煻拼音為táng,名詞:灰中的火。也叫“煻煨火”。如:.煻灰——帶火的灰,動詞:用灰中的火慢慢烘烤。如:煻糝 ——用灰中的火烘烤製成的一種食品。

煻 táng

字義解釋

1.名詞:灰中的火。也叫“煻煨火”。如:.煻灰——帶火的灰
2.動詞:用灰中的火慢慢烘烤。如:煻糝 ——用灰中的火烘烤製成的一種食品。

字形

部首: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14
五筆86 OYVK 五筆98 OOVK 倉頡FILR 鄭碼UOXJ
筆順編號 43344135112251 四角號碼90865 UNICODE 717B

方言匯集

粵語:tong4
客家話:[海陸豐腔]tong2[梅州腔]tong2[陸豐腔]tong3[客英字典]tong2[台灣四縣腔]tong2

其他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煻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廣韻》煻煨火。《集韻》熱灰謂之煻煨。 又《正字通》煻煨池在遼東北。有唐太宗烽火台。五里閒有火穴,名煻煨池。夜明如晝。或有物去池三十步,無巨細脅入池中。

拼音是ta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