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

牛城

邢台市,又名臥牛城、牛城,位於河北省南部,是中國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擁有3500年的悠久歷史,歷史上先後為商祖乙,趙張耳(秦末起義建立)和後趙石勒的都城。邢台是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鴛水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

基本信息

臥牛城--邢台
臥牛城--邢台
邢台(拼音:Xíngtái 韋氏拼音:Hsingtai 英語:Xingtai)。 別名:順德府(拼音:shùndéfǔ 韋氏拼音:Shuntehfu)
簡稱:邢。別稱:牛城
經緯度
地理位置在北緯36°45'—37°48',東經113°45'—115°50'之間。

牛城概況

邢台又稱“臥牛城”、“牛城”。相傳古時某年天降暴雨,農田被淹,洪水逼城,百姓遭難,有一神牛從天而降,一聲大吼,喝退了洪水,“牛城”的稱謂始終未變。它反映了邢台人民對牛的勤勞、敬業、開拓、奮進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激勵著牛城人民戰天鬥地、改造自然的雄心壯志。
邢台市位於河北省南部,為地級市。轄2個縣級市、15個縣和2個區,190個鄉鎮辦事處,總面積1248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建成面積25.78平方公里)。1996年末人口634.33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6.83萬人)。地理環境優越,交通發達,通訊快捷,京廣、京九鐵路、京深高速公路貫穿南北,邢濟(南)、邢和(順)、邢長(治)公路橫穿東西。邢台機場是河北省南部唯一的航空港,全市形成了鐵路、公路縱橫交錯,航空運輸立體交叉、連線全國各地的交通運輸網路。各縣市區程控電話已同全國聯網,行動電話發展迅猛,可以直撥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

歷史沿革

邢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歷史上曾四次建國,兩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遷都於此,戰國時是趙國早期國都,東晉時趙石勒又建都於此。邢檯曆經變革,曾幾易其名,隋唐稱邢州,寧稱信德府,元稱順德路,明清改為順德府。
邢台有“依山憑險、形勝之地”的美稱。市區有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的開元寺、明代的清風樓,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紀念館等;邢台縣有著著名的仙翁山(又稱張果老山)、白雲山、小西天、凌霄山等風景區,具有“雄、險、奇、幽”誘人景色。柏鄉到境內有距今2000多年“株高八尺、花大如盤”被稱為神花的漢牡丹;臨城崆山白雲洞系溶岩洞景,造型具有罕見的特點和獨特價值,被譽為“北方一絕”。

資源豐富

邢台市資源豐富。目前全市已發現礦產32種,有17種儲量位居河北省前5位。主要是:煤、鐵、銅、石灰岩、石墨、石膏、瓷土、石英、藍晶石、金鋼沙、大理石等。其中煤炭儲量25.3億噸,鐵礦石4.5億噸,均在河北省占重要地位;石膏儲量7.5億噸,在華北居第一。農副產品品種齊全。盛產小麥、棉花、玉米、花生等,素有“糧倉棉海”之稱。年產種類乾鮮果品達1億多公斤,主要有板栗、核桃、蘋果、鴨梨、串枝紅杏、紅棗、柿子、枸杞等。
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邢台得到飛速發展,已成為華北大平原上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初步形成了能源、冶金、機械、建材、紡織、輕工、化工、醫藥、食品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尤其是邢台生產的T815載重汽車、冶金軋輥、藍鳥牌家具、國富牌皮衣、“康必得”牌感冒藥、華龍牌速食麵、二月花等上百種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頗有聲譽和影響 。

行政區劃

2005年,邢台市轄2市(沙河市、南宮市)15縣(清河縣、寧晉縣、內丘縣、廣宗縣、邢台縣、任縣、臨西縣、新河縣、隆堯縣、柏鄉縣、威縣、臨城縣、平鄉縣、南和縣、巨鹿縣),2區(橋東區、橋西區)。市區還設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豫讓橋新區。全市共有191鄉(鎮),19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建置鎮75個。有5190個村民委員會,335個居民委員會。
邢台市 面積12439平方千米,人口673萬人(2004年)。
橋東區 面積 37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054001。
橋西區 面積 96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郵政編碼054000。
南宮市 面積 854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郵政編碼055750。市人民政府駐鳳崗街道。
沙河市 面積 999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政編碼054100。市政府位於太行大街。
邢台縣 面積1983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郵政編碼054001。縣人民政府駐邢台市橋東區。
臨城縣 面積 797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郵政編碼054300。縣人民政府駐臨城鎮。
內丘縣 面積 775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郵政編碼054200。縣人民政府駐內丘鎮。
柏鄉縣 面積 268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郵政編碼055450。縣人民政府駐柏鄉鎮。
隆堯縣 面積 749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郵政編碼055350。縣人民政府駐隆堯鎮。
任縣 面積 431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55150。縣人民政府駐任城鎮。
南和縣 面積 418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54400。縣人民政府駐和陽鎮。
寧晉縣 面積1107平方千米,人口73萬人。郵政編碼055550。縣人民政府駐鳳凰鎮。
巨鹿縣 面積 623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郵政編碼055250。縣人民政府駐巨鹿鎮。
新河縣 面積 366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郵政編碼051730。縣人民政府駐新河鎮。
廣宗縣 面積 493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郵政編碼054600。縣人民政府駐廣宗鎮。
平鄉縣 面積 406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政編碼054500。縣人民政府駐豐州鎮。
威縣 面積 994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郵政編碼054700。縣人民政府駐洺州鎮。
清河縣 面積 501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郵政編碼054800。縣人民政府駐葛仙莊鎮
臨西縣 面積 542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郵政編碼054900。縣人民政府駐臨西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建制沿革

邢台歷史悠久,禹貢記為冀州之域,商祖乙曾遷都於邢,為京畿地。公元前11世 紀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統轄邢地。春秋末期為晉國領地。戰國時為趙國信都 ,墨守成規區屬趙,因“趙襄子食采於引,故有襄國之名”,邢稱襄國始於此。公元前372年 趙成侯據邢,改邢為信都,秦統一六國後,廢封建,行郡縣,置信都縣,轄區屬巨鹿郡。秦末漢初,項羽攻占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東漢屬魏郡,三國時屬廣平郡、巨鹿郡。西晉末年,羯人石勒建後趙都襄國,置襄國郡,邢地屬之。
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唐天寶元年改為巨鹿郡,至德二年復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為信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主順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14年設大名道,轄區屬之。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於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占邢台,設冀南道,不處改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府,轄區公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立邢台市。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 政府成立並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專員公署,轄邢台、沙河、臨城、內丘、威縣、南宮、任縣、隆堯
邢台市清風樓夜景
、柏鄉、寧晉等縣,撤邢台市為邢台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台市。
1958年,邯邢專區合署,邢台專區撤銷,1961年邢台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台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區與邢台地區分設,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後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邢台地區,實行地、市合併,將所屬縣工歸邢台市管轄。至此,邢台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自然環境

地勢地貌

邢台市地處太行山脈和華北平原交匯處,自西而東、山地、丘陵、平原階梯排列 ,三者比例2:1:7,以平原為主。西部的山區和山前丘陵區,位於太行山東麓,海拔在100~ 1000米之間,主要山峰有十字格梁、吉道山、紫金山、靈霄山、老爺山、奶奶頂、仙翁山等, 最高山峰海拔1822米。中部、東部為河北平原(華北在平原西北部)的一部分,中部以山前沖 積平原為主,東部則為子牙灑和古黃河系沖種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平原區緩崗、自然堤 、廢河道隨處可見、窪地較多,平鄉、威縣、巨鹿、廣宗、臨西、清河、新河、南宮東部八縣 屬黑龍江港流域,地勢低洼平坦,有寧晉泊、大陸澤兩大窪地。最低海拔僅20米。

礦產資源

邢強市轄區蘊藏著黑色金屬、輔助原料、煤炭、化工原料、建材原料及其他金屬 原料、地下勢水、礦泉水等38種礦產。其中有20種礦產經地質勘查已控明儲量。 其中煤、鐵、石膏、硫鐵礦、鞭鎂礦、藍晶石、重晶石、石墨、瓷土礦、銅、鈷、鉬等髒亂 產的勘查程度較高,而工業用白雲岩、灰岩、耐火粘土、鋁土礦等礦闊的勘查程度較底。未勘 查平價已被開發利用的礦產有石榴子石、石英、長石、蛭石、雲母、花崗岩、輝綠岩、閃長岩 、石英砂、彭潤土等。 由於受在礦條件的限礦產資源在轄區內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某些礦種在局部小區集中分布。
以鐵礦資源的沙河小區,區內有礦產地25處,蘊藏著全市95%以上的鐵礦儲量,目前淺部資源 已基本開發完,而深部資源由於受開採打件限制近期難以利用。以非金屬礦產資源為主的邢中小區,位於北緯37°至37°13′左右的邢台縣境內,主要礦種有蘭晶石、重晶石、石膏、鞭鎂 礦、白雲岩及煤炭資源。其中蘭晶石、重晶石、鞭鎂礦、白雲岩等資源儲量屬河北之冠。以煤 炭、建材、化工及有色金屬為主的內丘、臨城、隆堯小區,主要礦種有煤炭、石膏、硫鐵礦、 銅、鈷、鎳等。是我省主要煉焦煤產地之一。特別是雙碑石膏礦是河北省儲量最大的石膏礦床 。 邢台市東部平原蘊藏著較為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已發現礦泉水產地10處,有2處已開發利用。

河流水系

邢台市河流屬於海河流域子牙河和黑龍港兩大水系。滏陽河由南向滋流經全市, 人為滏西和黑龍港兩部分,衛運河只是掠東部邊境而過,沒有支流匯入。 滏西區的河流有交河、北沙河、午河、氏河、李陽河、小馬河、牛尾河、七里~順水河、南澧 河、沙洺河、留壘河、北澧河、滏陽河、滏陽新河等15條行洪河道。這些河道除留壘河處,均 發源於西部太行山區,上游支溝源頭號繁多,流域形狀呈掃帚型,且多為季性河道,平時基流 很少,甚至乾涸,汛期洪水暴發,河水陡漲陡落,歷時很短,中下游常常漫溢決口,形成災害。留壘河、沙洺河、七里順水河、牛尾河、白馬河、小馬河、李陽河等8條河道來水,匯集大 陸澤,於任縣環水村匯入北澧、氏河、午河、北沙河、交河等流入寧晉泊,至艾辛莊匯入滏陽 新河,流入衡水市。
黑龍港區有老漳河~滏東排河、西沙河、索瀘河、老沙河~清涼江共5條骨幹排瀝河道;較大排 水支渠有小漳河、商店渠、合義渠、衛西乾渠、清西乾渠、新清臨渠、豐收渠、民興渠等14條 ;一般排水支渠52條。自1966年根治海河以來,不斷進行治理,其中老漳河、滏東排河、老沙 河、清涼江均按三日降雨250毫米標準進行了疏浚和擴挖,其他支流河道排瀝均可達到3~5年一遇。黑龍江地區的除澇工程已初具規模,對減輕洪澇災害起了重要作用。 衛運河上起漳衛兩河匯處的徐萬倉,下至四女寺樞紐,該河自臨西尖冢流入市境,沿臨西、 清河兩縣邊界北去,於清河渡口驛出境,是冀魯兩省的邊境河流,增內長度為58米,設計行洪 能力達4000秒/立方米,相當於原來1350秒/立方米,設計行洪能力達4000秒/立方米,相當於原來1350秒/立方米的三倍。

土地資源

邢台市地勢走向為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地貌類型分為山區丘陵平原,山區丘陵,坡陡谷深,地表起伏大,海拔一般在100米以上,面積567.35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31.97%。平原為絕大部分,一般在海拔100米以下,總面積984.63萬畝,占全市面積52.73%。窪地平原分布在山麓平原和沖積平原之間的交接地,面積為285.89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15.3%。
據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市共有7個土綱、12個土類、25個亞類、80個土屬、173個土種。棕壤土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海拔800~1000米以上山地,面積為44.60萬畝。棕壤所處地理位置水分條件較好,植被比較茂盛,山體陰坡土層較厚多為林地,陽坡相對較薄,多為荒草地。褐土主要分布在800~1000米以下至海拔30~40米之間廣大地帶,面積為64.05萬畝。紅粘土主要分布在邢台縣和沙河市的山崗坡地,面積為2029畝。新積土主要分布在河流河床的兩側,面積為15.07萬畝。風沙土主要分布河流的河漫灘,面積為45.33萬畝。石質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石質地區,面積為15.76萬畝,粗骨土多分布於西部山地的陽坡,面積為42.98萬畝。
沼澤土分布在積水窪地,面積為5818畝。潮土分布在沖積水窪地,面積為978.16萬畝。砂姜黑土分布於山麓平原窪地和洪沖積扇緣窪地,面積為6.11萬畝。水稻土面積為900畝,鹽土零星分布在低洼相對高起的地方,面積4.77萬畝。土壤質地表層為沙質的面積為69.15萬畝,占土壤面積的3.8%;為粘質的26.87萬畝,占1.7%;為壤質的1492萬畝,占80%以上。耕作土壤耕層為沙質的169.8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16.5%;為粘質的178.11萬畝,占17.6%;為壤質的678.7萬畝,占65.9%。

旅遊資源

簡介

邢台旅遊資源豐厚,古蹟名勝眾多,是極具發展前途的旅遊城市。
原始自然旅遊資源有臨城“北方奇觀”白雲洞、小天池森林生態旅遊度假區、內丘杏峪南太行自然風景區(可分三區,北區丹崖疊嶂,中區古林雲海,南區翠谷險寨,有野豬、山羊、山雞、長尾鵲、狼、豹等諸多野獸飛禽和多種名貴藥材。主峰寒山垴海拔1800多米,登之可觀“日照雲海”之奇觀),小西天省級風景名勝區(其特點一是體量大,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二是組合好,有山水,有溫泉,有文化沉跡,其中水好,位於邢邯兩市之間,與周邊省、市均不足一天行程)。另外還有沙河秦王湖、九龍廟溝(地下景觀-九龍生地)等。

歷史名人

歷史文化沉跡旅遊資源郭守敬博覽城。郭公系邢台縣郭村人,元代科學家,在天文曆法、水利、數學、儀表製造等領域有17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領先西方科學家幾十到幾百年。尤其是在天文曆法方面,比西方的哥白尼和伽利略分別早200年和300年。該項目1995年9月經國家計委、中科院、國家旅遊局等專家論證,認為以郭氏的歷史地位、作用和社會影響,建造博覽城符合黨中央“科教興國”戰略,可培養青少年科技意識,創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黃巾起義中央寨。黃巾起義首領張角系邢台平鄉縣人,起義軍的中央寨在邢台縣靈霄山。該旅遊資源特點是“三大、兩廣、兩好”即:體量大,景點密度大,發展餘地大(內丘張角寨系其後寨、植被好、山勢高、天梯險,可組成黃巾旅遊線);文化內涵廣(南有天師道、北有太平道,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市場廣(面向海外華人圈,青少年系主體);區位好(距邢台市區45公里);組合好(系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與嶂石岩、臨城溶洞可互補互利)。該區可建成歷史文化、科學考察、藝術創作、避暑療養、體育野營等多功能旅遊項目。義和團展館、義和團運動的發祥地在邢台,其首領趙三多系威縣人,孫中山先生稱義和團運動是辛亥革命的榜樣。擬建義和團運動展館、梅花拳演練廳,使之有參與性。另外,清河是武松故鄉,有野豬林,武大郎墓等;內丘有神醫“扁鵲廟”;廣宗有“困龍之地”(商紂王“酒池肉林”、趙武靈王“沙丘宮”、秦始皇“涼屍台”);沙河有梅花亭、宋璟碑等特色文化資源。

民俗宗教

民俗宗教旅遊資源主要有:開元寺、甄澤觀、張果老山、白雀庵等。開元寺始建於唐,盛於元,至今1200多年,曾是中國頗有名望的佛教建築之一。原有彌勒佛殿、毗盧殿、釋迦牟尼殿、大雄寶殿、藏書閣等,占地40餘畝,建築宏偉,構築精緻。現正逐步得到維修和重建。

新興旅遊資源

新興旅遊資源有邢台縣前南峪農業生態游(該區被聯合國評“全球環保五百佳”之一)。有聞名遐邇的抗大總校遺址。

旅遊用品資源

旅遊用品資源,有柏鄉鐵花、任縣草編、邢州白瓷、清河黑陶、臨城根雕、廣宗盆景、臨西木魚石,以及第16中學生物藝術等。

旅遊主題形象

邢台市旅遊主題形象可概括為“四古”,即:古洞、古寨、古賢、古林(原始次生林)。幾年來,全市旅遊景點累計投資8000多萬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但市旅遊資源多處尚在初級開發階段。這些特色旅遊資源優勢尚未轉為經濟優勢,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很大。

牛城傳說

簡介

一個城市,除其正式的稱謂之外,往往還有一個別名,如濟南稱泉城;廣州稱五羊城等等。邢台市也有一個別名,叫做臥牛城。據史書記載:邢台城為春秋時邢侯所建,十六國時期由後趙皇帝石勒擴修,城牆周九里十三步,闊六步,上可臥牛,故俗稱臥牛城。北宋時郭進又進行重修,城北有牛尾河,明代王守城繼續擴修,城周十三里二十丈,城南有栓牛石,城內有腸街等等。

臥牛城的傳說

傳說在西周初期,邢台一帶土地肥沃,水草豐盛。經常在太行山上打獵的周公第四子姬苴,一天下山來到一片地勢平坦的山前台地上時,看到一頭神牛頭南尾北,席地而臥,神牛四周,沃野無際,百泉竟流,古時,牛是豐收吉祥的象徵,於是姬苴就把這個吉祥的徵兆報告給了周成王,成王為了答謝周公的輔佐之恩,決定分封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邢侯於是率領民眾在神牛臥過的地方修建城池,繁衍生息,人們為了紀念這頭帶來祥兆的神牛,都親昵的稱她為臥牛城,千百年來流傳至今。象徵邢台的“臥牛城”的雕塑,曾經橫臥在市中心,如今遷居到達活泉公園。它象徵著邢台人民善良,純樸的願望,也為邢台這座名城增添了新姿!

《臥牛城碑記》

邢台之為古名城也,,遠溯殷周竹書紀年, 有商祖乙九祀圮於耿,遷都於邢之說,周初封周公子於邢,立邢候國,秦置信都縣,楚漢時置襄國,隋改龍岡縣, 宋改邢台縣,而俗呼其城為臥牛城, 至今猶存東西牛角、長(腸)街、肝巷、牛尾河諸地名及拴牛橛、牛眼井等遺址。而名勝古蹟如百泉、孔橋、開元寺、清風樓、達活泉、豫讓橋、八角鴛水井等分布其間。或問曰:城以臥牛為名何哉? 縣誌云:城闊二丈,上可臥牛,故名。 其說不足信,城之闊足以臥牛者遍於天下,而此城
臥牛城碑記
何以獨得斯名? 考之,民間傳說, 臥牛城命名由來別有所本,其略云:古時某夫婦流落此間,見沃野百里而無人煙,遂定居, 日夜辛勞而苦無耕畜, 誠感天地降黃牛以助其耕, 自是生產日殖人口是繁, 遂建城郭。又傳洪水逼城, 牛臥城頭, 水漲城高。百姓得免遭災難, 遂以城牛名城。此說雖屬神話,然頗具深意,所謂天帝者,勞動人民征服自然之理想與力量之化身也。而牛之本色樸實勤奮。利民克已, 實勞動者品格之象徵也, 唐柳宗元之牛賦、宋李綱之詠牛詩,現代文豪魯迅之詩文多處於牛之可貴,皆備極稱讚。蓋古今諸賢深愛牛之利人而不自私, 因以自喻也,,邢人祖先以牛名城,蓋亦自喻以示勤勞利世之抱耳, 言其臥者, 或亦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之意呼! 臥牛, 臥牛, 閱歷千秋, 今逢盛世, 壯志當酬,值此祖國中興之際, 必將更加奮蹄獻力矣。我市人民為之雕像並刻碑記其事, 意在以黃牛精神自勵, 致力振興中華, 吾人其勉之, 其勉之。

牛城交通

【鐵路】
京廣鐵路、京九鐵路穿邢台而過,設定有邢台站、沙河站、清河城站等。東西向有規劃中的邢和鐵路和邯邢黃鐵路。
【高速公路】
京珠高速:
青銀高速:
邢臨高速:
邢衡高速:
邢汾高速:
環城高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