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邪犯肺證

熱邪犯肺證熱邪犯肺證

熱邪犯肺證見於咳嗽病中,臨床特點為乾咳無痰,或痰少粘稠難以咯出,鼻燥咽乾,咳甚則胸痛,或見咳中帶血,兼有惡風發熱,舌尖紅,苔薄而乾,脈細略數。此由燥熱灼肺,肺失清潤所致,治宜清肺潤燥止咳,方用清燥救肺湯( 《醫門法律》 )。兼有風熱表證者,宜疏風潤肺,方用桑杏湯( 《溫病條辨》 )。見於失音病中,臨床特點為聲嘶失音,喉燥口乾,或兼咳嗆氣逆,舌紅脈數,此由燥劫肺津,肺失清肅,聲道失潤所致,治宜清燥潤肺,方用清咽寧肺湯(《醫學統旨》)。

臨床表現

乾咳無痰,痰稠不易咯出,或痰中帶血,咽喉疼痛,口鼻乾燥,痛,紅苔薄黃而乾,脈細數等

病體原因

燥為陽邪,每從口鼻侵於肺,最易耗傷津液,常表現為:“燥勝則乾”為特點的諸般症狀,在其病機演變過程中,有三種情
熱邪犯肺證熱邪犯肺證

況:一是燥邪化熱化火,如 《時病論?秋傷於濕大意》 謂:“若熱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涼氣,已化為火。”可見牙齦腫痛、耳鳴等症;二是燥灼津傷,可見發熱、四肢痙攣、口燥咽乾、皮膚乾燥等症;三是燥傷肺液,煉津聚痰,可見痰少,澀而難出,或咯出如米粒狀痰,兼皮毛乾焦,口乾咽燥等症。應結合臨床,並按“燥者濡之”的法則,辨證論治。

病體特徵

肺陰虛證由久病體弱,發汗太過所致,亦可因邪熱燥氣犯肺損耗肺陰,肺津不布,失其滋潤而成,其臨床特點為乾咳少痰,潮熱盜汗,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燥音啞,舌紅,少苔,缺津,細數。燥邪犯肺證雖亦有乾咳少痰,咽燥音啞等症,但無陰虛內熱之象,且常伴見燥熱表證。此外,肺陰虛證一年四季皆可出現,而燥邪犯肺證則多發於秋季燥盛之令。

病體演進

熱邪犯肺證熱邪犯肺證

一是由於熱耗津液,以致肺津虧損,出現燥,咽乾,乾咳,音啞,潮熱盜汗,午後顴紅,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津虧耗之症;二是由於熱傷肺絡,以致肺絡受損,迫血妄行,出現鼻衄,咳血,咯血等血熱妄行之症;三是風熱怫鬱,劫津煉液成而出現胸悶,咳嗽喘促,喉中痰鳴,咯痰黃稠或腥臭等痰熱壅肺之症。臨床當詳究因果,明析標本,辨證準確。

相關詞條

熱陷心包證熱陷厥陰證熱退陰傷證熱痰證熱塑性試驗熱絲等離子弧堆焊熱盛肢厥熱盛血瘀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