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巴氏桿菌病

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表現高熱、肺炎、急性胃腸炎及內臟器官廣泛出血為特徵。治宜抗菌消炎。牛巴氏桿菌病也稱牛出敗, 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細菌存在於病畜的全身各組織、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健康家畜的上呼吸道和扁桃體也帶菌,當寒冷、悶熱、潮濕、擁擠、通風不良、疲勞運輸、飼料突變、營養缺乏、患寄生蟲病等不良條件使畜體低抗力降低時,可自行發病。本病多為散發,綿羊可大量發病。

症狀和病變

本病常分三型,即敗血型、水腫型和肺炎型。

敗血型:病初發燒(41-42℃),精神沉鬱、脈搏加快,肌肉震顫,鼻腔乾燥,結膜潮紅,呻吟、腹痛、下痢,有時鼻孔有血,多於1日內死亡。剖檢見全身漿膜、黏膜、皮下組織和肌肉出血;淋巴結出血;水腫;體腔積漿性、纖維素性滲出液;肺水腫。

水腫型:由於喉、頸、胸部皮下炎性水腫,病畜出現發燒、呼吸困難,舌伸出口外,流涎,口腔黏膜發紺,最後窒息死亡。剖檢見頸、胸部皮下和咽、喉頭黏膜水腫(水腫液呈淡黃色);頭、頸部淋巴結充血,呼吸道呈卡他性炎。

肺炎型:病牛呼吸困難,乾咳、鼻孔流出泡沫性、膿性液體。胸壁聽診有支氣管呼吸音和水泡性雜音,有時尚可聽到摩擦音;叩診有實音區,動物表現痛苦。病程3-6天。剖檢見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變化。胸腔積大量漿性、纖維素性滲出物,整個肺有不同時期的肺炎肝變期,使肺切面呈大理石狀。小葉間水腫、增寬、淋巴管擴張。有時,較大範圍的肺小葉呈一致的紅色、充血、出血。此外,尚可見膠樣浸潤,漿膜散在出血點,支氣管和縱膈淋巴結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可見間質纖維化和化膿性肺炎。

診斷

根據流行情況,症狀和病變,特別是做細菌學檢查,可確診。

防治

病畜用磺胺、抗菌素治療,同時要加強護理。平時儘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定期用菌苗免疫。可選處方:

處方1

(1)巴氏桿菌抗血清 80ml用法:一次皮下注射。

(2)12%複方磺胺嘧啶注射液 80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5d,首次量加倍。說明:也可用青、鏈黴素,長效抗菌素(江西產)及其它複方磺胺類藥物,重症配強心補液。

處方2

金銀花50g 連翹60g 射干 60g山豆根60g 天花粉60g 桔梗60g黃連50g 黃芩50g 梔子50g茵陳50g 馬勃50g 牛蒡子30g用法:水煎取汁,一次灌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