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聾人學校

烏魯木齊市聾人學校

烏魯木齊市聾人學校現已形成包括國小、國中和高中的一條龍教育體系,是新疆規模最大、教學生活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的一流聾人特教學校。目前,學校有21個班,聾生234人。

基本信息

簡介

烏魯木齊市聾人學校建校於1958年,原為市盲聾啞學校,1996年分為市聾人學校和市盲人學校。學校現位於太原路969號,占地約合50畝。學校著重開展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職業教育,現有21個班,聾生近300人。與普通學校不同的是學校實行小班教學,每班10人左右,依照國家教育部特殊教育規定的聾教課程進行教學。教學中,採用口語、手語、書面語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並強調了個體輔導,除教學之外,學校還擔負著對有殘存聽力學生進行聽力和語訓的康復任務,並因此針對性地開設了語訓班,分別進行集體和個別的康復訓練。學校高中職業教育現開設了美術、微機、服裝設計三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繼續升入特殊教育高等院校深造學習,或面向社會就業。學校與區、市殘聯還共建開發了三個基地——體育運動訓練基地、文藝舞蹈訓練基地、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基地,培養出許多優秀運動員和舞蹈隊員,也為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和特長發展做出貢獻。學校現已形成從國小、國中到高中段教育的一條龍協調發展的聾教育體系,當前是一所全疆規模最大、校園環境優美、教育教學與學習生活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充滿活力的一流的聾人特教學校。

師資力量

學校編制教職工96人,現有高職教師18人,中級教師3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人,就讀研究生課程結業的2人,語訓教師4人,聽力服務專業技術人員1人,市級優秀先進、模範班主任等18人。

經歷與改進

1996年學校在分校後,二次建校初期,可以說是底子薄、條件差、困難多、起點低。當時學校校園是荒草亂石遍地,垃圾成堆,場地設施與教學設備陳舊不全,資金短缺。但是在市委市政府、區市殘聯、市教育局、企業單位、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全校師生不怕困難,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地改變學校面貌。師生首先共同清運垃圾近200車,然後在亂石灘上鋪設了校園內外瀝青路面,建造了過河大橋和學生宿舍樓,引進了自來水。2000年以後,學校更是加快了發展速度,平整場地,修建操場和運動場,對學校進行了整體綠化,修建了浴室、水沖廁所,建立了機運垃圾倉。2004年竣工了教學綜合樓,2005年前後陸續對舊教學樓、教工住宅樓、學生宿舍樓、學校圍牆進行了維修。2006年修建了學校大門、運動場觀眾台和主席台,開通了天燃氣,對舊教學樓內部進行了裝修改造。2007年對舊教學樓牆外進行保溫節能改造,對學生宿舍樓再次進行更進一步的維修改造,2008年修建了綠化長廊,安裝了安全監控系統,改建了工會之家,2010年7月對學生宿舍樓進行抗震加固、外牆保溫工程,7月底新教學樓正式竣工。至此學校主要基本建設設施基本到位。

同時在設備方面,政府對學校不斷加大投入,學校首先陸續增添聾教特需的集體語訓系統、個別語訓系統、網路系統,增添了食堂電汽化設備、交通車工作車、教師辦公設備及學生食宿所需物品設備等,提高和改善了學校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和環境。

獲得榮譽

在教育教學方面,學校也取得許多突出成績:學校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2003年正式開辦了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在2005年被評為市級德育達標學校,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在全校形成共識和自覺行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路體系已在實踐中形成。學校的高三畢業生除一部分就業外,其餘學生近幾年基本全部考入職業高等院校進行學習深造,學校參加了十·五期間國家級科研課題《盲聾啞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與試驗》的科研任務,課題結題後,我校的課題研究成果在全國受到表彰和推廣。2005年我校被評為市級科研工作先進集體,我校的運動隊、舞蹈隊在參加全國、區、市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了許多突出成績和獎勵,也培訓出許多優秀運動員和舞蹈隊員,在參加全國、自治區、市殘運會等重大比賽時我校先後取得了33金18銀17銅的好成績。成績最突出的是2005年我校籃球隊代表新疆參加全國聾人籃球賽,獲得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在2007年第39屆市中學生運動會中,我校取得職校組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2009年8月西北地區特教學校籃球賽中,我校獲西北地區第一名,在2009年9月全國特殊教育學校籃球賽中,我校獲全國第一名,我校舞蹈隊在參加全國和自治區殘疾人文藝匯演中也先後獲得了銀獎金獎的好成績,在2010年5月自治區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上,我校共派出10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比賽中的24個單項,兵乓球比賽中的2個單項,獲得了11枚金牌、5枚銀牌、6枚銅牌、1個第四的好成績。在2010年6月榮獲2010年全國聾人籃球錦標賽暨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預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在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區市殘聯、市教育局、企業單位、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經學校努力工作,學校的貧困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資助,基本保證了他們順利就學,完成學業。

教學理念

學校目前是自治區文明單位、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級德育達標學校、市花園式單位等等,在2010年6月又被烏魯木齊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在學校發展的同時,學校也創建和形成了一支團結協作、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領導班子和一支幹部隊伍,創建了一套切實可行、嚴謹有效的科學管理激勵機制和一支高素質的、具有崇高良好師德的教職工隊伍。同時還創建和形成了一種特有的聾校精神:愛崗敬業、一切為了聾生的精神,不怕困難、艱苦奮鬥的精神,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許多師生在各類教育教學和評優活動中,都獲得過許多各種不同級別的表彰和獎勵。學校在底子薄、條件差、困難多、起點低的情況下發展起來,但是學校更是在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區市殘聯、市教育局、企業單位、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下發展起來的,我們取得的每一個成績、克服的每一個困難都離不開上級領導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持。 學校長遠規劃是重點開展義務教育與高中職業教育,積極開辦學前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和個性特長發展,學校以法治校、以德立校、規章理校、文明建校,努力把學校建成全疆一流的視窗示範特殊教育學校,使學校成為“育殘成才的學園、環境優美的校園、學生生活的樂園、溫馨情濃的家園”以及成為全疆“聾教學術交流中心、師資培訓中心、職教義務教育示範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