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房

狀元房

狀元房,是指某出租房曾經住過考上狀元或者考上北大、清華名校的高考考生,後來參加高考的學生家長因為迷信為自己的孩子租住“狀元房”,希望借“風水寶地”讓自己的孩子也能考得個好成績。而房主則趁機大漲“狀元房”房租,有的高達2萬。

基本信息

由來

高考狀元房高考狀元房

每年距離高考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周的時間裡,考生們在為考試做最後的衝刺,家長們也沒有閒著。為了保證考試當天孩子能夠準時抵達考場,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高考的那幾天讓考生住在考點附近。

在賓館酒店被搶購一空的情況下,不少考點附近的居民樓也成了高考房的備選。而這些高考房,不少都聲稱自己的房間在往年住過高分考生,最後考上了“清華、北大”,是“風水寶地”,以此吸引了不少家長的目光。家長為了圖吉利,寧願多花些錢也要讓孩子住進這“狀元房”之中。

房租

北京長椿街附近的一處“狀元房”房東稱自己平日裡自己住在這房子裡,只在高考時對外出租。因為以前住在這裡的考生好幾個都考了600多分,所以為了讓大家都能“沾點喜氣”,自己在高考期間到朋友家住,讓考生能住在這“狀元房”里。而這“狀元房”的價格也隨之升為一天168元,諧音寓意“一路發”。

來自鹹寧的方女士以2.3萬元的年租金,租下了東湖高新湯遜湖社區的一套兩居室房子,接下來的三年,她將在這裡做陪讀媽媽,“這套房子一年1.7萬元算正常的,但是它是一套‘狀元房’,住過兩個北大學生,我好不容易才爭來的,希望孩子沾點喜氣,將來考個好大學……”方女士說這話時,又是高興又是無奈,高興的是為孩子搶了套好房,無奈的是,陪讀房的“熱炒”,讓陪讀成本大幅增加。

炒作

狀元房炒作狀元房炒作

“炒狀元”早已為全社會所深惡痛絕,教育部門也三令五申不得再以任何形式炒作高考狀元。然而,“炒狀元”背後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卻令不少機構和個人慾罷不能。千方百計為“炒狀元”穿上新馬甲,成了他們絞盡腦汁研究的新課題。

不少打著“狀元房”、“風水房”的房主其實都是用這樣一個噱頭來吸引租戶。因為一般這樣的房子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環境好、安靜、配套設施完備,所以不少房主也是借著高考的名義來招攬生意,這些房間的價格和同區域同戶型的房間相比要貴出不少。

有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狀元房”多是虛幌,當追問考生姓名時,房東們卻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

危害

名校綜合症

“狀元房”,表面看,是學校的悲哀,家長的悲哀,然而,凡此種種教育怪象,根源在於當前學校的評價機制、用人機制和應試教育制度。正是高考對學校和學生的升學壓力,名校對孩子前途的潛在競爭力,使得家長和社會都患上了“名校綜合症”而不能自拔。

教育問題

借炒作狀元房抬高房租借炒作狀元房抬高房租

狀元房體現了“狀元崇拜”,而“狀元崇拜”又催熱了“狀元經濟”,在兩者互動中,理性的價值判斷卻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一則,“狀元崇拜”將會固化“考試分數”的重要性,從而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變得更加困難;二則,“狀元崇拜”將會使一部分人成為特殊群體,而忽視了考試的偶然性同能力的必然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既導致了新的不公平,又容易因標準失范,而傷及更多的人。“非狀元”的情感被漠視,利益被忽略,是其“不能承受之輕”;“狀元”的能力和水平被過度放大,又是其“不能承受之重”。

無必然作用

即便“狀元房”真的住過狀元,又能給後來者帶來多少“好運”,家長為了圖吉利寧可多花錢也對“狀元房”趨之若鶩,說好聽點是尋求心理安慰,說難聽點或許有“錢多、人傻”之嫌呢。

建議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老師提醒考生和家長,雖然租住高考房能夠為考生節省一些路途上的時間,但突然改變居住環境也許會對考生產生極大的不適應,反而影響考生的發揮。如果考生的家距離考點不是特別遙遠,考生完全可以合理安排時間,住在更為熟悉的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