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瓦鄉

熱瓦鄉

熱瓦鄉位於索縣西部、縣城南部。鄉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約35公里,是除縣城所在地的亞拉鎮外,距離縣城最近的一個鄉。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熱瓦鄉熱瓦鄉
熱瓦鄉位於索縣西部、縣城南部。鄉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約35公里,是除縣城所在地的亞拉鎮外,距離縣城最近的一個鄉。

全鄉現轄6個建制村。截至2007年底,共有551戶、2385人。耕地總面積167.42公頃。牲畜存欄總數16120頭(只、匹)。

熱瓦鄉轄區內有4座拉康,即:朗多拉康永多拉康、熱瓦拉康瓦熱拉康。 

由於距離縣城較近,交通條件相對便利,因此,近年來該鄉經濟發展較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索縣

索縣位於西藏東北部、那曲地區東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面積59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萬畝,森森面積35.9萬畝,草原面積52萬畝。總人口近3.1萬。轄1個區,1個鎮,11個鄉,141個村民委員會。
索藏語意為"蒙古"。元朝時期稱這一帶為"索格"。明代稱為"瑣莊"。明末清初,又歸附於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1732年劃歸清政府西藏地方政府管轄。1751年歸由駐藏大臣直接管轄。1960年成立索縣人民政府。縣府駐嘎切塘。
索縣位於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的結合部,屬南羌塘大湖盆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到東逐漸傾斜,平均海拔3572米。西部有少數較開闊的氣候區。礦產資源主要有鉛、煤、硫磺、石膏等。
索縣經濟以牧業為主,兼有農業。農作物主要品種有青稞、春小麥、豌豆、油菜、元根和馬鈴薯、蘿蔔、蓮花白等。主要飼養氂牛、犏牛、黃牛、馬、綿羊、山羊等。
工業以民族工業為主。主要生產氆氌、卡墊及民族服裝和民族手工藝品以及制陶加工。現有一家木材加工廠,製作牛皮鞍子、擠奶桶、酥油桶和簡單的家具。
1959年修建的黑昌公路,穿越本縣的西北部,從而改善了索縣的交通。近年來又修建了境內區鄉間簡易公路。交通運輸條件和改善,方便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
民族風情:歷史上索縣民眾信仰苯教和紅教者居多。清初隨著格魯派掌握西藏政權後,格魯派成為縣境內的主要的教派。目前最有名的增登寺,即為格魯派寺廟。其他大小寺廟共有190多座。
贊丹雪村,地處黑昌公路要道,交通較為便利。學校、商店、銀行、郵電、電視等文化設施及社會公共服務設施較為齊全。

自然

索縣位於西藏東北部、那曲地區東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索縣位於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的結合部,屬南羌塘大湖盆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到東逐漸傾斜,平均海拔3572米。
索縣位於西藏東北部、那曲地區東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索曲流域位於南羌塘陸塊東部,由發源於唐古拉山南坡的本曲、索曲、連曲和益曲等四條貫通性河流組成,是怒江上游面積最大的匯水區域。
索曲,位於西藏境內怒江左岸,發源於白雄以北的唐古拉山南麓,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本曲、巴青曲、益曲、庫而色等。在比如縣以東20餘km處匯入怒江。索曲流域面積1.32萬平方千米。
索縣是西部有少數較開闊的氣候區。空氣稀薄,雨雪較多,日溫差較大,冬春多大風。年無霜期僅4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2477.2小時,年降水量572.9毫米。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大風、暴雨、雪災、冰雹、霜災等。
索縣礦產資源主要有鉛、煤、硫磺、石膏等。野生動植物資源主要有獐子、鹿、豹、狗熊、猴、岩羊、黃羊、水獺及多種鳥類、蟲草、貝母、知母、黃連、雪蓮花、茯苓、黨參等

資料出處

http://www.xizangsuoxian.com/xz/rwx.asp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