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勝[企業家]

王國勝[企業家]

王國勝,身高1.55米,先天殘疾,前弓後駝。但由他創立的駝人集團,目前下屬7家分公司、兩個生產基地、一個研發中心,占地面積達8萬平方米,資產過億。

基本信息

簡介

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殘疾人王國勝身殘志堅,1993年以兩萬元資金起家,經過12年奮鬥,成立河南駝人集團,註冊資金8160萬元,企業吸納142名殘疾人就業。8月26日,集團成立揭牌,市委副書記鄒文珠、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富均出席揭牌儀式並為集團成立揭牌

王國勝天生殘疾,但他堅信殘疾之軀

同樣可以譜寫華美的人生樂章。他創辦小型豬場,推銷衛生材料……在和多家醫院的業務往來中,他發現臨床使用的氣管、導管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生產廠家寥寥無幾。他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籌資兩萬元創辦長垣縣華新醫療器材廠,研究開發氣管、導管、麻醉包等產品,部分產品已完全替代進口產品,行銷全國。目前,集團生產30余種麻醉耗材及護理耗材,其中麻醉包和鎮痛泵銷量居全國首位。
王國勝致富不忘回報社會。他的企業安置了周邊村莊的閒散勞動力,其中僅殘疾人就吸納了142人。2002年,王國勝當上了孟崗鄉葦園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村民修路、挖魚塘、建學校,資助村民走出去,開闊眼界,更新觀念。他還投資興辦種豬繁育企業,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帶動村民致富。

主要業績

做過獸醫,推銷過醫療器械的王國勝,1993年通過自學發明了清泥生產氣管導管囊的土辦法,並於當年籌資2萬元,在河南長垣縣創辦了“長垣華新醫療器械廠”。1996年,他發明的氣管導管獲得了省級科研成果獎,研發的麻醉包、鎮痛泵等產品在全國同行業銷量名列前茅,雙腔支氣管還填補了國家空白。1997年他給自己的產品註冊了“駝人”牌商標。1998年投資百萬元建立“新鄉駝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目前,河南駝人集團已成為集科研、生產、經營於一體的現代化企業,註冊資金6000萬元。駝人集團下屬5家子公司,有職工1000餘人,殘疾員工280餘名。
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對中原故土的熱戀,王國勝先後投資8000萬元在家鄉創辦了衛生材料製造有限公司、利普包裝有限公司和大型種豬場,讓父老鄉親在家門口就可以上班拿工資。王國勝累計已為社會捐資100多萬元。
2003年王國勝被國家人事部和中國殘聯評為“全國自強模範”;2005年入選“2005年度感動新鄉人物”;2006年被評為“河南省十大創新人物”。

生平介紹

噩運 一家六口兩個殘疾

1965年3月,王國勝出生在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孟崗鄉葦園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對這個家庭來說,命運似乎有點不公——他們一家六口兩個殘疾人,全靠幾畝薄田度日。 成人後,王國勝的身高僅有1.55米,體重僅37公斤。
1982年,他準備高考,可因身體殘疾,夢想破滅了。 “我應該怎么辦?應該怎么辦?”無數個夜晚,王國勝這樣問自己,他不敢想像,自己是否要這樣度過一生。
1992年,王國勝在廣東佛山一家醫院推銷醫療器械,聽說當時氣管導管比較緊俏,主要依賴國外進口,產品附加值高,便萌生了要自己生產這種器械的念頭。

奮鬥 創建駝人集團

一個殘疾農村青年想要做成在當時還屬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談何容易?
為學技術,他10多次上河北、下上海,7次騎著機車跑洛陽、鄭州,向專家討教。
有一次,為了一個關鍵技術,王國勝騎上機車,連夜趕往200多公里外的洛陽。專家聽說後,感動得熱淚盈眶,毫不保留地把自個兒掌握的技術全傳給了他。 之後,他又向鄉親們借齊了辦廠所需的2萬元資金。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5年,王國勝的氣管導管終於研製成功,當年便獲得河南省技術成果獎,還填補了國內氣管導管生產的空白。
1996年,他註冊了“駝人”牌商標。
王國勝說:“這商標‘駝’字小、‘人’字大,在我們這個社會裡,殘疾人照樣可以乾出一番事業,駝人也能頂天立地!”
如今的駝人集團已擁有數百種醫療器械產品,生產的麻醉包和鎮痛泵銷量已穩居全國首位,並且出口到歐洲、印度、土耳其、韓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就這樣,駝人集團發展成擁有7家分公司、兩個生產基地、一個研發中心、占地面積達8萬平方米、資產過億的集團。

回饋 創業後富民、助殘

“創業富民、助殘,讓更多的鄉親們富裕起來,讓更多的殘疾人就業自立,是俺的最大願望。”王國勝這樣說。 為造福鄉親,1999年,王國勝把企業從長垣縣城遷回家鄉葦園村,相繼安排了近2000人就業,人均月收入超過800元。
為改善家鄉落後面貌,王國勝先後拿出400萬元資助修路、架橋、建學校。
他花錢在媒體上刊登錄用殘疾人就業啟事,接納本地及周邊地區近400名殘疾人就業,還建起方便舒適的殘疾人公寓,專門為殘疾人使用的設施應有盡有。
現在,王國勝被評為“河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會長”、河南省政府“扶殘助殘慈善大使”、中國殘聯和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愛心人士”,駝人集團獲得全國“殘疾人之家”等榮譽稱號。

創業故事

“駝人”王國勝的陽光事業

身高1.55米,體重37公斤,先天雞胸駝背,身體羸弱,很難把他和一個擁有五家公司、近億元資產的駝人集團董事長聯繫在一起。
“我願是頭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駱駝,帶著殘疾人尋找生活希望的“綠洲”,馱起一方百姓的幸福!”這是駝人集團董事長王國勝正在實踐的目標。他說“駝人”兩個字,‘駝’字小,‘人’字大,在我們這個社會裡,殘疾人照樣可以乾出一番事業,駝人也能頂天立地!”

永不言敗,挺起生活的脊樑

先天殘疾的王國勝卻有著一種不屈的意志和頑強的精神,1982年高中畢業的他沒能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從17歲開始跟著在獸醫站工作的父親學期了獸醫,半年後他獨自回到家鄉孟崗鄉葦園村,辦起了一家獸醫診所。後來因為生意慘澹,診所難以維持下去,王國勝就跟人學起了療瘡治瘍,走街串巷給人看病,再後來他從市場上買回來一種治療偏癱的儀器,給病人看病,但治療效果不好,也沒有持續下去。
1987年王國勝開始走向推銷勞保用品的道路,憑藉勤奮和坦誠,很多人用過他的產品後記住了這個言語不多、為人坦誠的小伙子。王國勝先後推銷過拖靶、掃帚、刷子、衛生用品等,後來他把經銷範圍定在醫院、防疫站的醫療器械用品,並把低質易耗品延伸到有機玻璃熏蒸箱、氣管導管銜接管、呼吸囊、麻醉機配件等,市場遍及重慶、佛山、珠海、海口等地,漫長而艱難的推銷之路,讓王國勝了解到醫療器械市場,看到了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廣闊前景。

刻苦鑽研,無盡苦海終有岸

1992年的秋天,廣東省斗門縣人民醫院讓王國勝給他們購進一些氣管導管囊,王國勝找到了這類生產廠家,但因為生產規模小,企業都是按訂單生產。在等待產品的幾天,他不斷到車間學習氣管導管囊的生產工藝,回到家裡,王國勝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的圖書,研製氣管導管的生產技術。1993年他研製出了第一根氣管導管囊。
1993年,王國勝借來2萬元在縣城辦起了長垣縣華新醫療器材廠,兩年之內他已向親戚、朋友累計借款14.5萬元,還有好幾次差點因為資金緊張而停產。1996.年底,王國勝還清了所有外債,他生產的氣管導管完全代替了進口產品,並獲得省級科研成果獎。他研究開發的麻醉包、鎮痛泵等產品在全國行業銷量名列前茅。1997年王國勝給自己的產品註冊了“駝人”牌商標,1998年投資百萬元建成新廠,並將廠名更名為“新鄉市駝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完成了從創業到擴展俄第一次飛躍。

自強不息,造福家鄉富百姓

2001年回家時,王國勝看到家鄉孟崗鄉葦園村兒時的夥伴還過著和玉米粥穿補丁衣服的生活,他感到一陣心酸,他說:“我現在是有錢、有房、有車了,但我的戶口還在葦園,我不會離開這裡,因為鄉親們還很窮。作為一名黨員,我一個人富了算什麼,我不能看著企業發展了,鄉親們還在受窮!”他暗下決心要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2002年,王國勝在葦園村興建衛生材料有限公司和利普包裝有限公司,從村里吸納120名村名,讓父老鄉親不出村子就能掙到錢。2003年,一個現代化的生產基地在葦園建成,村里200多個農民成為在自家門口拿工資的上班一族。
現在王國勝擔任了葦園村黨支部書記,這下他更忙了,王國勝招商引資辦養豬場、修建魚塘、打通通到縣城的柏油路、為村國小建校舍......每年還要拿出一些錢資助貧困家庭的上學孩子及孤寡老人。幾年間,王國勝已累計捐資100多萬元。
“太陽是無私的,陽光照耀大地是部分貧富的,我不是太陽,但我要讓像我一樣的殘疾人,都享受陽光和陽光下的尊嚴。”在駝人集團,王國勝為100多名殘疾人找到了就業崗位,是他們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為社會創造財富,創造價值,讓他們重新又有燦爛的陽光。2003年王國勝被人事部和中國殘聯屬於“全國自強模範”榮譽稱號。
現在的駝人集團已經發展到5個子公司,年產值6000多萬元,生產範圍涉及醫療器械生產包裝、模具等,職工達到900人。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命脈,效益是企業存在的價值,科技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人才是企業前進的關鍵。”這就是王國勝確立的“駝人理念”。
企業越做越大,一些南方的投資商力邀王國勝到南方投資辦廠,王國勝說:“都往南方去了,中原的崛起靠誰呢?家鄉的富裕和興旺,有我的義務和責任。”
這就是一個用自己的羸弱身軀,造福一方百姓,用自己燃燒的生命,詮釋著人生的價值的“駝人”王國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