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辦,主要為無線電視台訓練演藝人才,當中不少較早期的學員,現已成為今日在香港以至華人演藝界獨當一面的巨星,是名副其實的造星工場。改制1984年1月開始,藝員訓練班改制,分為藝員招募、舞蹈藝員招募和司儀招募,訓練期也由一年縮為半年,頭3個月學習基本知識,後3個月則進行實習。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同學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同學
所屬公司:香港無線電視台(TVB)

學制:1971年起開始創辦,每年一期,學期一年。1984年1月改制後為半年。

訓練內容:前期學習表演、台詞、舞蹈、武功、編劇理論、攝影概論、電視工程等基礎知識。後期是表演實習,中間經過多次考試,優勝劣汰,畢業者即簽約成為無線電視簽約演員。

改制:1984年1月開始,藝員訓練班改制,分為藝員招募、舞蹈藝員招募和司儀招募,訓練期也由一年縮為半年,頭3個月學習基本知識,後3個月則進行實習。

評價

無線電視台(TVB)的造星的途徑有兩個,一是“港姐”選美大賽,二是舉辦藝員訓練班。前者最成功的例子有張曼玉,後者有的是影視明星,有的是著名導演和監製。
那時的香港沒有專門培養演員的演藝學院,無線藝員訓練班就是香港演員的“明星夢工場”。無線電視台從1971年起就和邵氏兄弟製作公司合辦藝員訓練班,每年一期,學期一年,從1979年第9期起,由無線電視台獨立操辦。
這個藝員訓練班是一條成熟的造星流水線,藝員前期學習表演、台詞、舞蹈、武功、編劇理論、攝影概論、電視工程等基礎知識,後期是表演實習,中間經過多次考試,優勝劣汰,畢業者即簽約成為無線電視簽約演員。
為了能夠順利簽約,為了得到演出機會,藝員們不得不在課業之外多動些心思。無線電視台至今流傳著一個廣為人知的趣聞,說的是那時的周潤發為了引起無線高層的注意,經常把自己打扮一新守在人來人往的電梯口,裝作等待電梯的樣子,每見頭面人物上下電梯,他就不失時機地問候一聲。這位身高1.8米的英俊小伙子於是引起了無線高層的注意,也給那些監製人員留下了好印象,於是就有人開始打聽這個小伙子是何許人。
從跑龍套開始,發仔的“龍套生涯”跟別人不一樣。從龍套演員到劇集主演,這個過程只用了兩年。無線的當紅小生,香港的“長篇劇王”。
在無線電視這條造星流水線上,所有演員都是從跑龍套開始的。這種情狀在無線演員出身的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中有著絕好的反映。影片中尹天仇被人說成是個“死跑龍套的”,而尹天仇的解釋是:“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龍套就是這么一個奇怪的角色。沒有名字,沒有台詞,甚至也沒有表情,然而,對於跑龍套的人來說,假若你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演員,那么跑龍套就並不意味著沒有前途。
按照無線電視台的規矩,一般演員要跑兩三年龍套才有望演配角,而要得到演主角的機會,往往得有五六年時間。對於年輕演員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人熬不住就轉行了,而堅持下來的人大多都會有出頭之日。
1976年,周潤發曾給伍衛國跑龍套,1980年黃日華給周潤發跑龍套,1983年周星馳給黃日華跑龍套,而今天的周星馳已經被人稱做“星爺”了。
說起當年在藝訓班的日子,曾經執導過葉童馬景濤《倚天屠龍記》的香港導演賴水清顯得很興奮:“發仔是南丫島人,我是新界的,都算是偏僻的農村,我們就一起租房子,朝夕相處了兩年!那個時候都沒有出人頭地,我們三個,還有吳孟達,讀書的時候就常常一起站崗,見習、工作的時候還要一起給人家跑龍套,扮演家丁、死屍這樣的民眾演員,沒有一句台詞,大家都還蠻心安理得!”

歷屆藝員

    藝員訓練班

    年代 期別 演員
    1972 1 陳喜蓮、陳嘉儀、陳美琪、陳婉桃、張惠儀、蔡婉萍、莊文清、周如英、覃恩美、何鳳翎、高妙思、顧小萍、郭雅烈、鄺靜美、李佩貞、李小梨、呂有慧、岑清媚、蘇杏璇、蘇文儀、孫明貞、王麗容、汪慧莉、程可為、陳培達、鄭樹光、張汝棠、招振強、許紹雄、金興賢、甘國亮、關聰、郭鋒、林偉圖、劉緯民、梁立人、梁大成、施學全、田民族、溫燦華、黃允財及甄怡石
    1973 2 盧宛茵、伍衛國、宋豪輝、吳沅儀
    1974 3 周潤發、林嶺東、林文偉、盧海鵬、吳孟達、伍潤泉、蕭鍵鏗、鄧英敏、任達華、盧素娟
    1975 4 黃杏秀、梁碧玲、李國麟、談泉慶、杜琪峯、劉仕裕、潘嘉德
    1976 5 關錦鵬、李楓、羅志強、駱應鈞、馬慶生、韋一茵
    1977 6 陳復生、陳玉蓮、陳玉麟、劉雅麗、梁鴻華、連炎輝、廖安麗、廖偉雄、盧少慈、呂良偉、容惠雯
    1978 7 甘國衛、鄺佐輝、鞠覺亮、馮國
    1979 8 湯鎮業、景黛音、周秀蘭、黃造時、黃敏儀、陳安瑩、廖啟智、陳敏兒、徐威信、李成昌、梁潔華、傅玉蘭、林元春、馮錦堂
    1980 9 黃日華、苗僑偉、吳麗珠、姚鳳絲、吳華山、譚禮賢、李國平、林偉健、楊嘉諾、關灼元、張俊平、李青山、楊志堅、李廣華、麥劍秋、陳柏燊、李建川、黎海姬、李玉敏、王靜儀、勞香寧、吳惠嫦、武振子、李慧然、梁淑兒、譚玉瑛、文婉儀、胡寶華
    1981 10 劉德華、吳家麗、戚美珍、戴志偉、梁家輝、符鈺晶、薛彩霞、徐錦江、黃耀明、潘宏彬、連偉健、朱小寶、蔡裕芬、郭凝湘、林淑芬、梁麗燕、盧影媚、黃婉容、郁惠儀、陳嘉麗、陳思紅、林婉嫦、李麗娥、蘇倩影、胡美玉、曾麗萍、文少芳、陳國光、張之亮、洪羅拔、簡偉安、劉偉海、劉育光、陸文俊、鄧錦泉、鄧樂成、謝明莊、張南雁、蔡麗薇、馬志良、謝子揚及於偉忠
    1982 11 梁朝偉、周星馳、歐陽震華、吳鎮宇、關禮傑、吳廷燁、麥景婷、李子雄、張兆輝、林俊賢、池佩芬、陳嘉賢、區艷蓮、徐曼華、徐淑芳
    1983 12 吳啟華、劉青雲、陶大宇、商天娥、吳君如、曾華倩、劉嘉玲、藍潔瑛、黃偉良、劉淑儀、龍炳基、麥皓為
    1984 13 鄭伊健、黃澤鋒、李家聲、吳啟明、潘文柏、吳婉芳、高靜、羅麗娥、何嘉麗、林帆、吳詠紅、劉安琪、傅欣瑜、蔡惠娟、潘芳芳、李偉南、黃英耀、黃家健、陳國志、美為南、駱志文、曾守明、李煌生及袁忠義
    1985 14 黃德斌、甄子丹(旁聽生)、林家棟、雷宇揚、劉錫明、黎芷珊
    1986 15 何國星、黃智賢、李焯祺、胡櫻汶、陳佩珊、黃德斌

    藝員招募班

    年代 期別 演員
    1984 1 霍家禮、詹秉熙、陳榮峻、許建邦、龔慈恩
    2 陳庭威、郭富城、邵美琪、鄧萃雯、黎美嫻

    藝員進修班


    年代 期別 演員

    1985 1 周海媚、吳茜薇、黎耀祥

    1986 2 何美婷、歐瑞偉、郭政鴻、林韋辰、王維德

    1990 3 古巨基、趙學而

    1991 4 袁文杰

    1992 5 古天樂(旁聽生)

    1993 6 蔡子健、鍾漢良

    1994 7 劉愷威、陳展鵬

    1995 8 湯盈盈、姚瑩瑩、滕麗名(旁聽生) 、蓋世寶、李思蓓、伍慧珊、羅貫峰、李天翔、盧慶輝

    1996 9 劉家聰、彭皓鋒(彭冠中)、甘子正、張智軒、郭淨、趙子豪、鍾麗淇、陳伶俐、宋芝齡、伍思玲、陳安琪、周凱珊、汪琳、張錦濤、周婉儀、李伊娜

    1998 12 官仲銘、周家怡、林遠迎、任港秀

    1999 13 林峯、楊怡、梁俊一、傅楚卉、揚明、杜大偉、張美妮、姚啟善、李中希、黃俊紳、徐榮、周暘、許明志、嘉浚、趙永洪、黃蘊妍、陳少邦

    2000 14 李彩寧、馬國明、葉璇(旁聽生)葉暐、何志祥、黃少平、吳卓羲(舞蹈班轉入)

    2001 15 伍濼文、張國洪、殷櫻、章志文、夏竹欣

    2002 16 宋紫盈、梁珈詠、江暉

    2003 17 張雪芹、林佳蓉、雷恩、陳丹丹、何慕琪、黃嘉樂、潘嘉雯、陳文靜、何綺雲

    2004 18 黎諾懿、胡定欣、陳嘉露、陳堃、梁筠兒、文詩琪、麥子樂

    2005 19 陳建文、張達倫、王基信、趙樂賢、柯嵐、曾梓明、何婷恩、詹秀君、何慶輝、翟兆麟

    2006 20 鍾煌、周寶霖、黃卓慧、孫慧雪、謝珊珊、謝兆韻、蔡考藍、黃淑君、何奕聰、梁證嘉、蔡曜力、江梓瑋

    2007 21 傅韻如、阮兒、徐玟晴、李斯庭、陳敏芳、曾愛媚、黃瑩、曾瑞珊、周沂、梁政珏 馬貫東

    2008 22 陳蔚而、周麗欣、陳宛蔚、張韋怡、麥皓兒、鄭瑩瑩、黃智雯、趙希洛、鄭家俊、單俊偉、李豪、何傲兒、蔣家旻、沈震軒、張景淳、歐梓浩、蕭凱欣、趙國東、顏桂洲

    2009 23 羅天宇、丁樂鍶、招天佑、呂熙、姚婷芝、羅鈞滿、周家蔚、菁瑋、楊潮凱、吳綺珊、魏焌皓、邱頌兒、侯建民、范彩兒、謝卓言、黃得生、陳珈穎、王致迪、鄭詠謙、林秀怡、黎柏麟、沈愛琳、黎桐康、葉婷芝、汪聰

    2010 24 陳偉洪、鄭子揚、李興華、馬詠恩、曾敏、司徒暉、王東泰、劉秉賓、方紹聰、潘宗揚、石天欣、陳亭嘉、尹詩沛、羅欣羚、黃耀煌、楊智朗、朱敏瀚、李君妍

    2011 25 胡慧中、劉蔚萱、陳芷尤、李晉強、章延澤、阮政峰、譚坤倫、張明偉、張振朗、曾海昌、謝光耀、陳婉婷、吳礦利、陳光耀、蕭家浩

    2012 26 王志康、王靖怡、朱斐斐、朱樂洺、何沛霖、何廣沛、余應彤、利穎怡、吳沚默、吳倩彤、李旻芳、李悅瀚、李嘉晉、周梓盈、林泳淘、林玥、林健生、施駿、范仲恆、袁鎮業、梁茵、郭懿皚、陳潁熙、陳家良陳華鑫、陳潔玲、黃榮燊、黃毅進、黃耀英、楊家寶、趙璧瑜、劉嘉琪、鄭嘉豪、盧俊龍、鍾麗、譚永浩

    2013 27 劉溫馨、陳偉琪、彭紀諺、容天佑、王舒銳、張雪瑩、王俊伊、蕭家浩(重讀)、張彥博、黃匡翹、謝文欣、陳碧雲、曹思詩、丘梓謙、馮子森、焦浩軒、張詩欣、陳俊堅、郭韻浩、李日升、盧偉文、吳展驊、吳佩如、謝可逸、謝欣延、董敬文、阮浩棕、姚宏遠、陳凱琳(旁聽生)、蔡思貝(旁聽生)、鄧佩儀(旁聽生)

報名條件

1、應徵者必須為香港合法居民
2、年齡:17—27歲
3、身高:男5尺8寸以上(1.75m左右),女5尺3寸以上(1.63m左右)
4、視力:視力正常或配戴隱形眼鏡
5、閱讀能力:能流暢閱讀中文
6、語言能力:能說流利標準廣州話
7、學歷:中五或以上訓練期:上課及實習共六個半月訓練期內每月津貼:學員上課期間,每月均有1000港幣車馬費,評考合格後派往實習,津貼亦增至4500港幣/月。最主要的條件是香港居民(或華裔但有香港居民身份)和會廣東話和英文,中5以上學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