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環島

熊貓環島

熊貓環島,為現北京市北辰路與北土城路交匯處環島的舊稱。1990年熊貓盼盼被選為十一屆亞運會吉祥物,四川省為此專門在兩個月時間內趕製了一座漢白玉熊貓雕塑。

在奧體西門和中華民族園附近的環島,環島上有四川人民送的熊貓。北京市朝陽區安定門外北土城路。2005年4月,為捷運讓路 15歲熊貓雕塑被拆解。

概述

(圖)熊貓環島熊貓環島

90年國寶熊貓盼盼被選為十一屆亞運會吉祥物,四川省為此專門在兩個月時間內趕製了一座熊貓雕塑。這座漢白玉製成的“盼盼”的雕塑高10米,重204噸,是用70多塊,100多立方米的四川寶興縣上等優質漢白玉和黑色大理石鑲嵌成,而它的安放位置就是被稱為亞運村“村口”的中軸線——土城北路環島的中央。從此以後,雖沒有官方命名,這座環島就被人們成為“熊貓環島”。
隨著北京的交通狀況越來越緊張,環島已經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再後來亞運村口變成了奧運村口,同時也是捷運10號線和奧運支線的換乘站所在地。為了捷運站的建設,2005年04月,盼盼用2周的時間被分解為39塊,當時的新聞說是“裝箱封存,等待原址復建”。旁邊以之命名的熊貓環島和建材城都被拆除建設成電力公車停車場和充電站。從此熊貓沒了,環島也沒了。10號線的這一站正式命名為“北土城西路東口”——一個相當考驗方位感的名字,也把北京以方位命名的傳統發揚光大。

捷運修完以後,雖然有人多次呼籲將熊貓復原,最後的方案還是決定重新修建一個“農曆廣場”:“位於奧運景觀大道最南端、面積500平方米的農曆廣場正在加緊最後的收尾工作,預計於7月下旬完工。該廣場造型為內圓外方設計,四角分別為“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為主題的浮雕,浮雕造型以中國傳統造型為藍本適度誇張。內圓分四層,最外圈為24節氣,向內依此為“地支”、“天干”和中心圓,整個廣場全部用漢白玉建造,與整個景觀大道相融合,突顯中國元素。”不過有一點不知道設計者怎么想的,24節氣按照地球公轉的周期等分為24份,明明是陽曆的內容,這個地方又怎么能叫農曆廣場呢?

從另一個方面說“熊貓環島”能否作為一個歷史地名存在呢?顯然它不像東直門、積水潭那些老名字更“老”,或許還沒用這個資歷吧。不管怎樣,附近的百姓一定不會忘記每天穿過元大都公園去熊貓環島買菜的日子,我更是忘不了去裡面的農貿市場找一些雜七雜八的用品。以至於後來有新同事住過來問“到哪裡去買**東西?”,第一句回答就是“大熊貓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