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代謝性疾病

家禽營養代謝性疾病大多表現為缺素症,有時也可因營養過剩引起。導致家禽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營養攝入不足

飼料配比不合理,維生素、微量元素或蛋白質含量不足;長時間投料不足,家禽得不到需要的營養;在各種應激條件下如發生疾病、接種疫苗、驚嚇過度、氣溫異常、濕度過大,家禽食慾下降,採食量明顯減少,若時間過長,也會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

營養消耗過多

家禽在生長旺盛期和生殖高峰期,蛋白質和鈣的需要量明顯增加,若不及時增加飼料配方中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就會導致相應的營養缺乏症;家禽在發生熱性疾病、寄生蟲病、腫瘤性疾病、慢性傳染病時,營養消耗也會大量增加,從而引發營養代謝性疾病。

 

消化吸收不良

家禽在發生消化道疾病如嗉囊阻塞、壞死性腸炎、病毒性肝炎時,不但營養消耗增加,而且消化、吸收、代謝都出現障礙,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容易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

物質代謝失調

家禽體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係十分複雜,除了各營養物質獨特的作用外,還可以通過轉化、協同、拮抗等作用相互調節,維持平衡。如鈣、磷、鎂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缺少了維生素D,即使飼料中不缺乏鈣、磷、鎂,肌體也會因難以被吸收、轉化而造成無機鹽缺乏;磷和鈣之間相互制約,磷過少,鈣就難以沉積,若鈣過多,就會影響銅、錳、鋅、鎂的吸收和利用。

飼養方式改變

與傳統的飼養方式相比,籠養雞不能從青綠飼料中獲得維生素K,若不注意補充,籠養雞易出現維生素K缺乏。為了控制家禽的球蟲病,有些養禽戶在其飼料中長期添加抗球蟲藥物,這必然會影響其腸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合成某些維生素和胺基酸的有益菌受到抑制或被殺死,導致相應的營養代謝病發生。

營養搭配不合理

用大量的動物內臟、肉屑、魚粉、豌豆等富含蛋白質和核蛋白的飼料餵家禽,代謝產生的過多的尿酸鹽會沉積在內臟器官,引起痛風症;長期飼餵高能量飼料,能量攝入過多,導致脂肪在肝臟內沉積過多,會引起產蛋禽脂肪肝綜合徵;青年家禽脂肪沉積過多,會引起脂肪肝腎綜合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