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銅

煉銅

煉銅,精煉的銅,出自《戰國策·趙策一》。

詞義

《戰國策·趙策一》:“臣聞 董子 之治晉陽也,公宮之室,皆以鍊銅為柱質。”

煉銅方法

濕法煉銅:

用硫酸將銅礦中的銅轉變成可溶性的硫酸銅,再將鐵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把銅置換出來,這種方法叫濕法煉銅。濕法煉銅技術是我國古代人發明的,其原理就是用置換反應製取金屬。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濕法煉銅的國家。

濕法煉銅的化學方程式是:

1.CuO+H2SO4==CuSO4+H2O 基本反應類型:複分解反應

2.CuSO4+Fe==Cu+FeSO4 基本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乾法煉銅:

顧名思義,在不接觸水的條件下煉製銅(即“乾法”),此舉並不是目的,只是為了與濕法煉銅區分開來。主要原理是用還原性氣體還原氧化銅。

乾法煉銅的化學方程式是:

1.CuO+H2=加熱=Cu+H2O 基本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2.CO+CuO=加熱=Cu+CO2 基本反應類型:無

3.C+2CuO=高溫=2Cu+CO2↑ 基本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4.Zn+CuSO4==Cu+ZnSO4基本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