月福[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
王月福[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性別 :男 籍貫:山東省萊陽市 出生年月:1963年9月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職務:副院長 從事學科領域: 一級學科:作物學 二級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研究方向:作物優質高產栽培生理生態 榮譽稱號和社會兼職: 山東省農學會理事,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園區理事,山東省萬名科技人員下鄉抗旱保春管活動先進個人。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2.07-1986.07,萊陽農學院農學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90.08-1991.03,日本山口畜產試驗場研修;

1994.09-1997.07,山東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8.09-2001.07,山東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獲農學博士學位;

1991.07-1997.09,萊陽農學院農學系,講師;

1997.09-2003.10,萊陽農學院農學系,副教授;

2003.10-2005.08,萊陽農學院農學系,教授,教研室主任;

2005.08-2007.11,萊陽農學院植物科技學院,教授,副院長;

2007.11至今,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副院長;

主講課程

主講本科生課程:作物栽培學總論、作物栽培學各論。

主講研究生課程:作物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實踐、植物衰老生理。

指導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1人。

主要貢獻

主持和參加的教學研究課題

項目名稱 起止時間 項目來源 項目編號 經費總額(元) 主持/參加
《作物栽培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2005-2009 青島農業大學 3000 參加
《作物栽培學》校A類課程建設 2003-2006 萊陽農學院 2000 參加
改革《作物栽培學》實驗、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006-2008 青島農業大學 2000 參加
改革實驗教學提高作物栽培學教學質量 2005-2008 萊陽農學院 1500 主持
農學專業校級品牌專業 2006-2009 青島農業大學 1500 參加
農學專業山東省特色專業 2008-2009 山東省教育廳 200000 第2主持

獲獎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 本人位次 獎勵等級 獎勵名稱 頒獎單位 時間
《作物栽培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2 三等獎 教學成果獎 青島農業大學 2009.01
氮肥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對小麥乾物質積累運轉和產量的影響 指導教師 優秀論文 優秀學士論文 山東省教育廳 2008.07
作物栽培學 2 優秀課程 校級優秀課程 萊陽農學院

教學研究論文

1、農業生態學教育體系的創新設計及套用,陝西教育,2008.02

2、試探革新農學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路與策略,陝西教育,2008.03

3、提升農業耕作與生態研究方向,促進作物學科建設,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04

4、以青島農業大學為例 新形勢下菸草專業人才需求變化與培養對策,青島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實踐,2008.12

科研工作情況

學術成就概述

自1986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麥和花生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後主持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山東省科技廳等項目20餘項。主要業績:一是通過旱作冬小麥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探明了旱作小麥高產超高產的生態學、形態學和生理學基礎,豐富了作物栽培學學科的理論,形成的旱地小麥肥料早施深施節水高產栽培技術為山東省主推技術,在山東、河北等省進行大面積推廣,多年多點創出旱地小麥畝產600Kg以上的高產示範田,累計推廣面積達1億畝以上,增產小麥40億Kg以上,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二是在小麥品質生理和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成績突出,從小麥碳、氮兩大代謝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品質類型小麥品種品質和產量形成的機理,探討了氣候條件、土壤條件、栽培措施等對小麥品質和產量形成的調控效應和機制,為小麥優質高產提供了理論依據和配套保優栽培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三是選育出3個被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旱地小麥品種(魯麥17號、萊農8834和青麥6號)。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發表在2002、2003年《中國農業科學》的兩篇論文位居高被引頻次論文前列,參編教材和專著10餘部。

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起止時間 項目來源 項目編號 經費總額(萬元) 主持/參加 位次
膠東半島小麥超高產節本增效技術模式 科技部 2004-2006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40 第2主持 2
膠東丘陵小麥高產穩產節本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 2007-2009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50 第2主持 2
環境協調型旱作節水農作制度研究 2007-2010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 20 第2主持 2
出口創匯型菜田輪作換茬新型農作制研究與示範 2008-2010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 200803028 10 主持 1
春花生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 2008-2010 山東省科技攻關 2008GG10009003 10 主持 1
"花生優質安全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子課題"春花生超高產(600kg/畝)生育規律與關鍵栽培技術研究" 2006-2010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40 第2主持 2
花生產業體系科學家崗位 2008-2013 科技部農業部 350 第2主持 2
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選育和配套技術研究 2005-2008 山東省科技廳 20 第2主持 2
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選育和配套技術研究 2006-2008 山東省科技廳 15 第2主持 2
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培育 2007-2009 山東省科技廳 15 第2主持 2
高產優質多抗花生新品種培育 2008-2010 山東省科技廳 10 第2主持 2
小麥-玉米周年生物節水栽培技術研究與套用 2008-2012 青島科技局 5 第2主持 2

科研論文

(代表本人學術水平的論文,20篇左右,包括外文)1、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vailability at post-anthesis stage on grain nutrition and quality in strong-gluten winter wheat,Comptes Rendus Biologies,2009.03

2、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對優質強筋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生態學報,2008,28(9):4396-4404

3、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對小麥旗葉光合特性和產量的影響,生態學報,2008,28(10):4896-4901

4、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對小麥旗葉衰老及粒重的影響,套用生態學報,2008,19(11):2388-2393

5、氮素水平對小麥籽粒產量和蛋白質含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中國農業科學,2003,36(5):513-520

6、施氮量對小麥籽粒蛋白質組分含量及加工品質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2002,35(9):1071-1078

7、氮素營養水平對冬小麥氮代謝關鍵酶活性變化和籽粒蛋白質含量的影響,作物學報002,28(6):743-748

8、小麥籽粒灌漿過程中有關澱粉合成酶的活性及其效應,作物學報,2003,29(1):75-85

9、高低肥力土壤小麥基施和追施氮肥的利用效率和增產效應,作物學報2003,29(4):491-495

10、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對小麥氮素吸收運轉及籽粒產量和蛋白質含量的影響,套用生態學報2003,14(11):1868-1872

11、施氮量對花生葉片蔗糖代謝及產量的影響,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7,29(4):456-459

12、施氮量對不同類型花生蔗糖合成及產量的影響,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8,14(2):398-402

13、套用親緣關係指數分析山東省不同年代主栽花生品種的遺傳多樣性,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8,30(1):46-50

14、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對小麥氮代謝特性和子粒蛋白質含量的影響,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8,14(6):1035-1041

15、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對小麥根系氮同化及籽粒蛋白質含量的影響,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3,9(1):39-44

16、氮素營養水平對小麥旗葉衰老過程中蛋白質和核酸代謝的影響,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3,9(2):178-183

17、不同水分處理對耐旱性不同小麥品種旗葉衰老的影響,西北植物學報2002,22(2):303-308

18、不同施肥水平對不同品種小麥籽粒蛋白質和地上器官游離胺基酸含量的影響,西北植物學報,2003,23(3):417-421

19、小麥開花後旗葉中蔗糖合成與籽粒中蔗糖降解,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2,28(3):235-240

20、追氮時期對小麥旗葉中蔗糖合成與籽粒中蔗糖降解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2002,35(7):771-776

主編、參編學術著作

著作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位次或職責
實用種子檢驗技術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3 參編
作物育種學總論 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1993 參編
作物育種與良種繁育 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1993 參編
優質專用小麥品種與栽培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1 第二主編
小麥節水節肥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參編
北方特用經濟作物栽培學 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2 參編
節水高效農業理論與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參編
品種環境措施與小麥品質 氣象出版社 2004 參編
現代小麥栽培科學及其發展展望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參編
中國專用小麥育種與栽培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 參編
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7 參編
節水農業在中國 中國農業科學出版社 2007 參編
花生標準化生產技術 金盾出版社 2009 第二主編

獲獎記錄

2003年獲山東省“九五”農業良種產業化開發先進個人。2009年獲得山東省萬名科技人員下鄉抗旱保春管活動先進個人。另外,近幾年還開展了花生、中草藥方面的研究,“萊陽沙參優質高產新品種的選育及規範化生產技術研究”,於2007年獲山東省教育廳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位)。2003年以來每年均被評選為青島農業大學優秀教師。科研成果:“小麥品質生理和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於200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4位);“旱地小麥肥料早施深施節水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於2007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位);“小麥品質生理及山東品質區劃和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於2005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4位);“冬小麥旱作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於2006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3位);“優質耐旱冬小麥新品種萊農8834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於1999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1位);“旱地小麥高產需水特性與配套技術研究”於2000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3位);“廣適性冬小麥新品種魯麥17號的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於1996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4位),另外獲得山東省教育廳、農業廳等科技進步獎6項。

成果名稱 位次 獎勵等級 頒獎單位 時間
山東省小麥中產變高產模式與最佳栽培技術規程的研究 10 二等 山東省政府 1991
高產抗旱小麥新品種魯麥17號 5 審定 山東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1990
廣適性冬小麥新品種魯麥17號的選育及套用 4 二等 山東省教委 1994
廣適性冬小麥新品種魯麥17號的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 4 三等 山東省政府 1995
棉花黃萎病致病性變異的遺傳基礎與致病型鑑定新技術研究 3 三等 山東省政府 1996
優質耐旱冬小麥新品種萊農8834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1 三等 山東省政府 1999
旱地小麥高產需水特性與配套技術研究 3 三等 山東省政府 2000
冬小麥矽鉀配施效應的研究 2 一等 山東省教育廳 1999
小麥品質生理及山東品質區劃和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 4 二等 山東省政府 2005
小麥品質生理和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 4 二等 國務院 2006
旱地小麥肥料早施深施節水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 3 一等 青島市政府 2006
旱作冬小麥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 3 二等 山東省政府 2006
旱地小麥肥料早施深施節水優質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 3 二等 教育部 2007
萊陽沙參優質高產新品種的選育及規範化生產技術研究 2 二等 山東省教育廳 200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