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嶺古採石場

燕嶺古採石場遺址位於今石排鎮燕窩村,山體由紅沙岩組成,寬約2公里。早在明代這裡已是一座大採石場,所產紅麻石(亦稱紅粉石)是古代東莞境內重要的建築材料。在燕嶺採石場遺址上,經數百年開採殘留下來許多深潭峭壁,形成各種奇異的景觀,人們據其形狀命名,有“天女散花”、 “十八間房”、“鱷魚潭”、“飛鼠岩”、“了哥墩”、“魚跳龍門”等著名景點。燕嶺的石壁、石柱,呈暗粉紅色,石形奇特,燕嶺之石有如天外飛來,形成一種派山之勢;山體中有無數神奇的石潭、石室,千姿百態。此外石壁上有光緒十六年(1890年)孫爽題書的摩崖石刻---"鹹欽燕嶺"四個楷書大字,每字大0.1平方米。以上石刻現保存完好,有一定的書法藝術價值。有詩曰:"文卿大雅,心廣體胖,結廬燕嶺,萬物靜觀,池魚逐荔,花鳥啼紅,千林明月,疊嶂清風,與人同興,佳景時適,高山仰止,書贈銘峰。" 燕嶺古採石場遺址已成為遊人尋幽探古的好去處,通過這裡可了解古代採石場的開發過程,同時還可以領略各種自然、人文奇觀。燕嶺古採石場遺址已成為東莞市著名人文景點,為廣東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