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漿

牛奶漿來源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果實。天仙果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約3~8米。枝條紅棕色。功用主治:"治痔疾。" "緩下,潤腸。"

基本信息

牛奶漿

正文

牛奶漿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

牛乳甫(《質問本草》),大號牛奶仔(《福建民間草藥》),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葉牛奶子(《浙訌民間常用草藥》),牛奶仔(《福建中草藥》)。

來源

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果實。

植物形態

天仙果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約3~8米。枝條紅棕色。葉互生,厚皮紙質;葉片長卵形或倒卵形,長7~20厘米,闊4~9廈米,中部以上較闊大,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略帶心臟形,全緣,上面有疏短粗毛,下面僅中脈上有細毛,側脈5~7對,小脈顯著,呈網狀;葉柄長2~4厘米,無毛;托葉披針形,淡紅色。隱頭花序;花單性,小花多數,著生於肉質花托內;花托有柄,通常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圓球形或近梨形,橫徑約15毫米,紫紅色,被白色短毛或無毛;苞片4枚,不脫落;雄花具梗,花被片4,雄蕊2或3。瘦果細小。花朋4月。隱花果成熟期8~9月。
分布江蘇、浙江、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
本植物的根(牛奶漿根),莖葉(牛奶柴)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

秋季果熟時採收。

功用主治

①《國藥提要》:"治痔疾。"
②《浙江中藥資源名錄》:"緩下,潤腸。"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