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樂半字譜

燕樂半字譜

燕樂半字譜是唐代的一種樂譜。活工尺譜的一種早期形式。亦稱半字譜。實例有敦煌千佛洞“唐人大曲譜”。傳統史籍如陳暘《樂書》認為古工尺出於觱篥譜;一說以千佛洞譜為“敦煌琵琶譜”([日]林謙三《敦煌琵琶譜的解讀研究》)。陳暘《樂書》中,“燕”字作“讌”。

唐代的“燕樂半字譜”是以樂器音位和手法為基礎的譜式。它又分為弦索譜和管色譜,近代在敦煌發現的唐琵琶譜,記錄了四根弦上每個指位的符號,如果定弦可以確定,便可以基本恢復原來的曲調。這份珍貴的《敦煌曲譜》寫於後唐明宗長興四年(933)。而在日本發現的《天平琵琶譜》。抄寫年代則在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唐代詩人白屆易寫下《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寄新調弄譜》一詩:“琵琶師在九重城,忽得書來喜且驚,一紙展開非舊譜,四弦翻出是新聲。”可見唐朝時燕樂半字譜確很流行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