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馬梅茶

玉竹馬梅茶

【組成】玉竹、北沙參、石斛、麥冬、烏梅各等量。

玉竹馬梅茶

【出處】

玉竹馬梅茶玉竹馬梅茶
《中國藥膳學》
【組成】玉竹、北沙參、石斛、麥冬烏梅各等量。
【功用】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主治】①口渴津傷,消谷易飢,辨證屬肺胃燥熱的消渴病。②熱病傷陰,咽乾口渴,或虛勞乾咳潮熱,或病後五心煩熱,目暗,納少舌紅而乾,辨證屬胃陰不足者。
【製法】將上藥共研粗末。每服取100克,置保溫瓶中,以沸水沖泡,蓋悶15分鐘,代茶頻飲。清液飲完,可再用沸水沖入,繼飲,至藥汁盡為止。
【宜忌】脾胃虛寒、大便不實,或胃有痰飲、濕濁、食少脘脹、舌苔厚膩者忌服。

注意事項

【按語】

玉竹馬梅茶玉竹馬梅茶
消渴病的發病機理,多為陰津虧損,燥熱內生。實驗導:辨證為陰虛者,觀察指標,多有糖耐量降低現象,臨床用養陰生津藥治糖尿病陰虛型,有確切療效。玉竹烏梅茶中諸藥均有養陰生津、潤肺養胃之效。《本草正義》說王竹“今惟以治肺胃燥熱,津液枯涸,口渴咽乾等證,而胃火烘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飢者,尤有捷效。”據現代藥理研究,口服玉竹浸膏,對高血糖有顯著抑制作用,日本人加藤篤報導:提取出王竹降糖作用的活性成分——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能使小鼠血糖下降,有改善糖耐量的傾向。《聖濟總錄》治消渴方,以麥冬配烏梅同用(麥門冬湯),治喉乾不可忍,飲水不止。據現代藥理研究,麥冬能促胰島細胞的恢復,降低血糖,促使肝糖元增加。《醫醇義》中的祛煩養胃湯,治中消,以王竹、麥冬、石斛、北沙參等藥組成。可見本方為治消渴與熱病陰傷口渴或病後陰津虧損之證的理想方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