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香蒜

玉林香蒜

玉林香蒜,是玉林特產。“玉林人食香蒜”的論調由來已久,香蒜,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稱葫,又稱葫蒜。以其鱗莖、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為大蒜、小蒜兩種。蒜的種類的分類方法很多,一般按鱗莖的皮色可分為:白皮蒜和紫皮蒜;按蒜瓣的大小分為:大瓣蒜和小瓣蒜;按是否抽薹,還可分為:有薹種和無薹種;按種植方法的不同分為:青蒜(蒜苗)和蒜黃。

簡介

玉州區種植玉林香蒜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特有土質種植的香蒜頭以肉質晶瑩、味道辣香而聞名。為做強做大玉林香蒜產業,玉州區近年來積極打造“玉林香蒜”品牌,使玉林香蒜產業獲得快速發展,目前玉林香蒜基地面積5萬畝,蒜農有3萬多人,從事行銷玉林香蒜的達700多人。

發展

玉州區在玉林香蒜的品牌打造上下足了功夫,前年,在該區的努力下,玉林香蒜擁有了“郁州”牌商標,並被評

玉林香蒜摘采香蒜
廣西優質農產品,接著,該區立即著手開展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通過嚴格的審查和社會公示,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發文批准對產地為玉州區的“玉林香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對玉林香蒜的品種、整地、播種、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等技術要求均作出具體規定,將有力促進玉林香蒜生產標準化,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更為重要的是,地理標誌產品是國際市場的“質量通行證”,可杜絕市場上的假冒產品,玉州區的玉林香蒜生產者均可申請使用地理標誌產品標識,大大提升了玉林香蒜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玉州區還積極攜玉林香蒜參加各種農博會,建立“玉林香蒜”主頁,使玉林香蒜的特點廣為人知,玉林香蒜也由此變成不愁嫁的“皇帝女”,目前已建立了遍布國內大中城市的行銷網路,每年所產香蒜苗及蒜頭均暢銷國內及東南亞一帶。今年該區3萬畝玉林香蒜青蒜苗已銷售一空,銷售收入6000多萬元,2萬畝玉林香蒜乾蒜頭正在熱銷中,產值可達3000多萬元。

歷史

《中國實業志》載:“蒜一身殆無不可食,而與有腥氣之肉類,共煮之,可以除腥氣”。山東人以生食蔥蒜為嗜

玉林香蒜香蒜
好,幾乎達到了每飯必備的程度。《清稗類鈔》載:“北人好食蔥蒜,亦以北產為勝,不論富貴貧賤之家,每飯必具,此言不為過之語。”大約在東漢章帝時(公元76年—88年),李恂任兗州刺史,將蒜種帶到住所種植,後又分贈下屬、家眷,從而相傳相種,漸漸地從兗州發展至周圍各郡、縣,而嘉祥,而濟寧,而蒼山......並擴展到山東各地,經長期繁衍,形成了以蒼山一帶所產之蒜最佳,並成為當地特產。

蒜入饌方法頗多,可做主料(如青蒜、蒜薹)、配料、調料、點綴之用。以蒜瓣配製的菜餚有:江蘇燉生敲、四川大蒜燒鯰魚廣東蒜子瑤柱脯...蒜用做調料就更多見了,如四川的蒜泥白肉,又如山東的蒜泥黃瓜、夏季食用的涼麵的菜碼中加蒜泥......蒜具有殺菌和防癌的功效,每100克鮮蒜中,含水分64—72克,蛋白質3.6—6.9克,碳水化合物22—30.3克,蒜還含有大蒜素,具有殺菌作用。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因此山東人食蒜有著歷史性、傳統性、科學性、延續性的特點。

古人食蒜

大蒜原產於亞洲西部高原,也蔓衍於中亞地區。張騫通西域,攜回大量域外物種,大蒜也是其中之一。大蒜傳入

玉林香蒜玉林香蒜
中國後,很快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美蔬和佳料,作為蔬菜與蔥、並重,作為調料與齊名,食用方式也多種多樣。

西晉時,老百姓已常食大蒜。晉惠帝逃難時,就曾從民間取大蒜佐飯。《太平御覽》記:"成都王穎奉惠帝還洛陽,道中於客舍作食,宮人持斗余粳米飯以供至尊,大蒜、鹽、豉到,獲嘉;市粗米飯,瓦盂盛之。天子啖兩盂,燥蒜數枚,鹽豉而已。

南北朝時,食蒜之例趨於多見。《南齊書·張融傳》載:"豫章王大會賓僚,融食炙始畢,行炙人便去,融欲求鹽、蒜,口終不言,方搖食指,半日乃息。"《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八和齏"的製作方式,其中重要的一味就是大蒜。其云:"蒜:淨剝,掐去強根,不去則苦。嘗經渡水者,蒜味甜美,剝即用;未嘗渡水者,宜以魚眼湯半許半生用。朝歌大蒜,辛辣異常,宜分破去心,全心用之,不然辣,則失其食味也。"製作中,"先搗白梅、姜、橘皮為末,貯出之。次搗粟、飯使熟,以漸下生蒜,蒜頓難熟,故宜以漸。生蒜難搗,故須先下。"可以看出蒜是八和齏的主味之一,為首選佳佐。

唐人食蒜之風大興,好蒜者觸處可見。《廣五行記》載:"唐鹹亨四年,洛州司戶唐望之冬集計至五品,進止未出間,有僧來覓,……曰:’貧道出家人,得飲食亦少,以公名故
相記,能設一鱠否?’司戶欣然。既處置此魚,此僧云:’看有蒜否?’家人云:’蒜盡,得買。’僧云:’蒜即盡,不可更往。’苦留不可。"這僧人本自討魚吃,卻因為無蒜佐料,就不肯吃魚。由此可見大蒜在當時人心目中的地位。

宋人食蒜,烹製方法更多。浦江吳氏《中饋錄·制蔬》就介紹了蒜瓜、蒜苗乾、做蒜苗方、蒜冬瓜四種食蒜法。"蒜瓜"條云:"秋間小黃瓜一斤,石灰、白礬湯焯過,控乾。鹽半兩,醃一宿。又鹽半兩,剝大蒜瓣三兩,搗為泥,與瓜拌勻,傾入醃下水中,熬好酒、醋,浸著,涼處頓放。冬瓜茄子同法。""蒜苗乾"條云:"蒜苗切寸段,一斤,鹽一兩。醃出臭水,略涼乾,拌醬、糖少許,蒸熟,曬乾,收藏。""做蒜苗方"條云:"苗用些少鹽,淹一宿,涼乾。湯焯過,又涼乾。上甘草湯拌過,上甑蒸之,曬乾,入瓮。"宋人食蒜,或生食,或用於烹調。大蒜在食用方面的各種用途,都已被宋人掌握。

元明時,人們烹蒜的手法比宋人更成熟,巧思出新,錦上添花。如明人高濂《飲饌服食箋》記載了"蒜梅"的做法:"青硬梅子二斤,大蒜一斤,或囊剝淨,炒鹽三兩,酌量水煎湯,停冷浸之。候五十日後滷水將變色,傾出再煎,其水停冷浸之,入瓶。至七月後食。梅無酸味,蒜無葷氣也。

清人食蒜,與現代幾無差別,其烹製方式可分為南北兩大派系。山東人丁宜曾《農圃便覽》所記烹蒜法具有典型北方風味。如"水晶蒜":"拔苔後七八日刨蒜,去總皮,每斤用鹽七錢拌勻,時常顛弄。醃四日,裝磁罐內,按實令滿。竹衣封口,上插數孔,倒控出臭水。四五日取起,泥封,數日可用。用時隨開隨閉,勿冒風。"無名氏《調鼎集》記載了江浙一帶的烹蒜方式。如"醃蒜頭"條云:"新出蒜頭,乘未甚乾者,去乾及根,用清水泡兩三日,嘗辛辣之味去有七八就好。如未,即將換清水再泡,洗淨再泡,用鹽加醋醃之。若用鹹,每蒜一斤,用鹽二兩,醋三兩,先醃二三日,添水至滿封貯,可久存不壞。設需半鹹半甜,一水中撈起時,先用薄鹽醃一二日,後用糖醋煎滾,候冷灌之。若太淡加鹽,不甜加糖可也。"手法細膩,加工講究。但總的來說,南方人的好蒜程度比不過
北方人,這大概是北方大蒜種植面積和產量都遠超過南方的原因。

動腦多吃蔥和香蒜

蔥和香蒜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又發現,常食蔥和蒜,還能降血脂、降血糖及降血壓,甚至可以補

玉林香蒜美食
腦。

人的大腦活動所需能量是葡萄糖所提供的,而葡萄糖轉變為能量則又離不開維生素B1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只有葡萄糖而沒有維生素B1的作用,葡萄糖也就無法轉變為供給腦的能量。相反,會使糖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堆積在大腦內,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
研究者發現,只要把蒜和少許的維生素B1放在一起,即可產生一種叫做“蒜胺”的物質,而蒜胺的作用,在增強維生素B1作用的同時,且比維生素B1的作用還要強。
蔥里含有一種物質,若經常食用,這種物質就會起到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有助於防治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

香蒜汁可止癢

如果患了皮膚濕疹皮炎等,塗抹蒜汁能解除奇癢。將半頭大蒜(最好是紅皮蒜或獨頭蒜)去皮切碎,放到——

玉林香蒜皮膚濕疹
塊8—10厘米見方的紗布上,將蒜末包起來,用橡皮圈將口紮緊,再放到案板上,隔著布將蒜搗爛。將蒜汁塗在患處,瘙癢能立刻消除。皮膚撓破處,塗後有微痛,片刻後即不痛。蒜包用過幾次變乾,泡在水裡揉搓一番,可再用一兩次。

預防奇兵:蔥和蒜

千萬不要小瞧了蔥和蒜,它們對提高免疫力和預防呼吸道疾病有積極的作用。

玉林香蒜配料

蔥,性溫、味辛,具有散寒、健胃、發汗、去痰、殺菌之功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B1、B2、C,礦物質、鈣、磷、鐵、鎂及植物纖維。

提醒:不可與蜂蜜、大棗、楊梅、野雞、地黃、常山、首烏等同時食用。

蒜,性溫、味辛,可健胃、殺菌、散寒。適合於肺病患者食用,大蒜防病宜生用。由於具有顯著的廣譜抗菌作用,所以對春季的呼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

提醒:食用生蒜不宜過多,陰虛火旺(如面紅,午後低熱,口乾便秘,煩熱等)、胃潰瘍、慢性胃炎者要忌食,且不可與蜂蜜同食。

廣西特產

廣西地處我國南方,屬亞熱帶地區,氣候濕熱,物產豐富,尤其是廣西的土特產,品種多,品質好,無污染,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客商看好和大量採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