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那些效果較好、臨床使用較多,在定位、作用和分布上明顯相關的一些穴位。這些穴位經過特殊歸類、命名而成各種不同的特定穴。

特定穴

正文

指那些效果較好、臨床使用較多,在定位、作用和分布上明顯相關的一些穴位。這些穴位經過特殊歸類、命名而成各種不同的特定穴。

分類

包括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八脈交會穴、下合穴;分布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分布在四肢軀幹部的八會穴、經脈交會穴等十類穴。
五輸穴指“井、滎、輸、經、合”五類腧穴。它們有以下特點: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以治臟腑病為主,都歸屬於十二經,從肢端開始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向心性排列,都與五行相配屬。在治療上常用的方法一是按《難經》所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來用;另一是按《難經》所說的“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來用,如肝(木)實證可在心(火)經上選屬火的少府穴,肝虛證可在腎(水)經上選屬水的陰谷穴。
原穴是本經氣血流止之處,又是本髒氣血流止之處,還是三焦的原氣進入該經脈的部位。由於原穴是臟腑原氣匯聚之處,所以原穴的變化最能反應臟腑氣機的變化。近代研究也最多。
絡穴位於十四經穴別出絡脈的位置上,為絡脈所屬。由於絡脈聯繫表里經,所以絡穴有約束、溝通表里經,使二經氣血互相調節的作用,從絡脈的變化上可以看出表里兩經的變化。絡穴常與原穴配伍,稱之為原絡配伍,或主客配伍。
郄穴是經脈之氣深聚的部位。郄有空隙、間隙的意思,穴也有空隙、間隙的意思,可見郄穴十分強調間隙,說明郄穴的間隙比較狹窄而深,是經脈之氣深聚的部位。在治療上,陰經的郄穴多治血,陽經的郄穴多治氣,陰經的郄穴多治瘀,陽經的郄穴多治痛。郄穴常與郄穴配伍,稱之為雙郄配伍,還常與絡穴配伍,稱之為絡郄配伍。
八脈交會穴是指八條正經和奇經八脈相交會的八個穴位。它們都在四肢遠端,所謂的交會不是經脈的直接交會,而是以經氣相應所產生的協調作用為主的“交會”。在臨床上多採用上下配伍的方法,如公孫配內關、外關配臨泣、後溪配申脈、列缺配照海。除了根據病情使用之外,還在靈龜八法飛騰八法上使用。
下合穴是指六腑在下肢的合穴,是六腑的氣機下注而形成的穴位,穴位與六腑之間有著直接的相連關係。主要治療六腑本身的疾病,如痢疾為大腸病,故用大腸腑的下合穴上巨虛;泄瀉為小腸病,故用小腸腑的下合穴下巨虛等。
背俞穴是指臟腑經氣輸注於腰背部的穴位,其特點是:穴位均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上;可以通過按壓、循摸找到穴位的具體位置。主要治療臟腑本身的疾病。
募穴是指臟腑的經氣結聚於胸腹部的穴位。募穴在多條經脈上均有分布,而主要在任脈上;在陰陽經上均有穴位。治療時多以從陽引陰或從陰引陽法進行選穴。使用上多與背俞穴配伍,稱之為俞募配伍,如心為五臟之一,屬陰,故選屬陽的背俞穴心俞治療;胃為六腑之一,屬陽,則選屬陰的募穴中脘治療。
八會穴是指髒、腑、筋、骨、髓、脈、氣、血八者的經氣,在運行過程中聚會的部位。它可以治療人體八個方面的疾病,以虛證和內熱證使用較多。
經脈交會穴是指經脈交會處所形成的穴位,交會穴所屬經脈稱為本經,相交經稱為他經。交會穴的分布以頭身部為主,一般陽經與陽經相交,陰經與陰經相交。目前確認的交會穴名有108個。交會穴主治本經病,兼治交會經病。

定義

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療作用並有特定稱號的腧穴。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